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考164: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李寶麒
“大面包”朱闊全弟子最著名的就是“麒麟童”,不過這個“麒麟童”可不是周信芳,而是李寶麒、侯寶林(麟)、王寶童三人的組合。除了這三人之外,朱闊泉還有一個徒弟是王派快闆創始人王鳳山,王鳳山和李寶麒、侯寶林一起被藝壇同行譽為“麒麟(林)山”。
說到李寶麒,必須說一說他和師弟侯寶林闖關東的事兒。
1939年底,侯寶林和師兄李寶麒來到沈陽混生活,想着靠演出掙一筆,改善一下生活。這一天侯寶林在舞台上唱了段太平歌詞《五豬救母》,主要故事内容是:屠夫要殺母豬,已經把母豬在案子上綁好了,就要去拿殺豬刀,跑來了五個小豬,一個小豬叼起血盆,一個小豬叼起屠刀,另外兩個小豬叼起其他工具,一下子全跑了。屠夫正納悶,最小的小豬解開了母豬身上的繩子。看到這般情景,屠夫感動不已,說:豬尚有孝心,我枉為人。于是屠夫決定放下屠刀,就跑到深山修道去了,最後修成了佛。正是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侯寶林唱完了,就按老規矩向觀衆要錢。一般觀衆給錢都是幾分錢幾分錢地給,可有位少爺模樣的人卻掏了一進制錢,然後說:“喂!記住!下回在這場子不許再唱這樣的東西!”
侯寶林暗自納悶:“這人怎麼給那麼多?”旁邊就有觀衆說:“你剛從關裡來,新來的,不懂這個,不懂這個。以後不要再唱這歌了。”後來侯寶林就打聽,才知道冒失了,犯了忌諱。半天這裡回民多,給他打賞一進制錢的是回民飯館的少掌櫃。侯寶林暗道僥幸。這算是碰到了善人,如果是惡人的話,不挨打也得挨罵。
1940年初,關外形勢持續惡化,侯寶林和李寶麒連行李都沒拿,倉皇逃回關内。
對于這段關外賣藝經曆,還有一種說法是侯寶林和師兄李寶麒在沈陽目睹了河南墜子藝人喬利元慘死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和日漸蕭疏的買賣讓這對小哥兒倆不敢再待下去,匆忙之中行李沒帶就逃回了北平。回到北平後,侯寶林算了算賬:出關三個月,就混了一件台上演出的大褂。
有人對侯寶林和師兄李寶麒闖關東進一步補充:侯寶林從春節進西單場子,幹到十月,因為天冷商場沒人,混不下去了。恰巧這時候朱闊泉的老朋友何玉清從沈陽到北京,邀朱闊泉去東北演出;朱闊泉拖家帶口去不了,就推薦了侯寶林。于是,侯寶林結合師兄李寶麒一起闖了關東。為了順利到關東,侯寶林和李寶麒還充當了一次北京厚德福跑堂夥計。
有資料顯示侯寶林和李寶麒到了沈陽,就在鼓樓南面萬泉茶社演出。
李寶麒的相聲應該是臭活兒比較多,據說有一次葉利中和張壽臣一起合說《白事會》,後半段大篇幅的貫口,有的老藝人說是孫中山“出殡”,有的說是吳佩孚“出殡”,葉利中就選擇用吳佩孚來使活兒。沒成想包袱還沒抖,張壽臣就鞠躬下台了。葉利中趕緊到背景問師父咋回事兒,張壽臣表情很嚴肅地說:“葉利中,(張壽臣平時從不這樣叫他)你這個‘趟子'是跟李寶麒(李寶麒是侯寶林的師兄)學的吧?”這從側面說明李寶麒的活兒髒、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