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這位“知華派”新外相:是岸田心腹,也是安倍“眼中釘”

作者:Beiqing.com

當地時間11月10日,日本岸田文雄内閣任命林芳正為日本新外相。日本媒體稱,林芳正在美國政界人脈廣泛,并擔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被認為是“知華派”。視訊/新京報我們視訊

當地時間11月10日,剛剛宣布組成的第二屆日本岸田文雄内閣,任命曾多次入閣的日本衆議員林芳正為日本外務大臣。

林芳正是日本政壇著名“知華派”,擔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曾多次率領代表團訪華。日本外務省官員在歡迎林芳正時說:“不僅是中國,對留學地美國也很了解。林先生了解對于日本外交最重要的兩國,是最合适的人選。”

當地時間11月11日,林芳正在其召開的首場記者會上,宣布辭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一職,以避免作為外相履職時“不必要的誤解”,同時表示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系很重要。

任命“急就章”

林芳正是個經曆複雜的“官三代”

日本自明治二年即公元1869年設立外務卿,後定名為外務大臣,也稱外相。至林芳正,已是第151任。而此次林芳正的任命,卻在某種程度上系“急就章”。

在10月30日舉行的日本議會選舉中,原任自民黨幹事長甘利民意外落選,被迫辭職。這也迫使第149任外相茂木敏充不得不緊急“救場”,接任自民黨幹事長,而其遺下的外相職位則由首相岸田文雄兼任。但首相兼任外相畢竟非長策。

林芳正現年60歲,祖父林佳介、父親林義郎都曾當選衆議員,後者還曾在中曾根康弘和宮澤喜一内閣先後出任厚生相和财政相,是自民黨資深政治家。是以,林芳正也可以說是個典型的“官三代”。

林芳正畢業于東京大學法學部,1991年赴美留學,曾先後短暫出任美國衆議員銀行委員會從業人員、參議員羅斯國際事務助理。1992年休學歸國,擔任财政部政務次長,翌年重返美國繼續學業,旋再返日本,就任衆議員政策秘書。

1995年,林芳正在山口縣選區首次參加參院選舉,經過艱苦博弈最終獲勝,此後又連續4次連選連任,至2021年8月16日,才因改參加衆院選舉而去職。

2008年,林芳正被時任首相福田康夫任命為防衛大臣,但旋即因首相辭職而去職,任職僅1個月零22天;2009年7月2日,被時任首相麻生太郎任命為負責經濟财經政策的内閣府特命擔當大臣,但自民黨旋即喪失執政資格,林芳正僅任職兩個月零14天便解任。

安倍晉三再任首相後,林芳正先後兩次出任農林水産大臣,兩次出任文部科學大臣,但任職時間均不長。其最長連續任職紀錄,為第二次出任農林水産大臣,1年9個月零8天。

林芳正學業優秀,自小有“麒麟兒”之稱,在參院、選區和同僚中人緣很好,早早就被視作自民黨新生代的領軍人物之一,被多次看好為“未來首相”。

早在2009年,林芳正就鼓動一批有門閥背景的黨内少壯派大造輿論,力推自己為自民黨總裁“理想人選”。2012年9月,林芳正競逐自民黨總裁,但初選便名落孫山。

但是,盡管如此“資深”,黨内外對林芳正的“差評”也不少。

首先是其“官三代”色彩過濃。林芳正最早出任要職的三電交通是林氏家族企業,政壇生涯之初從美國兩次回國出任要職,都是給乃父“打下手”。如擔任财政部職務時财相、擔任衆議院職務時所輔佐議員,都是其父林義郎。甚至,林芳正長期“霸榜”的議員選區,也是從老爹手裡繼承下來的。

而在任職财政大臣時,被衆院預算委員會問及消費稅與兒童福利關系問題時,林芳正竟無言以對,遭遇輿論譏諷,也不免令其“麒麟兒”人設蒙塵。尤其是自民黨高層近來常見的某些财務瑕疵,林芳正也未能“免俗”。

重用林芳正

岸田想以此壓制安倍的逼人氣焰

盡管帶有“急就章”性質,但觀察家普遍認為,岸田文雄選擇林芳正有其深意。

林芳正的政治生涯自海外開始,且在參院中先後出任過外交及防務委員會主席、官方發展援助等項特别專員,在自民黨内出任過對外經濟合作研究小組主席,是公認黨内涉外經驗較豐富、全面者。

而且,林芳正又非職業外交官出身,不會觸及近年來自民黨避免從“外務省幹部”中遴選外相的“潛規則”。岸田文雄本人是日本戰後連續任職時間最長、累計任職時間第二長的外相,完全可彌補林芳正外務省任職閱曆空白的短闆。

前任外相茂木敏充屬于自民黨内重要門閥平成研究會(竹下派),和岸田文雄所屬的宏池會(岸田派)存在競争關系,而林芳正則是宏池會新生代中佼佼者,堪為岸田心腹。

以林芳正替換“高升”的茂木敏充,既可提攜派系内新生力量,為未來繼續沖擊首相位置作鋪墊,又能加強首相本人和宏池會在未來日本政壇的實力,可謂一舉兩得。

衆所周知,目前自民黨内最大派閥——清和會實力淩駕于各派閥之上。尤其是剛剛回歸清和會并就任會長的前首相安倍晉三咄咄逼人,俨然當年田中角榮“造王者”氣勢,令岸田文雄這個“弱勢首相”宛如芒刺在背,且政策、人事動辄受其牽制,不免“傀儡首相”之譏。

而林芳正父子兩代和安倍父子兩代關系緊張,先後在山口縣選區纏鬥數十年,且勝負相當,林芳正甚至被輿論視為安倍“眼中釘”,重用林芳正既可壓制一下安倍的逼人氣焰,又可在黨内外彰顯新首相的“獨立性”。

此外,宏池會曆史上曾經分裂,前任會長古賀誠與岸田文雄不免芥蒂,卻與林芳正父子關系莫逆,重用林芳正也有彌合門閥内部裂痕的良苦用心。

由于此前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一職,且曾公開表示“充分了解中國比不了解要好”,任職參議員期間也多次表示“日中關系很重要”, 林芳正被一些人稱為“知華派”“親華派”,清和會等派系政治家甚至以此為由反對其出任外相。

這也迫使林芳正發表“我是知華派不是媚華派”的聲明,來撇清關系。而中國國内一些人士則希望,一個“親華派”出任外相,有助于扭轉近年來中日關系的負面走向。

但縱觀林芳正此前履曆,直接“涉華”的經驗其實并不多,起碼遠遜于其“涉美”經曆。而其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内的“強勢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世襲”其父林義郎的結果。

林芳正此前諸多“親華”言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角色擔當”,即身為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成員和議會議員的“角色台詞”。如今角色變化,林芳正的“台詞”甚至立場自然也會相應改變。

不僅如此,如前所述,首相岸田文雄有着豐富外相經驗,而安倍一系又具備黨内外重大影響力,在這種大環境下,身為外相的林芳正究竟能在外務政策方面發揮多少個人能動性,也要畫上一個大問号。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校對 | 陳荻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