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所不知道的21個雲伺服器應用實踐———雲計算綜合入門指南

<b>摘要:</b>如今,基于網際網路的服務和互動已經越來越深入我們的生活,“雲計算”也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高頻詞彙。并以其快捷、按需調用網絡資源的優勢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和改變。之前,我們基于雲伺服器的多種利用方法制作了“雲計算的1024種玩法”的零基礎入門專題,現在,我們對這一專題進行擴充和整合,制作出了這份雲計算綜合入門指南。

它分為兩個部分,分别是雲計算基礎和雲計算實踐。在基礎篇中,我們能學習到關于雲伺服器遠端控制搭建,資料管理使用,以及建站環境擴充等工具性内容;而在實踐篇中,我們則能看到論壇、部落格、網盤的搭建以及離線下載下傳、貼吧簽到、公衆号平台管理等各種各樣的有趣且實用的實踐。

我們相信,無論你是初次接觸還是已有基礎,在雲計算的領域裡,你都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行家。

<b></b>

你所不知道的21個雲伺服器應用實踐———雲計算綜合入門指南

<b>雲計算基礎</b><b></b>

<b>彈性計算和輕量應用伺服器的遠端控制入門</b>

随着計算機的不斷普及,“雲計算”三個字也越來越成為我們随時能接觸到的高頻詞彙,但是雲計算到底怎麼用呢?接下來,我們将以雲計算中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為例,來介紹操作最複雜的雲計算産品應該如何使用。

IaaS的代表就是彈性計算服務ECS,這項服務在雲計算的應用上主要以Linux發行版為主,是以常提到的IaaS的控制主要就是基于Linux發行版(以下簡稱Linux)的遠端控制。

Linux的遠端控制主要有三大點組成:終端控制、檔案傳輸和内容編輯。終端控制主要就是使用一些Linux操作指令,檔案傳輸則是本地檔案和伺服器檔案的互動,内容編輯就是對一些配置檔案的編輯,主要就是用編輯器,這個很重要,很多新手使用記事本或寫字闆來編輯配置檔案,很容易出現配置錯誤。

技術簡談:

首先,我們要注冊一個雲伺服器,我們就可以去賬号管理控制台檢視伺服器和相關配置了。關于終端控制軟體,我們推薦免費開源Putty,它是一款支援Telnet、SSH、rlogin、純TCP以及串行接口的連接配接軟體。無需安裝,解壓後即可實行遠端控制。關于檔案傳輸,我們可以依靠FileZilla這款軟體,這是一個快速可靠的、跨平台的FTP,FTPS和SFTP用戶端,具有圖形使用者界面和很多有用的特性。關于内容編輯,這裡推薦一下微軟家的Visual Studio Code——一個輕量的跨平台代碼編譯器。掌握這些軟體是我們利用雲計算的基礎,小夥伴們可一定要記好啦。

<b>利用安全組進行通路控制授權</b>

安全組是一種虛拟防火牆,用于設定單台或多台雲伺服器的網絡通路控制,它是重要的網絡安全隔離手段,用于在雲端劃分安全域。每個執行個體至少屬于一個安全組,在建立的時候就需要指定。同一安全組内的執行個體之間網絡互通,不同安全組的執行個體之間預設内網不通,可以授權兩個安全組之間互訪。

在進行雲伺服器開發時,很多新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曆:明明我已經搭建好了Web服務,為什麼還是無法通路呢,随後就不停對 Web 服務軟體像 Nginx 進行排錯,然後再一個勁的找 iptable 、Firewall 或者 ufw 是否出現了問題。而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設定好安全組,就能夠輕松的避免這些麻煩。

在購買雲伺服器時,我們能夠在網絡設定處看到關于安全組的選項,用于調整需要開通的端口,通常情況下,80、443、22和3306基本上能夠通吃大部分的彈性計算端口應用場景,而開通後進一步設定還可以滿足更進階的需求。

<b>使用DMS</b><b>隻要一個浏覽器輕松搞定運維任務</b>

新手在學習雲計算的時候,特别是IaaS類産品遠端操作起碼得下個三大件,SSH工具、SFTP工具和代碼編輯器,一下就是三個軟體而且還很有可能下成英文版,很多小夥伴或許到這一步就開始“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幹什麼”了。不過不要怕,這裡推薦一款深藏功與名的強大産品——DMS(資料管理)

談到DMS的雲伺服器控制台,它起初的名字叫CDE,後來,經過同RDS控制台的合并,才形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資料管理DMS。它能夠通過可視化的界面幫你輕松完成伺服器操作的三大塊(終端管理、檔案傳輸和内容編輯),尤其對于第一次觸碰 Linux 伺服器的小夥伴,這絕對是你上手Linux的利器!

登入DMS相關網頁,選擇一個雲服務執行個體,就能夠進行終端控制界面。關于檔案管理的部分,隻要在菜單處點選檔案管理,就可以直接友善的進行檔案上傳。輕按兩下檔案即可喚出代碼編輯器,自動高亮、正則替換等功能,完全可以滿足應急使用的需要。同時,防火牆,計劃任務能拓展功能也在DMS上實作了圖形化,十分直覺高效。

<b>安裝 MariaDB </b><b>并通過DMS</b><b>管理</b>

MariaDB資料庫管理系統是 MySQL 的一個分支,主要由開源社群在維護,采用GPL授權許可。MariaDB的目的是完全相容 MySQL,包括API和指令行,使之能輕松成為MySQL的代替品。而DMS作為可視化的資料管理平台,可以友善的同雲伺服器進行連結,進而形成了一種簡單直接就能對MariaDB進行管理的方法。

利用Ubuntu安裝MariaDB Server并進行對應的安全設定。開放防火牆端口用于賬戶的遠端連接配接,修改資料庫使其能線上通路,添加雲服務執行個體安全組的規則,并選擇MySQL協定,使端口僅向DMS的IP開放,在DMS控制台中連接配接資料庫,最終對MariaDB進行清晰直覺的管理。

<b>手把手教你如何編譯與更新一個高性能OpenResty</b>

OpenResty是一個基于Nginx與Lua的高性能Web平台,并且擁有非常優秀的拓展性,手動編譯OpenResty也能夠使得伺服器能夠發揮出更加優秀的性能。于此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将全部依賴限制在Linux發行版組建内的方法,來免除編譯帶來的後期維護成本。

設定好遠端控制和安全組相關,在SSH終端中輸入代碼設定版本變量,而後安裝依賴元件,下載下傳OpenResty源碼并放置在/root/src目錄下以友善管理。最後,對OpenResty進行編譯,設定服務和開機啟動,打開你的伺服器IP,就可以看到安裝好的OpenResty提示頁了。如果需要對OpenResty的版本進行更新,則隻需要重新定義版本和下載下傳源碼,直接進行更新即可。

<b>手把手學會配置安裝LNMP</b><b>建站環境</b>

在雲計算普及之前的VPS時代,網絡環境幾乎都是靠LNMP(Linux + Nginx + MySQL + PHP)支撐起來的,它的優點在于配置友善,且相較于LAMP(Linux + Apache Httpd + MySQL + PHP)在低配硬體上表現更為優異。但實際上,LNMP的創新可遠不止如此。

我們可以配置一個性能優異、靈活自由而且更新友善的進階型LNMP建站環境。它由Ubuntu + OpenResty + MariaDB + PHP組成,相容LNMP的習慣但是更加靈活和可靠。

首先,設定好開放80和443端口的安全組,避免難以分析通路失敗還是編譯失敗的問題,然後安裝OpenResty與PHP,并對PHP進行設定,建立虛拟子主機使OpenResty 、MariaDB 和PHP加以結合,進而令OpenResty能夠進行PHP-FPM的加載。

<b>使用 NAS </b><b>檔案儲存高成本效益提升磁盤性能</b>

<b> </b>

檔案存儲服務(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簡稱NAS)是面向雲服務執行個體、HPC和 Docker等計算節點的檔案存儲服務,它提供标準的檔案通路協定,使用者無需對現有應用做任何修改,就能夠使用具備無限容量及性能擴充、單一命名空間、多共享、高可靠和高可用等特性的分布式檔案系統。

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我們已經有了優質的雲伺服器,但預設的磁盤容量可能依舊有些難以滿足需求,這時候,NAS就成了絕不能錯過的項目,更低的價格、更高的性能、以及容量增量計算,用多少算多少的的算法讓NAS成為了“薅羊毛”般優惠擴充磁盤性能的不二之選。

首先進入NAS控制台,點選建立檔案系統以購買與ECS對應地域的NAS。Linux選擇NFS即可。安裝nfs協定軟體RHEL/CentOS,利用NFS4協定進行挂載,運作df-h檢視挂載情況,末行即可顯示目前挂載好的NAS目錄

<b>雲計算實踐</b><b></b>

<b>為求職加分:為自己建個炫酷的履歷網頁</b><b></b>

對廣大學生群體來說,個人履歷堪稱通向未來工作崗位的第一把鑰匙,一份優秀而又美觀新穎的履歷不僅會讓你與其他人與衆不同,做到脫穎而出,甚至還可以讓面試官因為你的獨特而留下極佳的印象。

比起屢見不鮮的office履歷,一份網頁形式的履歷會顯得獨特而出彩很多,那麼,該怎樣利用伺服器和雲計算創造出獨屬自己的炫酷履歷呢?一起來看吧。

開通自己的雲伺服器,在免費鏡像市場下配置LAMP環境(Ubuntu16.04 Apache PHP7.1),通過Visual Studio

Code(簡稱VSC)

編輯并制作履歷頁面。并利用簡單的代碼實作履歷的編輯,排版以及美化,最後使用FileZilla将制作好的履歷上傳到伺服器端。

<b>搭建個人部落格</b><b></b>

對于這項内容,有的朋友可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不就是一個部落格嗎,有什麼新鮮的?注冊一個不就好了嘛?

先别急,在這篇文章裡,你能夠學到的是一個獨屬于自己的,不會冠以任何非個人title且擁有更多freestyle界面的部落格。建立獨一份的部落格平台,編寫豐富而精彩的部落格内容,連背景維護也絲毫不用擔心,有點小心動的話,就來動手做一個吧。

開通自己的雲伺服器,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搭建鏡像LAMP環境(Ubuntu16.04 Apache PHP7.1),通過FileZiila自虛拟機上上傳檔案,利用PuTTY進行 xterm 終端的模拟,最後下載下傳WordPress,将搭建好的部落格上傳到伺服器端。

<b>擁有一個自己的論壇</b><b></b>

大家或許都遇到過這樣的小麻煩:當志同道合的人越來越多時,傳統的群聊不僅很容易錯過内容,造成資訊流失,時不時的跳出的消息也會令人感到心情煩躁。

那就建立一個論壇好了。它堪稱一個接近完美的工具,定期的浏覽不會浪費時間,分門别類的整理也使重要内容的推送變得明确,何況還有高自由度的網盤可用,這可比傳輸速度感人的免費網盤和群檔案友善迅捷的多。

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怎樣搭建一個便于溝通和交流 phpwind 論壇。phpwind(簡稱:PW)是一個基于PHP和MySQL的開源社群程式,是國内最受歡迎的通用型論壇程式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阿裡雲的開發者論壇就運作在 PW 之上,非常的穩定和高效。

開通一個雲伺服器,安裝具備PHP 和 MYSQL 的LAMP環境(推薦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安裝PuTTY同開通好的雲伺服器進行連結,安裝phpwind,并使用FileZilla上傳到伺服器上的/data/wwwroot/default/目錄下。最後整理論壇的闆塊和名稱,确定核心内容,開始論壇的經營之旅。

<b>用彈性計算搭建個人雲筆記服務</b><b></b>

如今網際網路的發展可謂一日千裡,新概念也層出不窮,對緊跟前沿的IT工作者們來說,一份易于備份的雲筆記可謂是輔助學習的最佳幫手。

在常見的雲筆記平台中,大量圖檔和視訊的引用往往不被允許或價格高昂,針對這一難題,阿裡雲特别推出了全民雲計算和大學生的雲翼計劃等活動,可以很友善的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自建一個雲筆記服務,并進行朋友或團隊間的共用和共享,不僅價格便宜,自定義性也強得多,如果将我們的筆記當作部落格公開出來,再綁定一個域名,那這就是一個個人或團隊的部落格了。

選擇Leanote作為我們自建的開源雲筆記程式(Leanote是一款開源雲筆記軟體,使用Go的Web架構revel和MongoDB開發完成)。在 SSH 中運作以安裝 MongoDB,下載下傳Lenote二進制包并進行解壓和資料庫的導入,進入彈性計算服務公網IP,并使用Leanote進行筆記的建立,修改和背景管理任務。

<b>打造個人專屬網盤</b><b></b>

對學生來說,查閱文獻可謂是學習和知識積累的必由之路,但論文一多,整理就成了難題。

無論是論文的儲存還是分門别類的整合,一份個人網盤都能很友善的将其解決,讓我們做到線上登入,線上閱讀,線上管理,滿足學習和工作的需要。

那就在自己的電腦上搭一個好了。然而,在個人的電腦上的網盤搭建不僅需要極高的硬體配置,有時還面臨着随時崩潰的風險,這些潛在的風險處理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

那就把這個任務交給雲計算吧,隻需要網頁就可以登入個人網盤并且輕松進行管理,ECS網盤不僅建立起來簡單友善,玩起來更友善,而且在之後的日子裡還可以重裝鏡像用于其它功能,可謂穩賺不賠。

開通自己的雲伺服器,安裝Nextcloud網盤必要的Linux環境(推薦使用 LAMP環境鏡像(Ubuntu16.04 Apache PHP7.1)),安裝PuTTY的軟體進行和雲伺服器的遠端連接配接,安裝FileZilla軟體,擷取遠端 Linux 上的目錄,并下載下傳Nextcloud檔案進而上傳到伺服器目錄下。打開公網IP,建立網盤管理者賬号,并安裝網盤用戶端進行雲同步和檔案讀寫。

<b>輕松打造離線下載下傳伺服器</b>

小夥伴們有沒有享受過離線下載下傳的便利呢?然而,随着如今迅雷遠端下載下傳的關閉,旋風下載下傳停服,網盤的花式限速,在下載下傳一些冷門資源的時候,幾kb甚至幾B的情況想必也沒少讓我們絕望。别擔心,雲計算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實際上,離線下載下傳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在伺服器上實作的離線下載下傳,二則是對伺服器上檔案的讀取。例如,我們下載下傳一個國外的檔案資源,直接下載下傳的速度無限接近于零,那這時候我們把下載下傳遷移到位于海外的雲伺服器上,然後再對伺服器上處理好的資源進行讀取,速度就會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增加。在選擇中轉伺服器時,國内外連接配接速度和帶寬資費都是要考慮的内容。

購買自己的雲伺服器,安裝相關Docker加速腳本,使用容器化的Aria2作為下載下傳工具(可以下載下傳HTTP、FTP、磁力、BT等),利用 AriaNG 實作網頁版的圖形化控制,達成網頁版迅雷一般的效果。最終通過

FileRun 實作檔案的下載下傳、預覽和共享,讓我們的離線下載下傳更加多用途化。

<b>搭建</b><b>Linux</b><b>學習平台</b><b></b>

作為大名鼎鼎的Unix類作業系統,Linux平台有着數以萬計的擁簇者。想要學習Linux的話,通常的選擇便是在自己的電腦上搭建Linux系統,可以直接安裝Linux,或者是選擇裝一個雙系統,安裝虛拟機等等。

其實,如果想避免萌新誤操作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我們可以選擇在雲伺服器上搭建一個Linux學習平台,簡單友善,折騰起來同樣足夠安心。

注冊自己的雲伺服器,安裝putty遠端連接配接和管理機器。打開putty,并輸入伺服器主機号、使用者名、密碼,完成對主機的連結。利用FileZilla來實作本地機器與雲伺服器上的Linux檔案讀寫。代碼編輯則可以選擇Visual Studio Code,如果覺得指令行界面枯燥難看的話,利用詳情中提供的官方鏡像,可以讓界面圖形化,變得直覺起來。

<b>為喜歡的人建一個網站</b><b></b>

曾幾何時,你是不是也為不知道怎麼向心愛的人表白而苦惱,書信略顯古老,微信稍微有點随意,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可以利用雲計算來表白呢——“為喜歡的人建一個網站”。即使您是能夠“攻城掠地”的工程師,也會苦于沒有背景伺服器的支撐,沒關系,這裡就讓雲計算為您解憂;無論你是否是IT人士,有沒有網頁程式設計基礎都沒關系,在雲計算的加持下,您隻要能夠把愛表達出來就足夠了。

在雲伺服器的支撐下,搭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網站。你可以搭建一個網頁平台,并用HTML5編出自己喜歡的動态網頁内容。

開通一個雲伺服器,并搭建鏡像LAMP環境(Ubuntu16.04 Apache PHP7.1),安裝Visual Studio

Code(VSC)和FileZilla來實作HTML5代碼的編寫和上傳,利用提供的代碼技巧,把想說的話統統用動态的圖文表述出來。

<b>為小夥伴搭建一個功能豐富的百度貼吧雲簽到</b>

相信很多朋友都對貼吧感興趣吧,作為一個堪稱廣闊的中文社群,衆多的貼吧使用者在吧務的管理下源源不斷的為相關領域提供着非常優秀的貼子,其中不乏專業和深刻的分享。

然而随着貼吧等級的推出,簽到就成了麻煩事,低等級的貼吧隻有點來點去才能解決,至于一鍵簽到,更是會員們的專利,萬一哪天忘了,還得購買補簽卡才能留住記錄。這時候,傳說中的貼吧雲簽到就非常的實用了。

利用雲伺服器搭建一個雲簽到功能,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還能夠通過插件的安裝來實作雲灌水、雲點贊、郵件提醒等待甚至面向吧務的雲管理,可謂相當實用啦!

注冊一個雲伺服器并配置LAMP環境(依舊推薦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來安裝OneinStack鏡像。用PuTTY進行面向伺服器的連接配接和管理,下載下傳貼吧雲簽到的源檔案,利用FileZilla上傳到伺服器/data/wwwroot/default/目錄下,進而添加一個新的資料庫。設計好定時任務後就可以開始每天的自動簽到功能了,如果想對功能進行擴充,還有豐富的插件庫可以進行選擇。

<b>使用彈性雲計算+</b><b>微擎打造微信公衆号管理系統</b>

你有沒有在微信公衆号上見過這些通道呢?“聽五首歌判斷你的女子力”、“回答問題計算九型人格”。這些有趣的功能并不由微信官方提供,事實上,他們都要通過營運者自己的伺服器才能加以實作。如果你運作着一個微信公衆号,并想加入一些獨特而有趣的小功能,提供更多玩法的話,利用自己的雲伺服器進行公衆号管理就成了一項合适的選擇。

還是不變的雲伺服器環境注冊和LAMP鏡像配置,以及PuTTY和FileZilla的使用。随後,我們需要進行“微擎”這一公衆号自助引擎的安裝和注冊。在微擎上綁定微信公衆号,建立新内容并添加開發者資訊,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添加自己想完成的公衆号應用,進而進行内容的設定,使使用者能夠直接掃二維碼進行使用了。

<b>雲端打造家庭檔案備份中心</b>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都對雲伺服器用途的廣泛性有了充分的認識,接下來,我們介紹的就是利用它來打造一個家庭檔案備份中心。

我們使用的軟體是Syncthing,其所有的資訊通訊都會用TLS進行加密,Syncthing檔案同步不同于網盤需要經過中轉伺服器,進一步增強了安全性。Syncthing 還有多項強大的版本控制功能:分别是資源回收筒式版本控制、簡易版本控制、階段版本控制、以及外部版本控制。

開通一個雲伺服器,選擇Ubuntu 16.04 64位系統,進入執行個體安全組并添加一個規則,預設開放所有的端口并允許通路。利用PuTTY進行終端的登入,利用FileZilla進行上傳。安裝和配置Syncthing并同樣在本地電腦上安裝,接下來,隻要添加特定的遠端裝置,就可以完成家庭檔案的備份和調用了。以及,Syncthing支援 Windows、macOS、iOS、Android 等多種系統,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全面雲計算的彈性計算服務,來實作一個自用NAS輕松對家庭檔案進行同步。

<b>搭建 wiki </b><b>知識庫</b>

Wiki的含義是百科。它是知識管理系統中一個非常好用的形式,但對于以維基為代表的網絡百科而言,不僅内容門檻較高,自有管理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限。

如果你營運着一個公司部門,學生組織,或者興趣社團的話,完全可以通過自建一個 Wiki 知識庫來管理部門,社團組織或學生會裡的一些小常識、小知識,進而極大的優化對于整個群體的管理和安排。

注冊雲伺服器并配置LAMP環境來安裝OneinStack鏡像。用PuTTY進行面向伺服器的連接配接和管理,利用FileZilla進行内容上傳。接下來,我們需要一份MediaWiki的源檔案,将它上傳到注冊好的雲伺服器中,并為這一目錄添權重限。選擇SQLite資料庫,輸入wiki名稱和管理者賬戶并上傳所需檔案後,就可以進行百科的建立、編輯和使用了。

<b>打造自己的線上程式設計環境</b>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曆呢?在學校上着程式設計實驗課,不小心遭遇斷電或者按到重新開機,做了大半節課的内容還沒儲存就被還原卡幹淨的直接歸零,或者配置差的電腦直接給你擺了個大花臉——藍屏,這就很氣了。同時,機房和列印社還容易讓U盤感染病毒:把所有檔案鎖的幹幹淨淨,說起來,五月份的永恒之藍還曆曆在目呢。

這時候,如果利用雲計算打造一個線上程式設計環境,隻通過浏覽器就可以進行代碼的編輯和上傳了,既友善還不易丢失。前面的文段中,我們有提到如何搭建一個基于雲服務的Linux學習平台,現在,我們就進行一下擴充,打造自己的線上程式設計環境。

雲伺服器的使用方法暫且不再贅述,為了實作程式設計環境的線上化,我們需要一個容器化的 WebIDE。打開彈性計算服務的公網IP,我們就能看到工作視窗。我們登陸檢視一下IDE的公鑰,複制其内容,粘貼到 Github 對應庫中的 Setting—Deploy Keys—Add deploy key,然後複制我們的庫的git位址,并粘貼到 WebIDE,點選Create,等待生成,打開出現的庫,就能在浏覽器中看到熟悉的IDE程式設計界面了。寫完代碼點選推送,就可以在Github看到更新好的内容了。

<b>部署 Ghost </b><b>部落格</b>

Ghost是一個開源而輕量的部落格平台,NodeJS語言的應用不僅讓它擁有了非常優秀的通路速度,同樣也減緩了伺服器的壓力。

前陣子,這個部落格平台推送了1.0版本的更新,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編輯器、全新的背景UI、新的預設主題以及夜晚模式等等。同時,Ghost 1.0還配套搭載了Ghost-cl,這是一個非常強大和友善的工具,可以更友善的通過指令行設定 Nginx、Mysql、SQlite3或者開機啟動等等。

不過,Ghost 1.0 的安裝方式也帶來了比較大的更新,和過往版本也不盡相同。

安裝和配置好雲伺服器後,我們需要更新系統并安裝器所需要的語言依賴:例如Node.js V6 LTS,Yarn等等。為了避免後面使用 ghost 的權限問題以及安全設定,這裡還需要建立一個 ghost 賬戶。安裝完成後,就能夠進入背景完成部落格的編寫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