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兩個高熱度話題,還挺有意思的。
一個關于:南韓;
一個關于:陽剛。
南韓這個不多說了,著名“偷國”,中韓網友的罵戰之中,要麼是南韓用中國各種傳統來僞裝自己的傳統,要麼是中國的綜藝抄襲南韓的綜藝給人留下話柄,永遠都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絕無握手言和可能。
陽剛這個詞近期也頗有争議,在8月25日,“文藝界批飯圈文化娘炮形象”,一時之間關于陽剛和娘炮兩個字的争議也甚嚣塵上。歸根到底還是讨論“娘炮”到底應不應該是個貶義詞。

講到這裡,大家也就知道為啥這倆問題熱度會高,因為無解。
巧的是,最近這倆争議話題又重新發生了,而楊迪作為中心人物都全身而退。
在《青春環遊記》裡面
導演吳彤:“我們玩兒一個當下很紅的遊戲,叫《一二三木頭人》”
楊迪反應很快:“這就是我們童年的遊戲,怎麼能是當下很紅呢,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遊戲。”
吳彤本意想蹭一波《鱿魚遊戲》熱度,哈一哈韓,結果被楊迪一頓怼,老實講,有點解氣。
接着就是11月12日《雲上的小店》裡面,汪涵出門不願意打透明傘,并且吐槽這種傘:“太娘了!”後期節目組也“貼心”的配上了“陽剛之氣”的言下之意。
楊迪:“這種傘怎麼了,人家小朋友也打這種傘。”
節目一播出,“娘炮”VS“陽剛”之戰再次更新,原因是汪涵作為一個“有文化、有涵養”的體面人也公開支援這種言論,反倒是楊迪看得清。
有一說一,之前我對楊迪的觀感一般,因為長得不夠帥,笑點不夠獨特,但出境頻率倒是很高。但最近這幾次事情之後,我改變了我的看法。
假如說楊迪的這些下意識反應,是自己内心真實的想法,那說明楊迪本人三觀還挺正的;假如說不是下意識反應,那說明楊迪至少是個勤快的聰明人,知道自己吃的是公衆飯,了解公衆的喜好,來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這在職場上來說也是個優點。
幹一行敬一行,在娛樂圈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