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顔享明:門前木芙蓉

作者:香落塵外作伴結廬
顔享明:門前木芙蓉

最近,門前移植來的十來棵木芙蓉相繼開花了,朵朵粉白或淺紅,如蝴蝶翩翩,妩媚極了。每次進去小院,我都會放慢腳步,走過去又忍不住回頭要多看它們幾眼。其實,我本不認識它們的。那日早晨,我遇見院裡的花木工老朱,上前詢問,才知道這些盛開的花樹名叫木芙蓉。我又拍好它們的圖檔,在“百度識物”裡搜尋,終于确認了:木芙蓉,即芙蓉花、拒霜花、木蓮等,是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産中國。從網絡上得知,木芙蓉的開花時間在每年的8~10月份,花朵于枝端枝腋間單生,花瓣呈現圓形,初開始為淡紅色或白色,後期會變成深紅色。木芙蓉還是成都市市花,其花語為纖細之美,貞操,純潔。據說五代後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妩媚嬌豔,還特愛花。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叢叢一樹樹的芙蓉花如天上彩雲滾滾而來,尤其喜歡。孟昶為讨愛妃歡心,還頒發诏令:在成都城頭盡種芙蓉;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稱。而在1983年5月26日,成都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正式命名芙蓉花為成都市市花。唐宋時期描寫木芙蓉的大詩人很多。白居易《畫木蓮花圖寄元郎中》“花房膩似紅蓮朵,豔色鮮如紫牡丹。唯有詩人能解愛,丹青寫出與君看”,生動地描繪出了木芙蓉的花性、花形、花色等特征,流露出詩人、畫家對它的鐘情與偏愛,從詩中還可以讀出作者與友人互相憐惜、思念之情。王安石《木芙蓉》“水邊無數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濃。正似美人初醉著,強擡青鏡欲妝慵”,詩人通過對芙蓉花的贊美,抒發着自己向往花嬌水清、美好升平的情感,如此婉約清麗的詩情,竟出自被時人稱為“拗相公”的強者之手。我算不上是一個真正喜歡花草的人。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出門是山野田園,一年四季随處可見花花草草,從來沒有稀罕過它們。十幾年求學期間,寒窗苦讀,日日為饑餓發愁,哪裡有閑情留戀花草?上班後,少得可憐的工資,讓我囊中羞澀,幾乎不敢“禮尚往來”,也就不會“癡情”于紅花綠草。再後來,結婚生子,忙忙碌碌,世事變故,人生渾渾噩噩就過去了一大半。直到去年,倆女兒一個工作有了眉目,一個上了大學,我才閑下心來。于是,搗騰花草、閱讀名著、嘗試寫作、結識文友……我的閑暇時間開始一點點地放出光芒來。眼前的木芙蓉本不是這裡土生的,它們被移植到這裡沒幾年,卻能盛開出如此嬌豔的花朵。觀賞之餘,我突然想到:一個人,若是有了真才實學,無論身處何處,是否也應該燦若木芙蓉?我陷入了沉思,而後是欣慰。

*作者簡介:顔享明:筆名耕夫,中共黨員,湖北孝昌人,孝感市作協會員,省級國文骨幹教師,先後有多篇作品發表于《湖北日報·農村新報》《楚天都市報》《孝感日報》《孝感晚報》《作家新視野》《中國鄉村》雜志及《湖北紀實特稿》《孝感文學》等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