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羅列出檔案和檔案夾 –ls
ls 是幫助我們羅列出目前目錄下的所有的檔案和檔案夾,當然了,還可以加上許多選項,最為重要的是所加的參數可以進行組合,起到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是常用的一些ls的及其參數組合的例子
列出目前檔案夾和檔案 ls
列出其他檔案夾下的檔案和檔案夾 ls TargetTirectroy
使用通配符列出檔案夾下的内容(列出video檔案夾下的所有wmv檔案) ls /video/*.wmv
檢視子檔案夾中的檔案清單 ls -R(注意是大寫的R哦)
以單獨的一列來顯示檔案的詳細資訊 ls -l
用逗号分割的清單顯示内容 ls -m(m實際上是commas的助記符)
檢視隐藏的檔案夾和檔案 ls -a(a就是all的意思)
顯示檔案的類型 ls -F(注意是大寫的F哦,所謂類型常見的為以下五種*(可執行檔案),/(目錄), @(符号連結檔案), |(管道FIFO), =(套接字Socket))
用不同的顔色顯示: ls –color(這裡是用到了兩個短線,不要弄錯咯)
顯示權限、所有者等詳細資訊 ls -l
最重要的是最左邊的那十個字元,記得要分成四組,雖然看起來不是這樣的,第一組有一個字元組成;第二組有接下來的234組成,第三組為接下來的三個,最後一組為剩下的,比如我們看到如下的權限展示标記
drwxr-xr-x其實就是d rwx r-x r-x;d 表示credentials是目錄,當第一個位置是-時則表示該項是一個檔案;r是可讀read;w是可寫write;x相當于為了運作指令而通路目錄的權利,或通路者是通路目錄中的子目錄
以相反的順序顯示清單内容 ls -r(r是reverse 反序的意思)
按檔案的拓展名進行排序 ls -X(一般來說是大寫)
按時間日期排序輸出 ls -t
按檔案大小進行排序 ls -S
用K,M,G等機關來顯示檔案的大小 ls -h
2、顯示目前目錄的路徑的指令command是pwd,其作用就是顯示目前所處的路徑,相對而言這個指令很簡單,我們就不在進行冗述了
3、切換到不同的目錄cd 同樣這個指令很簡單,隻需要輸入cd 指令 後面跟上你想進入的目錄就可以了。你既可以使用相對目錄../傳回上一級;./目前級;也可以使用絕對路徑進行操作。
切換到home目錄隻需要cd ~即可,就是這麼簡單
切換到以前的目錄 cd -
4、将檔案愛你事件修改為目前時間touch
其實就是将檔案的記錄的時間修改為你通路時的時間,雖然這一功能在windows系統中會自動幫您完成。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touch可以建立新的檔案,前提是檔案并不存在的時候,這樣就可以友善以後的使用了。
5、建立目錄mkdir(其實是make driectory 的簡稱),但是如果想建立目錄中帶有目錄,就需要我們加上一些參數了,那就是mkdir -p(p 就是parents);如果你想仔細的看到mkdir到底做了什麼,那就使用mkdir -v(v就是verbose,意為調試内容的輸出)
6、複制檔案cp:格式是cp oldDirectory/oldFileName newDirectory/newFileName;需要注意的是隻有在複制到目前檔案夾的時候才需要進行重新命名,如果是複制到其他的目錄下時,既不用再為其建立新的名稱了
cp -i(i指interactive,會顯示詢問資訊,y是,n否)
cp -v(顯示具體的指令運作過程)
複制一個目錄 cp -R
複制檔案到其他的目錄作為完整的備份 cp -a
7、移動和重命名檔案mv,具體的用法其實和cp差不多,知識多了一個移動到目前目錄是可以使用’.’;友善快捷
8、删除檔案rm,可以配合通配符進行批量的處理;rm-i顯示警告資訊;rm -v;顯示執行底層過程
9、删除空目錄使用rmdir,删除非空目錄使用rm -Rf(R 是recursive,f是force,見名知意咯)不過使用這條指令的時候需要萬分小心,否則會産生意想不到的錯誤哦;
10、變更到其他使用者
su username(switch user username翻譯過來很明顯哈,但是這個指令不能把環境變量也弄過來)
配合whoami可以顯示目前使用者名稱
su -l就可以實作把使用者的環境變量也弄過來
變成root使用者可以使用 su(環境變量弄不過來)
su - (環境變量也弄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