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豐縣觀音堂示範區:産業發展“新路子”鼓起百姓“錢袋子”

作者:河南聯播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張浩)11月12日,在寶豐縣觀音堂示範區餘家花苑的廠房裡擺滿了白色的噸包袋,張丹平坐在機器前動作娴熟地操作着縫紉機,哒哒哒……,一會兒功夫,一個做工精細的噸包袋就生産出來了。

寶豐縣觀音堂示範區:産業發展“新路子”鼓起百姓“錢袋子”

今年32歲的張丹平是餘家村易地搬遷戶,家裡有老人和三個孩子需要照顧,由于張丹平天生聾啞殘疾,一直沒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全家僅靠丈夫外出打零工維持。2018年,觀音堂宋溝村的村幹部劉恕看着鄉親們就業困難,便四處找項目。結合當地實際,最後申請成立了平頂山佳鑫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并在餘家花苑門前的愛心超市樓上設立了噸包加工工廠中的房間,優先招收各村的低收入群衆,去年8月份,張丹平也成為該廠的一名職工。

寶豐縣觀音堂示範區:産業發展“新路子”鼓起百姓“錢袋子”

劉恕告訴記者:“這工廠中的房間建到家門口,群衆們不僅能照顧家裡,一個月還能掙一兩千的工資,噸包袋有100種規格,現在已經熟練掌握的有30多種,加工噸包袋對技術的要求不高,村民可以很快上手,現在的訂單供不應求。目前,工廠中的房間已安裝了30台機器,聘用20名低收入群體人員。根據加工噸包袋規格,每個勞工可以得到2.7元—3元不等的收入,一般勞工月平均收入在800-3800元不等,張丹平是俺們廠裡幹活效率最高的,次次成績都是第一。”

“佳鑫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主要是依托手工制作、來料加工等庭院經濟,将勞動密集型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建到村裡,吸納安置家庭閑置勞動力從事簡單加工生産、龍頭企業包銷産品,讓群衆就近就地就業,掙錢、持家兩不誤。企業和群衆實作了雙赢。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觀音堂示範區積極鼓勵群衆創業,并為群衆提供有利的創業環境,大石扒的白玉木耳基地、滴水崖的種植大棚、北水峪的梨園、小南莊的養殖等,要讓觀音堂形成多點開花的創業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紮實推進。”觀音堂示範區黨工委書記崔懷風說道。

(映象網平頂山新聞熱線:15537182886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