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州中原區須水叫花雞傳奇

 

鄭州中原區須水叫花雞傳奇

 鄭州市區西部有個鎮叫須水鎮,是個曆史悠久的古鎮。原名濉(sui)水,漢初更名須水,置須水縣,宋、明、清、民國均設鎮,新中國成立初屬荥陽縣,後劃歸鄭州市郊區,20世紀紀80作代歸中原區。

須水鎮有遠近聞名的小吃叫花雞。關于叫花雞,有個有趣的傳說。

鄭州中原區須水叫花雞傳奇

相傳清乾隆帝經常帶貼身大照微服出外遊逛。一天走到到二仙居,想品嘗一下民間風味,上了二樓雅座,跑堂的抹桌子倒茶,送上菜單,南烹北炒,風味俱全。忽然看到一道标價最高白銀10兩的菜一一叫花雞。笑道:“叫花子吃的雞就這般貴?就吃這個!”

跑堂的端上幾樣下酒涼菜,燙上一壺熱酒。乾隆兩杯酒下肚,食欲大增。樓下一陣吆喝:“叫花雞來了!”語音未落,一個夥計在桌上擺上一個青花瓷盤,另一個夥計用銅盤端着一個西瓜般的大泥蛋。乾隆一愣:叫我吃泥?耍弄我不成?正想發作,隻見夥計把泥蛋往銅盤上一摔,泥蛋摔成四瓣,一隻熱氣騰騰、白裡透黃的肥山雞露出。乾隆伸手摘下一隻雞腿就吃:呵,五味俱全、又肥又香。

鄭州中原區須水叫花雞傳奇

乾隆吃過百樣菜、山珍海味、猴頭燕窩,天上飛的,海裡遊的、地上跑的、什麼沒吃過?今天吃這樣的好菜還是頭一次。乾隆邊吃邊稱贊、一連聲不住說:“好吃,好吃!”一陣風卷殘殘雲、一隻雞吃完了,不過還想吃。

“沒有了,本店一天隻賣一隻!”跑家的說。

“這是哪兒烹調的,名菜出自何地?”就隆問。

  “河南鄭州府送來的。傳說名菜出自須水鎮。”夥計答。又眉飛色舞地說:“鄭州須水的叫花雞比這還好吃哩!”

鄭州中原區須水叫花雞傳奇

乾隆心裡記下“須水”兩個字,站起來抹了抹嘴就要走。跑堂的趕緊攔住:“客官還沒給錢呢!”

乾隆出門吃飯哪帶過錢?“這樣吧,我給你們寫副對聯,你可以賣1000兩銀子。”

“除了皇帝,誰的字能值銀幹兩?”乾說:“筆墨何候。”掌櫃命夥計備下紙墨。乾隆提筆,一揮而就:“名震塞北三千裡、味壓江南十二樓”,落款:“乾隆禦筆”。人們驚得面如土色,立刻跪倒一片。乾隆一笑,拂袖出門而去。

鄭州中原區須水叫花雞傳奇

  乾隆對叫花雞念念不忘,決定要去鄭州須水吃一回。這一次扮作叫花子,主仆二人來到須水一個山背旮旯,正好碰見一個叫花子,拾到一隻凍死的山雞。沒有鍋,也不拔毛,就用黃土和泥巴把雞封住、糊了一層又一層,厚厚的,像個泥疙瘩。掏了一個土窯,把泥蛋放進去,撿了一些柴草,用火點着燒起來。用文火慢慢地燒,一邊燒一邊烤火。

鄭州中原區須水叫花雞傳奇

柴火燒完了,又去拾柴接着燒。倒騰了兩個時辰,估摸着雞燒熟了,扒出把黃泥摔掉。那雞毛沒有了,雞身光光的,白白嫩嫩,有的黃焦,香味撲鼻。乾隆一看,口水都流出來了。百般求告,叫花子撕了一隻雞腿給他。一吃、呵,比上次二仙居飯館做的還香還好吃。

乾隆回京,下旨向鄭州知州要貢品:須水叫花雞。不知是誰向朝廷上了一折:叫花雞是乞丐吃的,名字不雅,不征為宜。乾隆估計是怕揭他扮叫花子的老底、下旨不征此貢,不了了之。可是須水叫化雞名聲大振,慢慢興盛起來。

鄭州中原區須水叫花雞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