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諜戰劇
《前行者》取得很大的成功,部分觀衆即使持批評态度,但依然認為該劇是很好看的,極有可能進入經典劇的行列。

這幾年的諜戰劇,優秀之作不多,《前行者》有幸成為一匹黑馬,追問原因,主演張魯一和聶遠功不可沒。
兩位主演不愧是實力派明星,在該劇中至始至終演技線上,赢得了口碑,很多網友直言,觀看《前行者》就是沖着這兩位主演而來。
這部40集諜戰劇講述了1931年的上海,我方地下組織因叛徒出賣而遭到嚴重破壞。馬天目(張魯一主演)臨危受命,從海外回到上海轉移絕密檔案,而他遇到的對手卻是北伐戰争中的過命兄弟唐賢平(聶遠主演),可謂不期而遇。
兩人為了各自不同的信仰而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由此展開。
作為敵對方強勁對手,唐賢平也是為了個人“信仰”将生死置之度外,甚至是忍辱負重。不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唐賢平的信仰隻是一種“愚忠”,明知道不可為而為之。
讓人不齒的是,唐賢平為了這個信仰,他可以毫不留情地向救過自己性命的北伐兄弟馬天目開槍,還可以為了接近《忏悔錄》而違心地娶并不相愛的範雅蘿為妻。
為了得到《忏悔錄》,他放棄南京的高官厚祿,回到複興社上海站和特務們共患難,他還可以為達到搶奪《忏悔錄》目的,不擇手段,可以做一切違心的事情。
與馬天目的“信仰之戰”相比較,最終的結局不言而喻。
馬天目智慧超群,善于僞裝,還長于應變。為達目的,他敢去冒死為之,卻總能出生入死、絕地逢生。
他不得不把自己裝扮成一名“唯利是圖”的市儈小人,深得洋行老闆娘賞識、複興社社長青睐、法租界公董局重用,還有日本特務機構拉攏,最終以新晉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長的頭銜名震大上海灘。
馬天目的這些經曆正呼應了劇名“前行者”,在風雨如磐的舊上海灘,秉持着崇高信仰冒死前行。
這樣的雙男主人設很是吸引人:從生死兄弟到諜海對手貫穿始終,既決定了沖突的劇烈程度,也讓兩個主角的形象在生死較量中明晰起來。
張魯一飾演的馬天目是傳奇般的英雄,他溫文儒雅的外表下,是全能的地下黨情報人員,是一個具有個性色彩的正面人物。
聶遠飾演的唐賢平,折射出人性的複雜與多變,他一方面内心良善未泯,反對腐敗和醜惡現象,另一方面對政敵兇狠殘暴毫不容情。
唐賢平内心的沖突在劇中展現得淋漓盡緻,馬天目兩面派的僞裝極具戲劇化效果,這一對“雙男主”成就了雙雄對決的戲劇張力。
不用說,張魯一和聶遠兩位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讓《前行者》取得了成功。
另外,該劇布局懸疑,扣人心弦,不斷反轉劇情,揭出謎底,觀衆觀劇時在迷霧重重中豁然開朗,在驚疑無措時忽然頓悟。
由《前行者》聯想到這幾年的偶像化諜戰劇,許多問題令人深思。
與《前行者》實力派明星主演不同,偶像化諜戰劇借用流量明星的影響力博取收視率,偶像演員的演出報價高昂,導緻電視劇的制作費用也水漲船高。
高投資、高成本、高價格的類型電視劇在大量投入市場後,往往因劇本或演員表演等方面不夠過關,部分電視劇品質良莠不齊,一些作品在播出時紛紛遭觀衆吐槽劇情“邏輯混亂、不夠嚴謹”,出現人物、劇情過于“神”化等問題。
當觀衆在長時間接觸此類作品後,開始了解劇情套路,審美疲勞。
有創作者試圖從與衆不同的角度描繪故事,重新定義諜戰劇,為以後諜戰劇發展提供新的方向,成為電視劇創作者們前進路上的基石。
《前行者》就是探索作品之一,值得觀看,也值得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