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作者:絕筆曆史

1945年6月11日,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延安順利閉幕,按照以往慣例,此次大會對黨的上司機構進行了重新選舉,組建了新的中共中央委員會。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而新産生的中央委員會,一共選舉出了七十七位中央委員,其中包括正式中央委員四十四人,以及候補中央委員三十三人,對于這一成果,毛主席很是滿意,他在大會閉幕式上說道,七大不但是一場勝利的大會,更是一場團結的大會。

事實也正是如此,七大的召開,使得全黨思想得到了高度統一,為日後解放全中國,做好了思想上的準備,這也就是毛主席所講的,七大是一場勝利的大會,但毛主席同時又将七大比作一場團結的大會,這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其實七大在進行中央委員選舉的時候,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戰争年代,我黨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開過黨的代表大會了,而上次召開的六大,已經是1928年的事情了,這中間相隔有十七年之久。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當然在這十七年裡面,我黨的力量也變得強大了起來,黨員人數更是達到了121萬,但也正是如此,使得中央委員的選舉困難重重,尤其是在人選問題上,很多同志議論紛紛,畢竟大家都是對革命有重大貢獻的老同志,究竟讓誰來當中央委員本身就是一個難題。

而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更意識到,要想真正管理好這一百多萬黨員,就要選舉出一個能發揮團結作用的中央委員會,這裡所指的團結,其實也另有深意。

這便是要讓各個根據地,各個方面軍,各個解放區的同志都參與進來,因為在毛主席眼裡,任何一個根據地艱苦卓絕的奮鬥史,都是值得敬佩的,更要在中央委員會裡占據一席之地。

基于這個認識,在七大中央委員會預選名單出來的時候,毛主席便對此名單進行了審閱,但讓人意外的是,毛主席在看完這份名單後,卻将兩個人的名字從候補中央委員裡勾掉了,而被毛主席勾掉名字的這兩個人,分别是李井泉和陳光。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其實按照資曆和以往的功績,李井泉和陳光二人,完全是有資格進入中央委員會,當上候補中央委員的,尤其是陳光,他在抗日戰争初期林彪負傷後,還當過一一五師的代理師長,這份資曆和貢獻,别說候補中央委員,即使很多當選七大正式中央委員的同志,也無法和他相提并論。

而毛主席勾掉這兩個人的名字的時候,其實很多人對于毛主席的行為也是非常不解,畢竟這兩個人都是井岡山鬥争走出來來的老革命,如果連這兩個人也不能當選,那麼很多人豈不是更沒資格了。

即使從出于團結目的來考慮的話,也有很多人認為,更不應該勾掉這兩個人的名字了,畢竟井岡山鬥争是毛主席親自上司的早期革命,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這兩位功勳卓著的老同志卻沒能進入七大中央委員會,在這種情況下,會傷害很多井岡山鬥争時期同志們的感情。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是以毛主席此項舉動,一時引得七大代表們議論紛紛,不知道毛主席内心真實的打算,那麼此時毛主席為何會特意勾掉這二人的名字呢?這又是因為什麼樣的考慮呢?

其實毛主席此項做法,也是踐行他自己的主張,搞好團結工作,用毛主席原話來講,這便是七大中央委員會裡面一定要“五湖四海”,隻不過毛主席在踐行自己主張的時候,首先對自己上司的革命鬥争進行了“謙讓”。

因為毛主席覺得,七大中央委員會裡面,參加過井岡山鬥争的老同志占比實在太高了,當然這種情況之是以出現,也是必然的,畢竟我中央蘇區的起源,是從井岡山紅四軍開始的,這些同志革命立場堅定,到七大召開的時候,都是擁有十幾年黨齡的老黨員了。

是以他們進入中央委員會,也是合情合理,但毛主席卻不這麼認為,他反而覺得在井岡山鬥争的同時,全國還有不少根據地同志在革命,還包括一些在“白區”工作的同志,他們的革命功績也是不能被忘卻的。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也正是在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思想指導下,毛主席最終做出了這樣的選擇,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對于李井泉以及陳光二人産生了好奇,他們在被毛主席從中央委員預選名單裡勾掉後,又是什麼樣的反應呢?

據曾經參加過七大并擔任代表的王恩惠同志回憶,李井泉在得知此事後,他的态度非常謙虛,并表示自己擁護毛主席的決定,王恩惠同志還說道,李井泉當時的謙讓品格,讓很多人都為之稱道。

不過陳光的态度,卻和李井泉不一樣,據參加過七大的不少同志回憶,陳光對于沒能進入中央委員會,心裡确實有點意見,當然陳光有意見也正常,畢竟在當時我軍中很多資曆戰功和他相差較遠的同志,都是候補中央委員。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例如新中國成立後授銜上将的呂正操将軍,以及烏蘭夫将軍,這二人和陳光将軍的革命鬥争史自然不能相提并論,但卻在七大時都當選了候補中央委員,這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為了團結大局。

因為烏蘭夫将軍是我軍在蒙綏地區的一面旗幟,而蒙綏地區的革命以及抗日史,就需要烏蘭夫将軍做為代表,除此之外,呂正操将軍又是抗日戰争時期東北軍的一面旗幟,他雖然入黨較遲,但是東北軍後來有不少人加入了我軍,在這種情況下,東北軍的貢獻也需要一個人來代表。

當然陳光作為一名戰将,對于這些他都沒有考慮,但毛主席身為一名領袖,他對此又不得不考慮,基于大局為重的觀點,毛主席最終才沒讓陳光當選候補中央委員。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後來為了此事,他還給陳光寫有一封信,在這封信中,毛主席說道:“七大要開成一個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相信你能緻力于開好這次大會。”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而陳光在收到毛主席的這封信後,對于自己沒能進入中央委員會,也釋懷了,當然他也明白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其實在筆者看來,李井泉之是以和陳光将軍對于這件事情的反應不同,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李井泉本身就是政工幹部出身,對于組織上的要求,他有着無條件支援的優秀品質。

可陳光畢竟是一名戰将,他性格耿直,有一說一,在這件事情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而陳光雖然在七大中沒有進入中央委員會,但作為山東代表團副團長的他,依舊被很多人給予了高度評價,山東代表團稱其:

“在抗日戰争中,陳光同志率我軍115師轉戰華北,後進入山東,又創梁山滅敵、陸房突圍等有名戰鬥,使我黨我軍威名遠震,蘇魯局面大開。”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從以上這些評價我們不難看出,我軍一大重要根據地山東根據地的同志,他們對于陳光将軍是非常尊敬的,這也間接說明了,陳光在當時我軍中的威信。

其實在這裡,筆者更要強調的是,毛主席之是以取消這二人進入七大中央委員會的資格,除以團結為目的外,也展現了毛主席對他們二人的信任,畢竟當時中央委員預選名單裡有這麼多人,無獨有偶,毛主席為何卻勾掉了這二人的名字呢?

毫無疑問,正是因為信任才會“拿掉”他們的資格,因為毛主席相信,這兩位跟随自己從中央蘇區走出來的同志,一定會以大局為重。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事實也證明了毛主席的此項舉動,例如新中國成立後,曾經在七大沒有當上候補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同志,後來在八大當上了正式中央委員,并進入了中央政治局。

除此之外,李井泉同志在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深受毛主席重用,這在當時的省委書記裡面,是很少見的,這也間接說明了毛主席當年舉動的用意,而性格決定命運,陳光将軍一生性格耿直,是以遺憾沒能取得和李井泉一樣的成就,這也算是他的遺憾。

文章寫道這裡就算結束了,今日筆者重提這段往事,其實有兩個目的,一則是讓大家學習毛主席的做事原則,這便是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面前,我們一定要以集體利益為重,要以團結為目的,團結大衆,犧牲小我,這更是毛主席思想的高度展現。

二來則是讓大家記住,毛主席對于陳光将軍也是非常看重的,至于陳光将軍的遺憾,則是曆史問題。

七大原定當選中央委員的李井泉和陳光,為何會被毛主席勾掉名字?

總的來說,七大的勝利召開,正是有這麼一批不計私利服從大局的老同志,他們為了維護中央的團結統一,無私的做出了貢獻,這才為後來的解放戰争,奠定了基礎,他們這種優良的精神作風,無論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值得我們後輩學習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