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望百年路 奮鬥新征程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時報時評

唐福勇

對曆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曆史。

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成就和曆史經驗就是一部不斷創造新的曆史的程序。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

堅持黨的上司,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鬥争,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這十個方面,是一百年來黨上司人民進行偉大奮鬥,積累的寶貴曆史經驗。

回望百年,是為了進一步銘記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一百年來,黨上司中國人民徹底告别絕對貧困,讓千年小康夢想照進現實。一百年來,由積貧積弱的中國變成屹立于世界東方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步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擁有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體,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回望百年,是為了從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從以階級鬥争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高水準開放,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尤其是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實踐讓我們深深體會到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的關鍵一招。正是因為不斷的對内改革、改革、再改革,對外開放、開放、再開放。目前,中國已成為第一貿易大國、第一外匯存底大國和雙向投資大國。通過改革開放,中國近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在30%左右,成為第一引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需要我們進一步從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助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程序。

回望百年,是為了更清晰地認識曆史、看清時代、找準自我。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始終高度重視對曆史經驗的總結和運用,在探究曆史規律中掌握曆史主動,從解決溫飽問題到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從打赢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推動鄉村振興、紮實促進共同富裕,中國共産黨始終堅持為民初心,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進而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目前,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時期。環顧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湧動,“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頻頻發生,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越來越複雜,在“和而不同”中謀求“天下大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實作共赢共享”。這是中國方案引領世界的力量所在。“一帶一路”倡議與實踐是中國的真實行動。

在此刻,回望百年,正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

在此刻,回望百年,随着我國社會主要沖突變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随時準備應對更加複雜困難的局面。

在此刻,回望百年,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黨的百年奮鬥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