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辨別——從上海進博會到北京冬奧會

作者:台海網

10日,第四屆上海進博會圓滿閉幕;80多天後,北京冬奧會将隆重開幕。

此刻,上海秋意漸深,北京新雪初霁,但中國一南一北這兩大城市,卻讓疫情下的全世界感受到了溫暖。

溫暖,來自開放的春風。

“中國與世界共享市場機遇”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亮相多處展台,冰壺運動體驗吸引人們排起了長隊,孩子們穿戴上VR裝置身臨其境感受高山滑雪……随處可見的“冰雪元素”,讓北京冬奧會與第四屆上海進博會“激情”相遇。

日本松下專門在展台布置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倒計時時鐘,用一塊大展闆講述自己的“奧運故事”。松下是奧運會全球官方合作夥伴,與奧運會攜手走過33年。

“我們願意深耕中國。”松下集團全球副總裁、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說,他們将與合作夥伴一起為北京冬奧會增添光彩。

根據計劃,松下電器将為北京冬奧會競賽場館提供專業的影音裝置,為觀衆呈現高清流暢的觀賽體驗,以及為北京冬奧會轉播提供廣播電視裝置解決方案,調動全世界體育愛好者的激情與感動。同時,基于疫情防控下的挑戰,松下集團也将以“清潔”和“非接觸”技術,守護運動員安全,“這些方案和産品很多都是進博會同款”。

進博會堪稱映射全球經濟大勢的一面鏡子,中國冰雪運動的巨大市場,讓全球各路巨頭紛至沓來。2015年,中國政府申辦冬奧會時,做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莊嚴承諾,市場何等之大!

上海是南方冰雪運動的“橋頭堡”,是“兵家必争之地”。作為即将參加北京冬奧會的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的贊助商,斐樂在進博會上打造了一站式滑雪體驗區,還全球首發了一款與VIST聯名的專業滑雪服,“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了解冰雪運動,與中國消費者共享冰雪樂趣。”斐樂大中華區總裁姚偉雄說。上海本土企業複星也瞄準冰雪運動大趨勢,旗下複星旅文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滑雪度假村營運商,在本屆進博會上與多家著名品牌簽約,深耕中國市場。

疫情之下,全球多地冰雪旅遊面臨極度深寒,但中國憑借有效的疫情防控,成為這一領域的增長點。法國精緻“一價全包”休閑度假品牌地中海俱樂部,在冰雪山林假期領域一直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進博會收獲滿滿。複星旅文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錢建農說,疫情下,中國已成為地中海俱樂部增長的關鍵引擎,未來3年,計劃在全球開業的16家地中海俱樂部度假村中,将有8家落址中國,其中一家就在北京冬奧會賽事舉辦地之一的張家口崇禮。

2723億美元——這是進博會四年累計意向成交。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四年來,進博會人氣越來越旺,中國的開放水準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跨國品牌,選擇在進博會上全球首發新品。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上海事務所所長水田賢治如此感歎:“進博會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為各國企業提供一站式機遇平台……”

同樣令人期待的是北京冬奧會。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侬在展區内專門設定了模拟滑雪場,還首發了一款适合1到4歲小朋友的滑雪闆。迪卡侬中國區副總裁王亭亭自信地說:“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冰雪運動的未來!”

“中國言必信,行必果”

疫情總是帶來很多不确定性。第四屆進博會開幕了,展品還沒到。咋辦?上海一整套高效率的服務體系發揮作用,“遲到”的貨物,直接從浦東外高橋港運到進博會舉辦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北廣場的海關臨時查驗區進行查驗,迅速就登上了展廳。

舉辦一屆國際盛會,無論是上海進博會,還是北京冬奧會,都是對中國主辦方綜合實力的重大考驗,尤其在全球疫情反複期間。中國,用行動給出了明确回答。

第四屆進博會吸引了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參展商,國别、企業數均超過上屆,各界參展熱情不減。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經不懈努力,上海城市服務保障實作了安全有序、快捷便利、溫馨周到的目标。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的20個出入口布設了107套一體化測溫驗證裝置,人員進場“無感覺、不停留、可追溯”。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上司小組辦公室主任顧洪輝10日下午宣布:“截至目前,本屆進博會疫情防控零感染、零發生、零事故。”

事實上,第四屆進博會如期而至,就充分展現出中國繼續擴大開放的決心。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毛旭新說,中國擴大開放、推動合作共赢,言必信、行必果,這不僅為中國高品質發展帶來動力,也為世界經濟複蘇注入力量。

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既舉辦了夏季奧運會,又将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自啟動冬奧籌辦工作以來,北京冬奧組委全面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與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等方面緊密合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冬奧籌辦,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北京冬奧會場館和基礎設施達到辦賽要求、賽會服務保障全面推進、宣傳推廣和文化活動持續升溫、可持續和遺産工作成效顯著……

疫情是舉辦北京冬奧會面臨的最大挑戰。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世界衛生組織等成立國際疫情防控工作組,與國家衛健委、北京市、河北省等組建國内疫情防控專班和專家組。

“我們堅持把參會各方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國際國内兩個機制的作用,制定了冬奧會疫情防控總體指導意見、總體工作方案和‘一場一策’‘一館一策’的防疫措施。9月30日釋出了疫情防控關鍵政策,10月25日會同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釋出了第一版防疫手冊,明确了堅持簡化辦賽、遠端防控、疫苗接種、閉環管理、有效處置、防控一體化等6條基本原則,提出了具體防疫措施。”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說,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正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風險。

眼下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80多天。2022年1月27日冬奧村将正式開村,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2月2日将開展火炬傳遞,拉開北京冬奧會的序幕。

自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國際奧委會便多次對中國的籌備工作稱贊有加。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說,2022年冬奧會“交給了放心的人”,東京奧運會結束後他也再次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全世界都團結一心,才能夠克服挑戰”

在上海進博會上,既有來自最發達國家的前沿科技産品,也有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傳統手工打造的蜂蜜。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阿富汗的地毯、叙利亞的古皂與大馬士革玫瑰精油……這些來自戰亂地區的商品,穿越硝煙來到進博會展台時,總是讓人心頭一熱。阿富汗商人阿裡說,隻要賣出一張大幅的手工羊毛地毯,就能保障這個飽經戰亂的國家一個普通家庭近一年的生活,“中國市場讓阿富汗的鄉親們看到希望”。

在第四屆進博會上,90家來自33個最不發達國家的企業将當地的蜂蜜、咖啡等商品推向中國市場。首次參展的巴基斯坦商人哈比帶來了喜馬拉雅鹽礦制作的鹽燈,進博會沒讓他失望,正式開展第三天下午,哈比的鹽燈就全都賣光了,還接到了大量預售訂單。在他的小小展台,每個鹽燈上面都貼了一張字條“已預訂”。哈比用流利的國語說:“下屆進博會,我還要來!”

進博會,從來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國的合唱。面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和回頭浪,中國堅定站在“曆史正确的一邊”“人類進步的一邊”,做開放合作大潮裡的中流砥柱,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發展,讓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進博會的一個重要主題是“雙碳”:飲料瓶回收利用後做成的外衣、鋁制咖啡膠囊回收後造的自行車、天然牧場的一塊黃油可實作淨零碳……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是老“外貿”,他在進博會探館之後深有感慨:“這麼多全球大企業都鮮明地展現了‘雙碳’特色,可見大家對人類共同命運的關切與努力。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複的今天,在世界經濟發展仍然處于不确定不穩定狀态下的今天,這屆進博會給了我們太多的信心!”

人類本來命運與共。無論是上海進博會還是北京冬奧會,意義都不僅僅停留于經濟或體育領域。

北京冬奧會正在兌現碳中和承諾,所有場館将使用綠色清潔電力,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等冰上項目場館采用新型環保制冷劑,賽區工程建設注重生态保護,充分利用北京奧運會場館遺産,用長期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引領各領域工作……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對此高度評價:“我們需要團結起來去應對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北京冬奧會努力展現了人類團結一緻去對抗危機的精神。” (記者姜微、駱國駿、肖春飛、塗銘、周蕊、張骁)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