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若山教授相關

看李若山教授的解碼财商,覺得有些内容很有價值。于國于民是有利的,整理一下。

《當畢馬威遭遇施樂》

1、畢馬威即提供審計服務給施樂,又提供咨詢服務給施樂,進而形成了利益鍊條(咨詢費5800w,審計費用2600w)。從本質來講就是被稽核企業對會計事務所的利益捆綁。

2、進階合夥人的收入和業務收入挂鈎。在出具不利情況的審計結果的時候,将會影響到業務收入。

3、美國證券監管以會計的真實性為根本,認為股票的價格就是對會計稽核的展現。如果認為報表不真實,需要進行重述,将所使用的造假手段進行披露,通過這些造假手段還原真實的報表業務。

特别說一下第三點,李若山在節目中提到中國有12%的企業在上報後又修正報告(此處表述不當,如果想過得準确表現,參看改期節目),特别提到其中茅台在功過1k多億的高管工資後有進行更改,我猜是不是哪個上司覺得不爽了,覺得要改就改了。就聯想到以前聽說中國的人口普查結果也是上司拍腦袋上報的事情。根本的事情上造假,還有什麼不可造假?自斷根本,還需要等待别人來斷麼?

有道德無市場,有市場無道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