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評丨《佩德羅》:印度南部鄉村的意外

作者:王琦 785

文 / 柳莺

印度南部的卡納塔克邦,一位名叫佩德羅的電工穿梭在綠油油的農田與山間。他平日并不忙碌,工作的内容便是爬上高高的電線杆子,為整個村莊的供電保駕護航。和這裡大多數的男人一樣,他的生活貧苦,大多數時候無所事事,在喝酒和嚼舌頭中度日。然而,他看似平靜的生活,被一樁意外所打破。某日,守林人死亡的消息傳來,他意外地從一位相對富有的村民那裡得到一份看護莊稼的工作。不料剛上任不久,卻在巡邏中将一頭闖入田間的牛誤認為野豬而射殺。牛為家畜,在印度更是被封為神聖的動物,佩德羅從此陷入了一場巨大的風暴中……

田野在朦胧的霧氣中若隐若現,衣衫褴褛的村民們在清貧的勞作與休憩中生活着,佩德羅無意中扣動的扳機,攪動了所有人的日常。導演納泰什·赫格德将一樁看似無關痛癢的事件,放置在閉塞村莊的極端環境中,迫使其慢慢地醞釀、發酵,最後不可控地滑向誰都沒有預料到的方向。

影評丨《佩德羅》:印度南部鄉村的意外

《佩德羅》的叙事是散淡的,受阿巴斯創作風格影響至深的導演并無意迅速刻畫人物命運的急轉直下,而是極為耐心地花費大量篇幅觀察主人公所在的環境:大遠景為人物的運動與位移創造豐沛的空間,搖鏡的登場則為影片注入有機的節奏感,并更為有效地向觀衆展示印度南部農村方方面面的細節。佩德羅電工的身份,在電影伊始便得到了交代,同時他與周圍人的關系也得到逐一的點明——他終日辛苦工作,從未有閑餘與妻兒共處。雖然經常與同僚飲酒消閑,但人們也似乎并不了解他的真實性格,與親兄弟之間,更是時而親密、時而對立。在任何一個意義上,佩德羅都是村莊裡的零餘人,他寂寞地挂在高高的電線杆上,仿佛一旦雙腳落地,便沒有人會在乎他的存在。

事實也正是如此。佩德羅得到看守田地的工作,終于有機會“腳踏實地”,卻不想釀成大禍。也許在外人看來,他不過是誤殺了一頭水牛。但這樁小事掀起的軒然大波,卻最終将他吞噬。整部影片中,佩德羅都少言寡語。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在這樣一個群起而攻之的事件中,他本身就早已被剝奪了辯駁的權利。影片描繪的便是這樣一個“衆口铄金,積毀銷骨”的過程。在視野開闊的鏡頭之間,導演亦不時配合考究的特寫,凝視着被射殺水牛的身體局部,而後,又在電影的結尾,将視點落在泥潭中的佩德羅身上。這當然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隐喻——村民口中“總是惹事”的佩德羅,最後如同牲口一樣被唾棄,再甯靜的鄉村風景,都無法拯救他的命運。

本片年輕的導演納泰什·赫格德因對阿巴斯的狂熱喜愛而走上了電影的道路,成為一名自學成才的電影人,《佩德羅》是他的長片處女作。影片以預算極低的方式拍攝,動用了導演自家村莊中的所有的人脈資源,親戚好友齊上陣,主角佩德羅也由導演的父親所飾演。《佩德羅》描繪的是一場人際關系的風暴,而導演卻選用如此冷靜、平淡的方式處理議題,野心和實力都不容小觑。近年來,印度藝術電影創作以孑然獨立的姿态,重新綻放在國際的舞台上,一衆青年導演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講述着本土氣息濃郁的故事,讓觀衆見識到了寶萊塢和阿米爾·汗之外的印度南部影像。納泰什·赫格德正是這群導演中的佼佼者。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