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一名有情懷的公益律師——記第七屆南昌市道德模範張敏

今年49歲的張敏是江西姚建(南昌)律師事務所負責人,除了法律工作者身份,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家公益愛心組織的創辦人。張敏長期資助多位困難學生,為許多經濟困難的群衆提供無私的法律援助,個人累計投入公益事業的資金已超過100萬元。

由于在人民群衆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許多人慕名來找張敏幫忙調解各類難題。對于形形色色的求助者,張敏都是不厭其煩地熱情接待、免費服務。他利用自己所學專業,以調解員、律師和仲裁員等身份積極參與各類沖突糾紛調解,共化解各類糾紛3500多起,其中家庭、婚戀糾紛1100多起,經濟糾紛900多起,勞動糾紛800多起,保險合同糾紛700多起,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此外,張敏經常組織團隊走進社群、走進學校、走進工廠,普及法律知識、免費提供法律服務,增強大家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得到了群衆的廣泛贊譽。

為了能幫助到更多人,張敏還發起成立了新益愛心志願者協會,主要資助一些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生,為許多暫時處于困境的學生送去了陽光與溫暖。為了保障協會的正常運轉,張敏發動同學以共同投資的方式開了一家餐館,營業所得全部用于公益事業。作為新益愛心志願者協會主要發起人的張敏,更是經常幾百、幾千地捐款。

對于張敏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在公益事業上,很多人并不了解。“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不應過多地計較個人名利得失,隻要多一起糾紛得到妥善處理、多一位困難群衆得到幫助,社會就會多一份和諧,我在奉獻中就會多一份快樂。”這是張敏的回答。

播下一粒種,收獲一份情,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張敏決心在公益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做一名有溫情、有擔當、有情懷的公益律師。(南昌日報記者 賴海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