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猴子不正經,稍有常識的遊客都知道。訪名山,若山上多猴,女性最好不要穿得五顔六色,以免猴兒上來動手動腳。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在野外度 過38年,以研究黑猩猩的古道爾博士)

文學作品中,将猴子這一特點刻畫得入木三分的,要數唐傳奇《補江總白猿傳》:梁代歐陽纥攜美豔妻子出征,白猿竟在萬軍叢中擄走其妻,此猿嗜美色,洞中有三十多個絕色女子服侍它。猴子和異性糾纏在一起了。此故事據說是歪派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的,因為他長相似猴。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來自網絡)

好萊塢電影《金剛》升華了靈長類動物的愛欲,巨大無比的猩猩——金剛英雄救美,開啟了一段跨越物種的愛戀:美女與野獸的愛情。結尾處,與軍隊戰鬥之際,金剛還小小浪漫一把,帶着夫妻再看一次美麗日出,爬上帝國大廈,也使自己絕境,曠世的愛情變成了凄婉的悲歌。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無論人、獸戀如何動人,歸結起來,還沒跳出唐傳奇的窠臼,如果女主——安不是身材曼妙的美女而是色衰之婦人,金剛會去救她嗎?

承認人欲本能還做得有聲有色、弄成了高品位的,幾千年,李漁稱第二,也沒人敢稱第一。“人有美妻美妾而我好之,是謂拂人之性”,挖牆腳的事他不幹。“我有美妻美妾而我好之,是還吾性中所有,聖人複起,亦得我心之同然,非失德也”,還上升到了理論高度。

相比之下,一本正經的道學家給人印象不佳。朱熹曾被皇帝請進過孔祠,位列二級聖人,也是一身浩然正氣的角兒,但曾被人以誘引尼姑為寵妾的罪名彈劾,應該不是空穴來風。

寫過《忏悔錄》的神學之父聖奧古斯丁,堪稱禁欲理論的泰山北鬥,羅素稱他的理論籠罩了西歐人心頭一千年。有意思的是,他的忏悔僅限于體弱多病的後半生,前半生他瘋狂無度:“上帝啊,給我貞節吧!——但現在不!”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西遊記》行文輕松幽默,讀之可以解頤,細讀之,還引發做心理偵探的欲望。

師徒四人,對待取經事業,論心智之堅,恐無人超過悟空,老和尚修行固非常人可比,但被女兒國國王誘至洞房後,唐僧倒在閨床上,面對着含情脈脈的女王,方寸大亂,隻得頻繁地轉動佛珠,差點壞了童身。電視劇這一點改編得有意思。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悟空自石中蹦出,沒有荷爾蒙,自然也沒有七情六欲。“四聖試禅心”一節,觀音大士、梨山老母、文殊、普賢化為四名女性,考驗取經四衆是否看破了色相之虛幻,要招贅師徒,唐僧、沙僧當然覺得取經成正果重要,八戒樂得屁颠颠,悟空的一句回絕資訊相當豐富:“我從小兒就不曉得幹那般事”。即然稱“那般事”,表明悟空不是混沌懵懂的的三歲小孩,實則對男女情事心知肚明,但他又說“從小兒就不是曉得”,大聖自相沖突,陷于悖論了,邏輯上說不通。再說,從小兒不曉得,也不等于長大了不曉得。

人,不能撒謊,撒謊就要圓謊,一個謊言就接着一個謊言了,弄到最後自己都不相信哪句話是真的了。《西遊記》刻意營造悟空的聖潔形象,被作者不經意的幾個細節說漏了嘴——

一,觀音菩薩:“你見我這龍女貌美,淨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諾騙了去,卻哪有工夫又來尋你?”悟空答道:“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樣事了。”觀音的話,我們可以了解為打趣,但悟空的回答是真誠的,妙在“一向不幹那樣事了”,說明猴頭曾經幹過拐騙美女的勾當。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二,觀音同悟空同行去收服紅孩兒,觀音讓悟空先行,行者磕頭道:“弟子不敢在菩薩面前施展。若駕筋鬥雲啊,掀露身體,恐菩薩怪我不敬。”悟穿超短裙,怕在異性面前走光,性别意識、身體意識早已萌發,不是天真無邪玩過家家遊戲的孩童了。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三,白骨精化作女子來騙唐僧,被行者識破,無奈凡胎肉骨的唐僧不信,行者急了:“師父,我知道你了。 你見他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裡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悟空不僅熟谙男女風月之事,似乎還善解人意,懂得戀愛心理學。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西遊記作者夠偉大,行文異常流暢,文字清新,全書少有經不起推敲之處,對于最重要的主角卻留下了硬傷。

要怪隻能怪作者刻意造神,把元雜劇《西遊記》中的帶着荷爾蒙的行者,做了一次不成功的切除手術。

元雜劇的行者比八戒好不了多少,八戒騙娶了高老莊的翠蘭,最初還算智取,後來不被高家認同才用暴力。通天大聖孫行者幹脆攝走了金鼎國國王之女,幹的是黃袍怪一類的勾當。至于通天大聖言語之出口成“髒”,則與古今通行的低俗玩笑無異,哪像《西遊記》中動辄談禅論道?

到董說《西遊補》,鬥戰勝佛孫悟空的人欲幾乎被天理完全攻占了。有一次他冒充虞姬,混入一個女性圈子,這些女性可是曆史上有名的後宮美女,她們沒完沒了的拿床第之事調笑取樂,還要對詩,輪到悟空,這個超級童男面紅耳赤,尴尬不已,憋了半天才出了一句:忏悔心随雲雨飛。孫悟空打架降妖在行,對人情事故也通達,一貫調侃戲谑,但在床第事上,這個少說也有幾千年歲數的大聖,羞澀得倒象個純情少年——經過一代代作者的接力,悟空真抹除了人類最難用自身意志控制的、最難以律令限制的性。

悟空:被催眠的身體

悟空的自我淨化與自我閹割,符合文明倫理一步步對“人欲”進行鉗制、建立道德國度的努力。他的身體也被某種力量“永遠催眠了”,這力量,既是嚴肅宗教的,也是主流文化的。

隻有民間,還保持的原始的天真無邪與放蕩不羁。《西遊補》裡,夢中的悟空來到青青世界看戲,戲文的主角正是自己,看罷,觀衆亂哄哄地言論到:“……隻有《孫丞相》做得好。原來孫丞相就是孫悟空,你看他的夫人這麼标緻,五個兒子這麼風華,當初也是個和尚出身,後來好結局,好結局!”

這讓人開懷,想不笑也難。但《西遊補》的宗旨卻是,見得“情根之虛”,認得“道根之實”,又不免讓人灰心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