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李心月

2021年秋天極短,仿佛夏天剛結束,就迎來了寒風驟起、暴雪忽至的冬天。這也提醒我們,這一年隻剩下最後幾十天。這已是疫情下生存的第三個冬天了。真懷念2020年以前的世界。不用擔心機票酒店被臨時取消,出門不必一定戴口罩,進入公共場合不用掃碼。啊,那仿佛已經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然而我們沒有理由抱怨,沒有理由苦毒,沒有理由放棄。因為有無數個平凡的普通人,在同時負重前行,不管是寒風中通宵測核酸的醫務人員還是扶老攜幼安靜排隊的群眾,不管是遠方親人的牽挂,還是身邊友人的共勉,我們都有足夠的理由,在沮喪中奮起,在暗夜中仰望星光。種種不确定中,我們至少可以好好管理我們自己的心,發射愛、光,去溫暖我們身邊的人。汲取和傳達每一份可能的溫暖,在那些沒能見面的日子裡,好好生活,下次見面,分享好消息。

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吧。白居易曾這樣“問六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一杯之後,正襯展開書卷,在那裡有病毒抵達不了的遠方。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馬識途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西南聯大已經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段傳奇。那時候的大師課堂,是怎樣的?語言文字學家羅常培、唐蘭、聞一多、王力、陳夢家是怎麼授課的?唐蘭教授對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有怎樣的妙處?來看看107歲高齡馬識途的新作吧。這是目前唯一公開出版的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具有寶貴的史料價值,兼具文學性、知識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其中既有大師們精勤治學的品質、謙遜嚴謹的人格魅力和自由開明的名校教學風貌,又有馬老以年逾百歲的高領,克服病魔侵擾潛心研究甲骨文的心得和體會。其中樂觀豁達、堅忍不拔的精神,從中亦可窺見西南聯大精神與血脈傳承之魅力。

《一日三秋》 劉震雲 著 花城出版社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在這部小說中,劉震雲引用民間“花二娘”的傳說,以想象的故事描述“我”記憶中的六叔生前所畫的畫作,探讨延津(劉震雲的河南老家)人幽默的本質。六叔的畫,以延津人事為題,既有日常也有神鬼,既寫實又後現代,深得“我”這個作家的喜愛。六叔死後,六嬸一把火燒了他所有的畫,出于紀念,“我”以記憶中六叔的畫為母本,寫下了這部小說。畫裡畫外、戲裡戲外、夢裡夢外、故鄉他鄉、曆史當下,劉震雲将幽默荒誕與世俗生活相融合,打破日常生活壁壘的想象力,展現出一種強大魔幻現實風格,被文學評論家稱贊為“講述真正的中國人的故事。其中有中國人最具根性、最深的經驗和情感。”

《那間街角的茶鋪》 王笛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關于成都的茶館,我們從文學的描述中,比曆史的叙述中能看到更多。比如李劼人的《暴風雨前》和《大波》。在曆史學者王笛看來,“在展示曆史的細節上,文學有的時候比曆史學做得更好。” 一如既往,以“微觀史”著稱的王笛,在這本書中依然跳出帝王将相、英雄精英的研究模式,把目光放到普通群眾的生活史上。他綜合運用了官方檔案、現代小說以及成都竹枝詞等資料,以微觀史學的研究取向和深描的文學寫作手法,生動展示了1900—1950年的成都茶鋪日常,以及在茶鋪這個公共空間中呈現的社會整體面貌。在書中,王笛表達了自己作為成都人,對茶館強烈的個人回憶和少年經驗。

《北緯四十度》 陳福民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北緯四十度” 首先是一個地理概念,它也是一個偉大的緯度,這條地理帶與萬裡長城生死相依成就了彼此,它穿過整個北中國,那是中國最壯麗的山河。《北緯四十度》是第一部圍繞北緯四十度進行探究的文化大散文。作者陳福民以漫長的華夏曆史為經,以北緯四十度地理帶為緯,在這部探究民族融合的文化大散文中,繪制了一幅别樣的千古江山圖。從公元前300 年的趙武靈王直至十七世紀尾聲的康熙皇帝,書寫了北緯四十度上演的千年人間大戲。其中史實與文學相結合,曆史回叙和現場感并重,在對曆史的重構與對話中飽含人文關懷,為當下的曆史寫作提供了新範例。

《張醫生與王醫生》 伊險峰,楊櫻 著 新經典&文彙出版社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巨大的社會變遷中,是什麼決定了普通人的命運?一個家庭要如何維持尊嚴,如何避免成為“廢棄物”?我們的生活變好了,為什麼精神卻亞曆山大?這本書講述作者之一伊險峰的兩位同學——張曉剛和王平——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醫生,經曆東北變化最劇烈40年的人生曆程。從他們的故事裡,許多人或許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近些年來,在文學界,最引人關注的現象就是所謂的“東北文藝複興”。但這本書重點講的不在于此。全書通過大量的采訪,以兩位專業人士的半生軌迹,審視他們的知識、尊嚴與自我建構過程,社會改革是如何改變并塑造了一代人的生存方式與精神世界。這是一本教科書式的“非虛構”寫作——足夠流暢、優美的文筆、巨大的資訊量、精準的觀察、新鮮的角度,以及最重要的“同理心”。

《老科技的全球史》 大衛·艾傑頓 著 李尚仁 譯 理想國&九州出版社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剛從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時空跨越到現在,需要從接觸到的各種器具、服務中根據重要性辨識出“科技”,你選擇的會是自來水、抽水馬桶、自行車這類誕生于20世紀及之前的老東西,還是微信、淘寶、百度搜尋引擎這類21世紀的新産品?在這本書裡,作者會幫助你開啟類似的旅程,丢掉科技越新越好的預設,重新思考真正有效、有用的科技是什麼。這是一部接地氣的科技史,它着眼于無緣獎金和主流關注的科技,比如波紋鐵皮、人力三輪車。這些器具在日常生活中顯得平淡無奇,大部分是相當過時的老科技,或者是老科技結合地方需求改造後的産物,但長時間以來非常好用、不可或缺。跳脫傳統科技史的叙事藩籬,作者将目光投向模仿改造、保養維修等一貫被認為缺少技術含量但實際上影響深遠的環節。

《如何離開地球表面:人類航空航天小史》 盧西 著 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今天,我們經常看航天項目直播或航展,但其中涉及的許多專業知識——如渦噴發動機、飛行控制、運載火箭、固體火箭、比沖、指令艙、逃逸塔——我們到底聽懂了多少?如何講清飛機、火箭的原理?在飛機和火箭的技術史上,又有多少至關重要的技術變遷和前赴後繼的前輩?今天,我們都有機會坐飛機,但民航走過了怎樣的曲折路程,才得以讓我們更舒适、安全地到達?未來的民航機、真實的星際旅行又是什麼樣的?本書用一個個生動、幽默、動人的故事,普及了航空航天領域的許多基礎重要的知識。盧西,本名張博深,現居德國,知乎航空航天類榮譽答主,亞琛工業大學(RWTH Aachen)航空航天系動力專業碩士。

《寂靜的巴黎》 申賦漁 著 南海出版公司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席卷法國,巴黎封城,全民禁足。出于作家的本能,因工作被困在巴黎的中國作家申賦漁,開始記錄封城期間耳聞目睹的點點滴滴。小人物的浮沉命運,鮮活而生動的日常片段,人格的多元與複雜,無數細節在《寂靜的巴黎》中湧動,流露出敏銳與溫度、關懷與悲憫。它所傳達的并非沉重的痛苦,而是映照出情緒與真相;記錄的是當下,面向的卻是我們憧憬的未來。災難性時刻栖息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但巨大的裂縫之外,仍有細微的溫暖與感動讓我們堅信,這世界依然值得我們努力活着。

《食物冷知識》 喬治·紮伊丹 著 王芳 馬冬梅 譯 中信出版集團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我們的生活到處都充斥着加工食品,那麼,食用加工食品到底對健康會産生多大的影響?如何界定加工食品,自己在廚房做的食物就一定是純天然的嗎?添加劑、防曬霜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多大影響?該書教大家辨識加工食品的真相,看透讓人眼花缭亂的飲食建議。作者通過科學的分析,澄清關于加工食品、添加劑、防曬霜、清潔劑的誤區,幫助讀者在海量資訊的轟炸中,過濾掉無用的資訊,提取真正有用的資訊。

《被抹去的曆史:巴拿馬運河無人訴說的故事》 瑪麗薩·拉索 著 扈喜林 譯

萬一引力&廣東人民出版社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西方文明論”将歐洲和美國描述為人類發展的巅峰,然而,這一20世紀初才出現的地理文化概念,是如何建立起來的?那個被描述成蠻荒之地的地區,曾經有着怎樣的富饒和美麗,又是怎樣變成如今的模樣?曆史學家瑪麗薩·拉索根據大量未經披露的原始檔案資料和私人回憶,還原了一個被美國商業和政治野心抹去的世界,描述了運河區真實的日常生活圖景,并記錄了美國在管理上的諸多失敗之後,如何強制遷移城鎮和居民,改換運河區景觀,将破碎、失敗與背井離鄉的絕望留給了巴拿馬。

「封面書單·十一月」如果暫不能行走在萬水千山,那就先徜徉在字裡行間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