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冠軍緣何從“浙”出發——解碼浙江競技體育高品質發展之道

作者:光明網

新華社杭州11月13日電 題:冠軍緣何從“浙”出發

——解碼浙江競技體育高品質發展之道

新華社記者夏亮

今年是籌辦杭州亞運會的沖刺之年,也是浙江省實施體育強省綱要的開局之年。作為建設體育強省的“硬核”力量,競技體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和陝西全運會上,楊倩、汪順、管晨辰、陳雨菲和謝震業等一大批浙江體育健兒大放異彩,體育俨然已經成為浙江新的“金名片”。浙江體育緣何厚積薄發,記者日前走訪浙江多地探尋答案。

體教融合 建好人才“蓄水池”

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擴大“蓄水池”是關鍵。作為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不少基層業餘體校面臨着招生困難、辦校經費缺乏、學訓沖突尖銳、畢業學生出口不暢等問題,一些基層體校甚至已名存實亡。然而在浙江,這裡卻是另一幅場景。

在甯波體育運動學校,體校的孩子們上午上課,下午訓練,訓練學習兩不誤。楊倩國中班主任王姣娜說,正是這樣的學訓體系,幫助楊倩在取得運動好成績的同時,還能收獲學業上的“金牌”,進入清華大學。

在長興,體校生從小就被要求學會“用兩條腿走路”。為了解決學訓沖突,體校招錄的學生學籍都被安排挂靠在當地城區各中國小校,其中還不乏名校。

“學生白天在各學校正常上文化課,晚上在體校訓練。訓練之餘,體校還為有需求的同學安排了文化課補課,通過這樣的方式為發現體育苗子、培養體育苗子提供了豐厚的土壤。”長興縣少體校校長習雙兵說。

真正能從基層體校脫穎而出走上競技之路的學生隻是少數,大部分體校生最終還是要面臨升學問題。為此,浙江近年來積極推動體教融合改革,打通堵點、尋找關節點,努力在“融”字上做文章,在“合”字上下功夫,提高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品質,同時增強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和綜合素質,形成了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有益探索。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體育,找到了成長成才之路。“像楊倩這樣,目前浙江已經向清華大學輸送了12名高水準射擊運動員。”浙江省射擊射箭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朱啟南說。

優化服務 做“千裡馬”的伯樂

在甯波市第二少年兒童業餘體育學校(甯波市重競技訓練基地)的舉重訓練館,兩屆奧運會舉重冠軍石智勇正在進行着恢複性訓練。助理教練唐德尚表示,奧運、全運結束後,“石頭”目前處于調整期,一周保持三堂訓練課,明年将逐漸加碼,全力沖刺杭州亞運會。巧合的是,石智勇、唐德尚,以及他們的啟蒙教練李冬瑜都不是甯波人,而是廣西人。

近年來,甯波在積極引進和培養優秀運動員、教練員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在舉重、體操等相對弱勢項目上積極開拓,接納外地好苗子到甯波培養。石智勇的老家在廣西桂林、管晨辰的老家在湖北石首,但他們都是從小被教練選中,在甯波的訓練場上綻放光芒。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體育人才不僅納入甯波市專家目錄,還能享受優厚的醫療保障,子女入讀、配偶就業等公共服務保障也有政策傾斜,甚至還有一定專項經費支援,激勵廣大教練員提升素質、創先進位。

1999年,李冬瑜加入甯波體校擔任舉重教練。這些年,他潛心挖掘出唐德尚、石智勇等一批舉重好苗子。為何選擇來到浙江?李冬瑜的回答幹淨利落——保障好!“當地政府和體育部門給予好的物質保證和訓練條件,這樣可以心無旁骛地帶訓。”李冬瑜說。

在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訓練、飲食等服務保障堪稱典範。學院副院長盧鋼介紹,始終強化“再小的問題也是大問題”這一意識,落實“最多提一次”服務要求,絕不讓教練員、運動員因保障工作分心,比如要求每位管理幹部每周“至少下隊跑一次”,面對面為運動隊、運動員解決實際問題。

科技賦能 讓訓練更具針對性

競技體育,早已不是單純的體力、耐力的比拼,更是科技的博弈。在這方面,浙江體育是踐行者,同樣也是受益者。

東京奧運會備戰周期,浙江省射擊隊與科研部門合作,開發射擊腦電系統、決賽模拟系統、推進射擊訓練場館智能化改造,與高校聯合實施重點運動員科技攻關計劃,使科技助力成為引領競技體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如今,省射擊隊的許多訓練場館都實作了‘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逐漸實作運動隊和運動員的‘智慧化訓練’。”朱啟南說。

位于淳安千島湖的浙江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是省級運動隊最早覆寫5G信号的。為何需要良好的信号傳輸?該中心主任、奧運冠軍孟關良透露,這和項目要求分不開。“一槳劃出去多少距離、是不是直線,這些資料得第一時間回報。”孟關良說,“現在訓練的科技水準比我們那時候強多了,運動員的訓練效率、效果也都大大提高。”

此外,在千島湖訓練的運動員都有個人檔案。“本周期訓練完了,下周期教練員該如何定計劃?最重要的就是科研的資料參考。”孟關良說。

“圍繞體育數字化改革,打通競技體育系統資料,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科學分析研判運動員們的訓練成果,極大地提升了科學訓練水準。”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說,通過建立、實施重點運動員“一人一案一團隊”保障機制,加大“請進來、走出去”的力度,多形式與國外高水準項目進行合作與交流,切實提高科學化訓練水準,是以浙江才湧現出一批世界級運動員。

來源: 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