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 volume container 共享資料 - 每天5分鐘玩轉 Docker 容器技術(42)

volume container 是專門為其他容器提供 volume 的容器。它提供的卷可以是 bind mount,也可以是 docker managed volume。下面我們建立一個 volume container:

用 volume container 共享資料 - 每天5分鐘玩轉 Docker 容器技術(42)

我們将容器命名為 <code>vc_data</code>(vc 是 volume container 的縮寫)。注意這裡執行的是 <code>docker create</code> 指令,這是因為 volume container 的作用隻是提供資料,它本身不需要處于運作狀态。容器 mount 了兩個 volume:

bind mount,存放 web server 的靜态檔案。

docker managed volume,存放一些實用工具(當然現在是空的,這裡隻是做個示例)。

通過 <code>docker inspect</code> 可以檢視到這兩個 volume。

# docker inspect vc_data

......

"Mounts": [

    {

        "Source": "/root/htdocs",

        "Destination": "/usr/local/apache2/htdocs",

        "Mode": "",

        "RW": true,

        "Propagation": "rprivate"

    },

        "Name": "1b603669398d117e499449862636a56c4f4c804d447c680e7b3ba7c7f5e52205",

        "Source": "/var/lib/docker/volumes/1b603669398d117e499449862636a56c4f4c804d447c680e7b3ba7c7f5e52205/_data",

        "Destination": "/other/useful/tools",

        "Driver": "local",

        "Propagation": ""

    }

],

其他容器可以通過 <code>--volumes-from</code> 使用 <code>vc_data</code> 這個 volume container:

用 volume container 共享資料 - 每天5分鐘玩轉 Docker 容器技術(42)

三個 httpd 容器都使用了 vc_data,看看它們現在都有哪些 volume,以 web1 為例:

# docker inspect web1

web1 容器使用的就是 vc_data 的 volume,而且連 mount point 都是一樣的。驗證一下資料共享的效果:

用 volume container 共享資料 - 每天5分鐘玩轉 Docker 容器技術(42)

可見,三個容器已經成功共享了 volume container 中的 volume。

下面我們讨論一下 volume container 的特點:

與 bind mount 相比,不必為每一個容器指定 host path,所有 path 都在 volume container 中定義好了,容器隻需與 volume container 關聯,實作了容器與 host 的解耦。

使用 volume container 的容器其 mount point 是一緻的,有利于配置的規範和标準化,但也帶來一定的局限,使用時需要綜合考慮。

另一種在容器之間共享資料的方式是 data-packed volume container,下一節讨論。

用 volume container 共享資料 - 每天5分鐘玩轉 Docker 容器技術(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