天天看點

反華亂港記者被拒簽,西方媒體集體炒作,港府與中央不為所動

作者:阿爾法軍事
反華亂港記者被拒簽,西方媒體集體炒作,港府與中央不為所動

港府這一舉動毫無例外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集體圍攻。

據觀察者網11月13日消息,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總編輯貝德斯此前一天發表聲明稱,香港特區政府已拒絕續簽該雜志駐港記者黃淑琳的工作簽證,且未給出原因。對此,路透社、《衛報》、美聯社(AP)等西方媒體報道時,不約而同地抛出所謂香港國安法“壓迫言論自由”,“香港新聞自由遭受侵蝕”等荒謬說辭。

對于西方媒體的炒作叫嚣,無論是中央還是港府都不為所動。數天前的新聞釋出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對此論調進行駁斥,稱外國在港媒體和記者,隻要遵守法律、依法依規地進行報道,各項合法權利都會得到充分保障。

港府有權決定任何一名境外人士的入境申請,這是港府的權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權力對此說三道四。而且,港府雖然暫時還沒給出拒簽黃淑琳工作簽證的原因,但用腳趾頭想一想,就知道她曾幹過什麼。而西方社會對于存疑的記者,動辄不審批入境、撤銷簽證或遞解出境。與之相比,港府還算是厚道的了。

在2019年6月爆發的“修例風波”中,諸多西方媒體都加入到了一場亂港活動的狂歡中,它們竭盡全力抹黑港府和港警維護社會穩定的正當舉措,罔顧事實美化亂港暴徒的暴力活動,甚至公然在亂港活動現場給亂港分子打“掩護”。在它們充滿傲慢和偏見的筆下,打砸搶燒的亂港暴徒被粉飾成了“民主鬥士”,極盡克制文明執法在亂港暴徒的攻擊下頭破血流的港警卻被打上了“黑警”的标簽……

總之,它們的目标是颠覆港府、分裂中國,所有為維護社會秩序所作出的犧牲和奉獻的港府和港警就成了它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正是由于西方媒體戴着有色眼鏡的報道,蒙蔽和誤導了世界對“修例風波”的認知。

《經濟學人》的駐港記者黃淑琳就是西方媒體的一個典型代表。澳洲籍記者黃淑琳,利用她那副亞洲人面孔的優勢,被西方媒體用來專門負責報道中國内地和香港的社會與政治新聞,而這也是西方媒體抹黑诋毀中國的“重災區”。

這位反中亂港記者除了在“修例風波”期間的系列報道中大肆抹黑港府和港警外,在今年“七一”時對“孤狼式恐襲案”的報道也挑戰了港區社會公平正義甚至是人類良知的底線。在她的報道中,港警打擊為恐怖分子站台的港大學生會就是“打壓學術自由”,真是無恥到了極點。從最簡單的邏輯來看,為了維護港區社會安全,港府完全有充足的理由拒簽支援、同情恐怖分子的黃淑琳的工作簽證。

對于港府拒簽一名同情恐怖分子的外媒記者,西方媒體紛紛跳出來說三道四;而美國政府以“莫須有”的理由拒簽中國駐美記者的工作簽證,情報人員跟蹤、監視甚至赤裸裸地搜查中國駐美記者的所有個人物品,卻沒見有一家西方媒體跳出來指責美國打壓“新聞自由”。由此可見,所謂“新聞自由”,隻是它們為維護西方國家面子的遮羞布而已。

西方媒體之是以如此急不可耐、不顧廉恥地為黃淑琳“叫屈”,大概是因為它們派駐港區的記者幹的龌龊事,不比黃淑琳少,由此而生出一種“兔死狐悲”的虛僞。不過,港府今天能拒簽一個黃淑琳,明天就能拒簽更多劣迹斑斑的駐港記者,它們跳得越歡,挨棍子的可能性就越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