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興:聯系退役軍人“無死角”服務“零距離”

作者:紫牛新聞

今年來,在泰興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統一指導下,該市17個鄉鎮(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在打通服務退役軍人“最後一公裡”工作上不斷推陳出新,奮發向前,取得顯著成績。

黃橋鎮野向村退役軍人吳金生,1977年2月退伍,其退伍證上登記的是軍士長複員,但是他一直自認為他是幹部轉業,多年來一直為此事奔波。2020年12月份,黃橋鎮退役軍人服務站了解了該同志的情況後,查閱相關國家相關政策和檔案資料等,先後8次主動上門與其溝通,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撫工作,并為其送去牛奶、營養品和慰問金。吳金生的家屬連聲道謝:“感謝退役軍人服務站上門為退役軍人排憂解難、真情服務,讓我們感到很幸福”。

古溪鎮退役軍人服務站把聽取退役軍人心聲,了解退役軍人狀态作為開展工作的第一步,多途徑、深層次聽取意見。服務站通過挨家走訪、電話聯絡、微信群聊等辦法,圍繞退役軍人轉業就業、創業扶持、醫療養老等熱點議題,廣泛征集退役軍人建議和訴求,找準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和堵點問題,建立台賬,以辦結銷号的方式,分期分批逐漸解決。

泰興:聯系退役軍人“無死角”服務“零距離”

分界鎮退役軍人服務站以“我為群衆辦實事”為主題,深入走訪退役軍人,幫助退役軍人解決實際困難。在聯系走訪退役軍人過程中,了解到滕興村退役軍人劉某患胰腺癌轉移肺癌腦癌晚期,已花費醫療費30萬元,目前每月服藥需要近萬元。高昂的醫療費用,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分界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及時幫助劉某申報相關救助,解決了2000元的臨時救助資金,并聯系企業開展一助一貧困救助,幫助解決生活困難。

濟川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組織人員上門為年齡大、行動不便的優撫對象進行年度認證并進行走訪慰問,走訪中,一名老退兵向從業人員反映自己中風後腿腳不便長年坐輪椅,而自購的輪椅年代久無法正常使用。得知情況後,李天明站長立即向黨委政府請示,并與民政科、殘聯對接。3天後,服務站從業人員就将輪椅送到這位老退兵家裡,并確定其能正常使用。

珊瑚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組織人員上門為行動不便的優撫對象進行年度确認。核查中,一名老退兵向從業人員反映自己因肺氣腫需長期吸氧,而自購的制氧機年代久,無法正常使用。得知情況後,服務站負責人立即向黨委政府請示,并與民政科、衛生院對接。兩日後,服務站從業人員就将制氧機“送貨上門”,并留下聯系方式,承諾老人遇到難題可以随時聯系,真正将保障退役軍人權益做實。

泰興:聯系退役軍人“無死角”服務“零距離”

延令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把村(社群)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落實,精心組織,全力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工作,退役軍人在哪裡,服務觸角就延伸到哪裡。5個300人以上服務對象示範型村(社群)級退役軍人服務站,以點帶面逐漸推廣,形成資訊全覆寫、服務全鍊條工作态勢,用心用情用力保障退役軍人權益。

濱江鎮退役軍人服務站開設有一站式視窗,為退役軍人建立老兵調解室、黨建綜合室、老兵活動室、紅色書屋、心理咨詢室、來訪接待室共7個功能室。31個村均設立服務站,配備 1 名從業人員,站長由村黨組織書記擔任。服務站工作經費列入政府預算,日常辦公設施配備齊全。

虹橋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精心指導各村居加強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每村配備1名專兼職從業人員,工作經費全部列入政府預算。全面推行退役軍人幫辦代辦服務,確定退役軍人辦事“隻進一個門、隻招一個人”。目前已辦結退役軍人服務事項500多件,辦結率100%。及時完善退役軍人基礎資訊庫并實行動态管理,確定優撫優待金、慰問獎勵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泰興:聯系退役軍人“無死角”服務“零距離”

姚王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深入細緻做好結對幫扶工作,按照“全體行動、全員參與、全面覆寫”原則,制定挂鈎聯系結對表,責任分解到人。街道、村兩級采取定期聯系與常态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運用網絡,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網絡視訊等方式聯系交流,保持電話和網絡通道24小時暢通,確定退役軍人遇事能及時聯系、困難能及時解決、意見能及時回報。目前,已實作轄區内1657名退役軍人聯系服務全覆寫。

泰興:聯系退役軍人“無死角”服務“零距離”

河失鎮退役軍人服務站推進“網格化+退役軍人”制度規範化,秉承辦一件事,暖一片人心,多一份力量,每月對網格内退役軍人進行一次走訪,及時了解退役軍人困難和訴求,能辦的馬上就辦,不能辦理的、不符合政策法律規定的進行耐心解釋,情緒疏導,主動下訪、約談退役軍人。

張橋鎮退役軍人服務站提高自身站位,高度重視服務站的運作,明确推進服務站運作是政治的需要、服務的需要、維穩的需要;把握重點,加快推進服務站的正常運作。設立專門服務退役軍人視窗,下設專門服務退役軍人人員,成立退役軍人工作上司小組,其中,組長1人,副組長1人,成員27人,建立健全了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努力打通了服務退役軍人的 “最後一公裡”。

曲霞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在組織2021年秋季退役軍人座談會,通過談心談話、解疑釋惑,幫扶困難,與退役士兵面對面建立溝通管道,不斷加深感情。把曲霞鎮近年來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狀況以及擁軍優屬的各項政策和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政策分别作了介紹和宣傳。完全做到了政治關愛、政策關愛、就業關愛、生活關愛和情感關愛,以實際行動诠釋了“情系老兵、真誠服務”的深刻内涵。

泰興:聯系退役軍人“無死角”服務“零距離”

廣陵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盡心盡責為退役軍人提供咨詢創業就業相關政策資訊。不管遇到什麼退役軍人方面的問題,退役軍人都可以直接來視窗詢問,從業人員也都很耐心地講解,相比以前讓退役軍人更有歸屬感,榮譽感。

新街鎮退役軍人服務站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将黨史學習和政策“幹貨”禮包送至退役軍人的家中,并組織志願者每月定期為轄區殘疾、重病、年老體弱的退役軍人送學上門、聘請市醫療部門到戶為傷殘軍人、失能軍人進行檢查身體,以優質的服務換取退役軍人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元竹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分别以村居服務站為起點,打通到戶的連接配接線,充分利用網格化體系,對村居退役軍人建檔立卡在冊管理,涉及到其就業創業、幫扶慰問、沖突調解等一系列服務措施,使退役軍人成為有組織可以依賴的群體。對全鎮範圍内的退役軍人進行摸排走訪,對排查出的12名困難退役軍人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對接民政等相關社會救助部門,幫助7人辦理享受相關政策服務,使困難退役軍人的生活得到保障。

泰興:聯系退役軍人“無死角”服務“零距離”

宣堡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心系老複員軍人遺孀,及時幫她們解決困難。每到一戶,從業人員都坐下來跟老人親切交談,了解她們的身體狀況、了解已故老複員軍人的過往以及她們的家庭生産生活情況,祝願老人身體健康。張河村老複員軍人遺孀相對較多,該村黨總支書記楊文鑒在村例會上也要求村兩委幹部要銘記革命軍人為國家、為人民所作的貢獻,要滿腔熱情地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讓她們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根思鄉退役軍人服務站加強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優化工作平台,實作退役軍人服務機構“橫向到機關、縱向到村落、村鄉都有站、服務不出鄉”的網絡格局。鄉村兩級設立退役軍人服務視窗,實作退役軍人“一站式”、“一條龍”服務。通過下訪接談、上門走訪等方式,了解掌握情況,落實好走訪、探望工作機制,確定聯系退役軍人“無死角”,服務“零距離”。(沈磊 葉永才)

來源:紫牛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