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健康文化對未成年殺人的影響

作者:心理小湘湘

#心理健康#

不健康文化對未成年殺人的影響

最近,無意中看到一些題材,涉及青少年出于瑣碎的原因故意殺害同齡的人,喚起了對青少年殺人心理健康的探索。媒體對殺手有着如此大的魅力,我們不應該對一些孩子認為謀殺是實作目标的可行途徑感到驚訝。(這些行為不同于美國校園槍擊案犯下的行為,因為槍擊案的性質惡劣很多。) 以下是我看到的孩子們為謀取私利而制定的謀殺計劃的原因。

不健康文化對未成年殺人的影響

1。回報/報複

今年10月在佛羅裡達州,一個17歲的男孩和兩個17歲和16歲的女孩被指控犯有一級謀殺罪。他們緻命地襲擊了18歲的德懷特·格蘭特。監控錄像顯示,兩個大一點的孩子用刀和劍襲擊了他。另一個女孩用色誘把他引誘到陷阱裡。顯然,這些女孩正在幫助男性懲罰格蘭特與男孩前女友的關系。

不健康文化對未成年殺人的影響

2.惡意

8月,在巴西,博爾赫斯想知道她是否有能力成為精神病患者。她似乎把這種疾病等同于一個殺手。她的 “測試” 是殺人。她選擇了她的朋友阿麗亞娜笆笆拉拉·勞雷亞諾·德·奧利維拉,因為這位18歲的女孩身材嬌小,很容易被制服。博爾赫斯和兩個男性朋友一起策劃了這場表演: 他們将演奏一首特定的謀殺主題歌曲。然後其中一隻男性會折斷手指發動攻擊。博爾赫斯邀請阿麗亞娜和他們一起郊遊。她接受了邀請。七天後,她的屍體被發現,被勒死并被刺傷。博爾赫斯顯然沒有掐死那個打架的女孩,但是這個團夥的另一名成員刺傷了她。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關于有成長為成人精神病患者風險的資訊。關注的特征是慢性的欺騙、麻木不仁、殘忍、操縱、誇張和沖動。有更多的媒體注意對于那些讓他們看起來聰明甚至英勇的精神病患者來說,我們看到更多像博爾赫斯這樣渴望成為其中一員的孩子。2016年在英國,一個14歲的女孩列出了要殺人的名單。她引誘一個朋友到一個僻靜的地方并刺傷了她。朋友逃走了。知道這個女孩報告癡迷泰德·邦迪。在襲擊前,她在谷歌搜尋中,有 “如何感覺不内疚,”“ 心髒有多遠?”和“ 如何用刀快速殺人。”

有研究表明,把這些稱之為冷酷無情的特征有很強的遺傳成分精神病。“就像我們中的一些人更容易患心髒病一樣,” “這些孩子…… 更容易受到引發反社會結果的環境影響。”

不健康文化對未成年殺人的影響

3.個人不喜歡/處置

2012年7月,16歲的斯凱勒·尼塞在西弗吉尼亞失蹤時,一段監控錄像顯示她進入了一輛銀色轎車。警方了解到,她的兩個最親密的朋友,謝莉亞·艾迪和瑞秋·舒夫,承認在她失蹤前讓她下車。一個人開了一輛銀色的車。偵探們利用他們對監控錄像的發現向女孩們施壓。舒父最終承認他們把斯凱勒帶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專門殺了她。原因: 他們 “不喜歡她” 和 “不想再做朋友了”。”

不健康文化對未成年殺人的影響

4.貪婪/個人利益

2003年,賓夕法尼亞州,三個男孩揮舞着錘子、斧頭和石頭殺死詹森·斯威尼。他們想要他剛剛在工作中得到的錢。其中兩個男孩暗示15歲的賈斯蒂娜·莫利是策劃者。她誘人地引誘斯威尼去一個孤立的地方進行襲擊。當男孩們最初放棄這個計劃時,她也懲罰了他們。她還因為斯威尼破碎的身體擁抱了三個人。莫利的文章-犯罪與她的同夥的通信顯示了令人震驚的評論。“我是一個冷酷無情、崇拜死亡的婊子,” 她寫道,“通過喂養弱者和孤獨。我引誘他們,然後碾碎他們。”她的動機似乎比經濟收益更黑暗。

不健康文化對未成年殺人的影響

5.妄想模仿

“艾德,” 一個虛構的朋友,據說催促16歲的史蒂文·邁爾斯殺人。邁爾斯也擁抱了一個虛構的英雄,“德克斯特”連環殺手/受歡迎的有線電視連續劇。這個男孩緻命地刺傷了他的女朋友,并用他的樹外科醫生父親的工具切除了她的四肢。他用保鮮膜包裹她的零件,并把它們放在垃圾袋裡。盡管法院承認媒體對德克斯特式襲擊的影響,但邁爾斯沒有因為能力減弱而獲得通過。

然而,一些孩子計劃傷害别人,就像他們在小說中看到的那樣是對小說和現實之間的界限視而不見。如果他們孤獨、孤立和憤怒,他們可能會磨練一些暴力角色從行使權力中獲得的滿足感。或者他們可能隻是在虛構的場景中扮演一個角色。我們在2015年看到了這一點,當時12歲的摩根·蓋瑟和安妮莎·韋爾刺傷了他們的朋友佩頓·勒特納19次,以安撫這個假想的苗條男人。幾個月後間歇泉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我發現這五個動機中的每一個都有多個例子。不成熟的青少年大腦當然在掠奪性和沖動中都發揮了作用侵略,但同樣明顯的是,一些孩子全盤吸收了文化帶來的影響,這使得謀殺的道德嚴重性變得平淡。對權力和獲得的渴望可能會輕易超越對與錯的認識。

青少年對事物的認知尚未有自己的觀念,容易受到所涉及事物沖擊。特别青少年崇尚英雄,熱血沖動。是以近年來因為動畫,遊戲而引起的暴力事件不斷上升。

當然這與青少年缺乏引導和相關教育有關系。這裡隻是闡述文化帶來的影響。事物論有兩面性,對青少年的引導應該往積極向上一面引導。老話說的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