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乒乓球,我們玩得多寂寞?從張偉麗失利到58歲倪夏蓮進八強說開去

作者:雒城體育

可能我關注的項目比較小衆,而且越來越小衆,光棍節那天晚上不到23:00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才看到1-1的比分。時光,突然就來到了2021年11月的中旬,真有時光穿越之感。就拿近期我關注的兩個熱點,用時下已經不流行的方式跟大家聊一聊吧。

乒乓球,我們玩得多寂寞?從張偉麗失利到58歲倪夏蓮進八強說開去

6天之前,張偉麗輸給羅斯,比賽過程和後續大家關注的應該都知道不少了。我想把張偉麗拉出來,與昨晚58歲的前國乒世界冠軍倪夏蓮進WTT斯洛文尼亞賽女單八強一起說道說道。

張偉麗其實很了不起,亞洲首位UFC女子世界冠軍。UFC是美國國際級的一個MMA賽事,說白了就是美國人定規矩,他們占主導的一項運動。當然,現代體育運動項目,絕大部分是英美西方國家先玩起來、占主導的,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不過有些項目已經被中國人完全“攻占”,比如乒乓球、羽毛球。

女子綜合格鬥,就現在在國内都還是很冷門的,因為規則是美國人定的,人家有絕對的話語權,而且主要也是我們開展這項運動也比較晚。從這個意義上看,張偉麗是繼網球的李娜、斯諾克的丁俊晖、花樣滑冰的申雪/趙宏博之後,在女子綜合格鬥項目上的具有領軍人物角色的開拓者。

乒乓球,我們玩得多寂寞?從張偉麗失利到58歲倪夏蓮進八強說開去

在高度職業化的全球多項運動項目裡,UFC自然趕不上冰球、籃球、美式橄榄球、網球等熱門項目,但運動員的收入和影響力應該在乒乓球、羽毛球之上。主要是這項運動的市場化運作、市場化炒作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既能賺足眼球又能讓從事這項運動的人賺到錢,以及賺到錢的同時賺到市場意義的名聲——張偉麗成為國内現象級女子UFC明星,就是最好的例子。

乒乓球,我們玩得多寂寞?從張偉麗失利到58歲倪夏蓮進八強說開去

58歲的倪夏蓮,還能在最新的國際乒乓球賽事裡打進女單八強,個人認為這是倪夏蓮個人的榮耀,但是是這項運動的悲哀,除了中國人幾乎很少有外國人玩乒乓球,或者說有外國人玩乒乓球能玩得比較好。費德勒、小威也是高齡繼續在堅持沒有退役,但你絕對想象不到職業網球球員上了45歲還能繼續奪大滿貫,上了55歲還能活躍在一線而且進八強。

WTT斯洛文尼亞賽屬于WTT Contender級别(第四級)的賽事,因為臨近休斯頓世乒賽中國隊和日本隊都沒有派主力參賽,但中日兩隊為鍛煉隊伍還是派遣了球員參賽的。因為臨近比賽地比較近,加之受到疫情影響前段時間賽事太少,歐洲方面的球員基本上一線、或者說偏一線的球員都到了。

乒乓球,我們玩得多寂寞?從張偉麗失利到58歲倪夏蓮進八強說開去
乒乓球,我們玩得多寂寞?從張偉麗失利到58歲倪夏蓮進八強說開去

那麼這一站女單八強是什麼格局呢?中國隊兩名球員占兩席,但實際上包括中國出去的球員在内一共占了六席,其中王藝迪八強戰就将對倪夏蓮,新加坡的曾尖(前中國球員)對陣瑞典的琳達,中國隊的劉炜珊對陣澳洲19歲新人劉楊子,看這個名字不用猜都是從中國出去的。代表葡萄牙出戰的付玉(前中國球員)對陣俄羅斯的諾斯科娃。

在乒乓球項目上中國人隻是在賽場内有絕對的話語權,但在賽事包裝、運作,項目市場化發展等方面,我們涉足較少,或者說我們有一些嘗試但整體上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從去年開始,疫情期間國際乒聯高層權力鬥争很厲害,但基本上沒中國人什麼事,我們能夠夠到國際乒聯權力層的一些明星人士,也對擷取國際乒聯高層的權利不感興趣。

有人說倪夏蓮是跟鄧亞萍一批的,那是你太嫩了。倪夏蓮是跟蔡振華、曹燕華、施之皓同批的國手以及世界冠軍。倪夏蓮能在58歲的年齡還能打進國際賽事的女單八強,那是她個人将這項運動當做樂趣和愛好,常年不懈堅持的結果。但也從另一個側面展現出乒乓球這個項目的人才凋零,國際競争度很低的現實。

像付玉、楊曉欣、曾尖、林葉、邵潔妮等我們傳統意義上說的“海外兵團”,她們在國内的時候大都不是很知名,或者說沒有進國家隊、或者在國家隊短暫待了一段時間就出去了,各自謀生,自生自滅。當然,還有張本智和這樣的,自己出生前好多年父母就出國打拼在當地生根發芽的。

從上世紀90年代初出了“小山智麗事件”後,客觀上這20多年就再也沒有國乒的獲得過世界冠軍的球員到外國打球了,再加上傳統的乒乓球強國,比如歐洲很多國家,整體水準低迷不前很多年,造成了國乒在國際賽場上的挑戰越來越小。近幾年日本因為要舉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在女子乒乓球領域下了很大的功夫,今年夏天奧運會也取得了可觀的成就——混雙拿了金牌,女團如願拿到銀牌。但進入巴黎奧運周期,日本奧委會現在已經是爛賬一屁股,再也難以給乒乓球隊繼續以巨大的投入,今後日本乒乓球的日子會比這幾年更難過。

乒乓球這個項目要有光明的未來,靠國際乒聯高層幾位洋大人的熱血包裝顯然是不夠的,畢竟他們基本上都不是打乒乓球出身,而且缺乏足夠的基礎支撐。國乒應該出一個UFC的白大拿那樣的人物,運用自身影響力以及資源,整合并引領這項運動向更加市場化、商業化的方向發展。或許這個人未來可能是馬龍,或者是許昕,或者是鄧亞萍,都可以。

國乒完全可以放開國手退役後出國打球的限制,現在國内生活這麼好,可能很多人退役後也不一定願意出去漂洋過海去“洋插隊”。即使有個别人願意為外協會打球也無妨,比如像郭躍,她真要代表南韓參加奧運會、世乒賽,相信現在也根本不是陳夢、孫穎莎的對手,反而這樣放寬政策還可以給别人一條活路,讓其在新的環境裡用自己的技術和才華宣傳乒乓球的魅力以及國球文化。

張偉麗到美國去打擂,就跟平野美宇、張本智和、伊藤美誠到中國參加比賽來“踢館”是類似的。隻有我們将市場化的運作方式運作成熟,才不會詫異這些外協會以及外籍球員來挑戰國乒,才能讓這項運動更加繁榮、熱鬧。當從事這項運動的人多了,能賺到錢能 看到美好的未來,就會有更多的人關注并嘗試從事這項運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