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看一查”,快速辨識美容機構是否合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劉通

現在社會上形形色色的美容機構特别多,消費者如何才能分辨美容機構是合法醫療美容機構,還是生活美容機構,或者是非法美容機構?11月12日下午,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釋出會,省衛生健康委執法監察局局長高峰就以上問題進行了解答。

高峰介紹,消費者鑒别醫療美容機構,基本方法就是做到“四看一查”,即看機構資質、看人員資質、看布局流程、看藥品器械,進行一碼查詢。

一是看機構資質。正規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會在醒目位置懸挂《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能開展醫療美容活動。《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要看登記的位址是否與實際位址相符,是否在有效期内,重點檢視機構類别和診療科目。醫療美容機構類别包括美容醫院、美容門診部和美容診所三類;診療科目除醫療美容科外還要重點看是否有麻醉科,登記有麻醉科的機構才能開展複雜的醫療美容項目。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是,實施全麻手術的醫療美容項目隻能在美容醫院開展,不能在美容門診部、美容診所開展。

二是看人員資質。從事醫療美容服務的應當是經過醫療美容專業教育訓練的醫師和護士,而不是美容師、紋繡師等人員。醫師必須持有《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同時執業證書中須有美容主診醫師備案資訊。護士須持有《護士執業證書》。這些證書在醫療機構張貼的依法執業公示資訊中可以看到。另外,對于外請醫師也要在本機構備案或注冊,消費者可通過“健康中國”微信公衆号或登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查詢核實。

三是看布局流程。醫療美容機構和生活美容機構布局不一樣,醫療美容機構除有咨詢室和診室外,還應有各種治療室、藥房、手術室等。醫療美容行為一般在美容手術室(或治療室)進行。醫療美容機構醫療美容項目和收費需要公示,并有醫療收據(發票)。開展醫療美容項目前,美容主診醫師會與消費者充分交流可能産生的不良後果和技術風險,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如實填寫病曆文書。

四是看藥品器械。無論是藥品還是器械,無論國産還是進口,都需要有藥監部門的準許文号,比如,微整形注射使用的A型肉毒素屬于醫療用毒性藥品,包裝上有“毒”字辨別;注射用的玻尿酸是醫用材料,光子嫩膚儀等裝置是醫療器械,都是按照醫療器械進行審批的,進口藥品或材料必須标有中文辨別。消費者可登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進行查詢核實。

五是一碼查詢。為友善消費者鑒别檢視,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将推廣使用醫療機構、醫護人員一碼監管系統,要求醫療機構在顯著位置張貼“醫療機構、醫護人員一碼查詢辨別”,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查詢,可以看到機構資訊、處罰資訊、特許技術、醫師資訊、護士資訊等内容。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四看一查”,快速辨識美容機構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