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要的不是自律,而是建立内心的秩序

作者:方所135

我在讀《跑步治愈》這本書的時候,被這個觀點說服了——重要的不是自律,而是建立内心秩序。

先來給你看書中提到的例子。

有兩種方式能讓人順利地騎上野馬:一種是驚威并施,一種是輕聲馬語。

驚威并施就是逼迫、吓唬馬,拿鞭子一直抽它,等馬筋疲力盡之後就騎上去。這個時候,馬已經沒有力氣反抗,你就可以馴服這匹馬了。

從短期來看,這個方法确實有效,但它無法解決長期問題。因為馬打心眼裡不喜歡你,你越逼它,它就越讨厭你,而且會用各種方式和你對抗,稍微不小心,就可能把你從馬背上掀翻下來。

專業的人,會“輕聲馬語”。因為馬非常膽怯和害羞,除非它一出生就與人接觸,不然它一見到人就會跑。馬語者會拿着響片,走到離馬10米遠的位置,如果馬不動,他會輕輕說:“我走到了10米遠的位置,你可以保持站着不動嗎?可以,很好。我按下響片就走。”然後慢慢把彼此之間的距離縮短到8米、5米,直到馬的身邊,一直讓馬有充足的安全感和掌控感,它不喜歡可以随時跑走。這時馬語者會撫摸馬幾下,馬就不會感到害怕。“輕聲馬語”的秘訣就是一直和馬進行溝通,甚至将溝通的主動權完全交給馬。對抗感少了,自然能和馬成為夥伴。

馴馬者與馬的關系像極了現代的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系,父母越逼着我們做什麼,我們反而對這些越是提不起興趣。

那,如果逼着你的是你自己呢?

自律的意思是自己要求自己,相當于你腦海裡有個聲音總在和你說,“你要起床了”“你該運動了”“你得開心學習了”……不斷地“你你你”,這個聲音我覺得非常可怕,一旦你停下來了,這個聲音又會冒出來,“你怎麼又偷懶了”“你這麼做不行啊”等等。我們可以想辦法避開别人,但沒辦法回避自己内心的聲音。

《跑步治愈》告訴我的是:

按照我自己的需求建立内心的秩序,舍棄掉自己不想要的,抛棄抵抗和指令,找到自己的路,不做外部目标的奴隸,拒絕外部獎勵,建立“内獎”,即標明你的目标,在追随目标的努力中,獲得内心的秩序和成長。

還記得我前幾天寫的《内在動機——為什麼“獎懲機制”有害》嗎?當我們基于内在動機,也就是願意為了自己做一些事情,而不是被外在力量強迫時,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自主和持久的幸福。

自律會幸福嗎?至少我前面提到的那種自律不會,因為散亂的心是不幸福的。自己和自己對抗怎麼會幸福呢?當我們無法為實作目标而努力,就會出現各種狀況。所有失序的現象都強迫注意力轉移到錯誤的方向,不再發揮預期的功能。

書中還說:

如果我們能夠建立起内心的秩序,就能找到自己的路,然後舍棄掉自己不想要或者影響自己狀态的因素。精神完全集中在自己的目标上,充滿活力,不論多麼繁瑣艱難的工作,都能甘之如饴,從不厭倦,能輕易克服任何難題,對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如。

幸福是我們的目的嗎?不是的,在《心流》中,我了解到幸福感根本不是作為目标而浮現于人們的追求面前,而隻不過表現為目标既達的某種附帶現象。

書中說跑步就是建立内心秩序的一種方法,我覺得還有很多,冥想、寫作等等,隻要這項行動,能夠讓你的心保持平和,然後為了那個自己真正想要達成的目标去付出努力,我覺得你就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秩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