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注定載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史冊的重要會議——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勝利召開。
全會重點研究了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的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問題,審議通過了黨的第三個曆史決議,号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為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
一次次從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勇氣,一次次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在過去一百年赢得了偉大勝利和榮光的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必将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以一次中央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是鄭重的曆史性、戰略性決策
剛剛經曆了入冬以來第一場瑞雪,8日清晨的首都北京,陽光明媚、碧空如洗。
9年前的這一天,黨的十八大在京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此進入新時代。
9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程序。
位于西長安街延長線的京西飯店,大廳内懸挂的巨幅智語格外醒目:“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而繼續奮鬥”。
連日來,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共産黨的政治家集團彙聚到這裡,出席本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後召開兩次會議,分别确定了這次全會的議程、時間等。随着會期臨近,世界的目光日益聚焦中國,聚焦這次全會的主題:重點研究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的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問題。
海外觀察家紛紛評論:“會議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分量和曆史分量”“将宣布開始新的發展階段”“引領中共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
回望百年,每在曆史轉折的重要時刻,中國共産黨總是在對曆史的全面回顧、深入思考、系統總結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1945年4月,在争取抗戰最後勝利的關頭。
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總結了建黨以來特别是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這一段黨的曆史及其基本經驗教訓,“統一了全黨的認識,加強了全黨的團結,促進了人民革命事業的迅猛前進和偉大勝利”。
1981年6月,改革開放大潮正起。
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科學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曆史經驗,激發起全黨“團結一緻向前看”,全心全意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現在,距離第一個曆史決議制定已經過去76年了,距離第二個曆史決議制定也過去了40年。4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大大向前發展了,黨的理論和實踐也大大向前發展了。建黨百年之際,第三個曆史決議呼之欲出。
此時的京西飯店會議樓一層大會議室,氣氛莊重而熱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将在這裡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
300多名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出席會議。不是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的中央紀委常委,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部分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金融機構和省區市主要負責同志,黨的十九大代表中部分基層同志和專家學者列席會議。
9時許,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其他上司同志步入會場,到主席台就座。全場起立,響起長時間熱烈掌聲。
根據會議議程,習近平總書記首先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
在全面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中央政治局在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的同時重點抓了“三件大事”:隆重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籌備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
“三件大事”都聚焦同一個主題——曆史,都指向同一個目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這一年,通過隆重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之振奮,起到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氣的作用;通過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力促進了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通過認真籌備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
這一年,從紅軍長征血戰湘江的戰場,到黨中央轉戰陝北的山村窯洞;從點燃紅色火種的北大紅樓,到豐澤園毛澤東同志故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走訪曆史故地,傾聽曆史啟迪,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在全黨掀起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熱潮。
曆史,經過時間的沉澱才看得更加清楚,才更加具有映照現實、遠觀未來的偉力。
“黨中央認為,在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曆史時刻,在黨和人民勝利實作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的重大曆史關頭,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對推動全黨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
在随後就《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讨論稿)》向全會作說明時,習近平總書記詳細闡釋了關于此次全會議題的考慮。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特别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既有客觀需要,也具備主觀條件。”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目前,我們正面對着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的嚴峻形勢,面對着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的繁重任務,迫切需要總結曆史、把握規律、堅定信心、走向未來。
與會同志一緻認為,在這樣特殊的曆史時刻,黨中央決定以一次中央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是鄭重的曆史性、戰略性決策,充分展現了黨牢記初心使命、永葆生機活力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充分展現了黨深刻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曆史主動和使命擔當,充分展現了黨立足當下、着眼未來、注重總結和運用曆史經驗的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
這是一份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
審議通過決議,是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
從看到決議稿的那一刻起,每一位與會同志都感到沉甸甸的分量。
百年風雲激蕩走過的壯闊征程,百年不懈奮鬥鑄就的世紀偉業,百年上下求索積澱的寶貴經驗,濃縮進了這份3萬多字的重磅檔案。
“大家有一種共同的突出感覺,就是感到神聖的曆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次全會通過的決議必将載入黨史國史,影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未來。”一位中央委員說。
正是本着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與會同志認真研讀檔案,深入學習思考,精心準備發言材料。京西飯店房間裡的燈,經常亮到深夜。
這次全會思想含量、知識含量十分豐富。
從8日下午到11日上午,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分10個小組,列席會議人員編入各組,對大會檔案進行分組讨論。中央上司同志深入各小組聽取意見建議,同大家一同交流探讨。
小組會上,大家争先發言、氣氛熱烈,有時發言席上的同志話音剛落,就有好幾位同志同時起身準備發言。散會後,大家仍意猶未盡,三三兩兩邊走邊讨論交流。
百年黨史,時間跨度大,涉及範圍廣,需要研究的問題多。如何處理好新的曆史決議同前兩個曆史決議的關系,是與會同志十分關心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作說明時指出,從建黨到改革開放之初,黨的曆史上的重大是非問題,這兩個曆史決議基本都解決了,其基本論述和結論至今仍然适用。
他強調,這次的決議,要聚焦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
對此,大家普遍認為,黨中央的考慮,展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是用具體曆史的、客觀全面的、聯系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黨的曆史。
“決議貫通曆史、現在、未來,既呈現全貌又主題鮮明、重點突出,既接續傳統又映照現實、指引實踐。”一位來自中央機關的中央委員在讨論時表示,決議把着力點放在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上,有利于推動全黨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鬥志。
一位在地方工作的中央委員也認為,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對于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紮紮實實做好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具有重要意義,指明了奮進新時代、走好新征程的前進方向。
決議從13個方面分領域總結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
這一點令與會同志印象深刻:“決議重點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個領域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标志性成果,令我們倍感自豪。”
大家在參加讨論時一緻表示,這些成就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回望百年,曆史程序與思想程序,總是交相激蕩;時代大潮同領袖人物,總是互相造就。
決議中的一段表述,引起與會同志強烈共鳴: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作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确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确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程序具有決定性意義。”
大家紛紛表示,這“兩個确立”是曆史和時代的選擇,是黨和國家的曆史幸運、時代幸運,是深刻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黨的十八大以來偉大實踐得出的重大曆史結論,是展現全黨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聲的重大政治判斷。
隻有從曆史中看清成功的必然邏輯,才能從曆史中提煉克敵制勝的法寶。
決議以宏闊的曆史視角和深厚的曆史智慧,總結了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五條曆史意義和十條曆史經驗。
一位來自國家機關的中央委員表示:“五條曆史意義,既立足中華大地,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關系,又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和馬克思主義、世界社會主義、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貫通了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一位候補中央委員注意到,從“七一”重要講話的“九個必須”到此次決議的“十個堅持”,進一步概括了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成功密碼,“比如,其中的堅持獨立自主、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鬥争等,都凝結着極其深刻的曆史啟示和現實内涵”。
深入思考、深入研讨,聚精會神、集思廣益,與會同志形成共識:決議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必将激勵全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榮光。
始終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繼續考出一個好成績,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11日下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大會堂二層宴會廳内,燈光璀璨。主席台上方懸挂着“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會标,帷幕正中金色的中國共産黨黨徽熠熠生輝,十面紅旗分列兩側。
與會同志身着正裝,早早來到會場。大家懷着崇敬的心情,等待必将載入史冊的一刻——
在即将舉行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将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草案)》等一系列重要檔案。
放在中華民族複興的時間坐标上,這次全會無疑是一次向曆史緻敬的盛會,更是一次向未來出發的盛會。
下午3時,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政治局上司同志步入會場。
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下,會議首先以舉手表決的方式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
“通過!”
與會的全體中央委員高舉右手,一緻通過了這份決議。掌聲如潮,響徹全場。
一份閃耀着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文獻誕生了!這标志着中國共産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堅定、清醒、自信,必将有力推動全黨團結極大鞏固、黨心民心極大凝聚。
由此再出發,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以高度的曆史使命感、主動精神和政治智慧,深刻而鮮明地回答了曆史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未來之問,吹響了開啟新的曆史征程的号角。
随後,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召開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
根據這份決議,黨的二十大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
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由此再出發,已經走過一個世紀征程的中國共産黨,将向着執政一百年時所應達到的更加宏偉的目标繼續奮進。
在完成第三項議程,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發表重要講話。
——堅定曆史自信,自覺堅守理想信念。
一百年前,我們黨剛剛誕生時,很少有人能想到我們黨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中國共産黨的曆史自信,既是對奮鬥成就的自信,也是對奮鬥精神的自信。
“曆史雄辯地證明,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曆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産黨,中國共産黨也沒有辜負曆史和人民的選擇。”
——堅持黨的政治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團結統一。
黨的團結統一,是我們黨的生命所在,是我們黨能夠成為百年大黨、創造千秋偉業的關鍵所在。
“這次全會《決議》特别強調了加強黨的集中統一上司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全黨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步調一緻向前進。”
——堅持擔當責任,不斷增強進行偉大鬥争的意志和本領。
我們黨依靠鬥争創造曆史,更要依靠鬥争赢得未來。我們面臨的各種鬥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随我們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過程。
“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必須高度重視和切實防範化解各種重大風險。”
——堅持自我革命,確定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一個政黨最難的就是曆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
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提到了“窯洞對”:
我們黨曆史這麼長、規模這麼大、執政這麼久,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曆史周期率?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窯洞裡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隻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經過百年奮鬥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我們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
“我們黨曆經百年、成就輝煌,黨内黨外、國内國外贊揚聲很多。越是這樣越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中迷失自我。”
……
全會在雄壯的《國際歌》聲中閉幕,深沉的旋律在人民的殿堂久久回蕩。
曆史如潮、大道如砥。過去、現在、未來,從未如此緊密相連。
70多年前,《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通過後,毛澤東同志發出号召:“一切同志,要在這個曆史決議案下團結起來,像決議案上說的團結得像一個和睦的家庭一樣。”
40年前,《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通過後,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決議“真正是達到了我們原來的要求。這對我們統一黨内的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黨的第三個曆史決議通過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無比豪邁——
“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标。在新的起點上,全黨必須保持戰略定力、錨定戰略目标,牢記‘國之大者’,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程序中跑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這一棒。”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新華社記者張曉松、朱基钗人民日報記者杜尚澤、桂從路)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13日0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