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福剛:用匠心守護萬家燈火

作者:光明網

【退役軍人風采錄】

光明日報記者劉小兵

他穿軍裝時保家衛國,穿工裝時保電為民,從事電網工作20餘年“零差錯”“零事故”;他堅毅執着,勇于創新,獲得17項國家專利;他發揮傳幫帶作用,培養出一批輸電專業人才。他就是2021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南方電網公司貴州興義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五班班長、進階技師龍福剛。

“無論面對什麼艱難險阻,都要無畏前行,争取最後的勝利。”這是當了3年武警戰士的龍福剛堅守的信念。1998年,23歲的龍福剛退伍進入興義供電局工作,他刻苦鑽研,努力自學,3年後成為帶電作業班班長,從一名輸電專業的門外漢成長為技能專家。每次外出巡視檢修,龍福剛都随身攜帶筆記本,遇到一些複雜問題就記錄下來,然後向老師傅請教學習。

帶電作業是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在對地距離80米的高空對高壓線路開展帶電檢修,危險系數非常高,工作過程中容不得半點馬虎和閃失。“一共有74條110千伏線路,4984基杆塔。”通過多年的腳步丈量,龍福剛對轄區内1467公裡輸電線路的地形地貌、導線型号等資料牢記于心,這是他多年來保持“零差錯”“零事故”的訣竅之一。隻要線路有故障,他總能迅速制定出最安全最快捷的檢修方法。

“降低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和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始終是龍福剛的職業追求。為此,他執着于鑽研,癡迷于創新。2001年,龍福剛第一次上220千伏的高塔開展絕緣子更換工作。盡管平時有過上百次訓練,但他使盡渾身解數也未成功,最終還是老師傅上陣,花了兩個多小時完成工作。如何省時省力完成這項工作,龍福剛經過多次探索,最終發明了承力座,節省了一半的時間。

2012年,龍福剛在一次登杆作業中發現腳扣不防滑、容易掉。為解決這一問題,他一有空就把腳扣拿到補鞋攤,找補鞋師傅幫助改進。龍福剛回憶,他成了光顧補鞋攤最多卻沒補過一次鞋的“顧客”。最終改進的腳扣不僅受到了同僚歡迎,還被大家稱為“登杆神器”。

“這些年來,龍福剛不僅自己搞創新發明,還帶動了輸電管理所一批人的成長,比如南方電網公司目前最年輕的勞模周志波,就是他的徒弟。”興義供電局輸電管理所黨支部書記吳衛華說,龍福剛積極主動發揮傳幫帶作用,用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多次被評為興義供電局“優秀師傅”。2011年,龍福剛成為貴州電網公司内訓師,每年都對新員工及部分在職員工進行理論和技能教育訓練。

2016年5月,龍福剛成立了“龍福剛技術能手創新工作室”,在他的帶領下,工作室着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将充分發揮工作室的創新優勢,讓年輕人在工作中不斷成長進步,早日成為技術娴熟的專業人才。”龍福剛說。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12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