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寬帶費:收了錢讓閉嘴,算不算壟斷?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保修經曆:

   消費者:怎麼回事啊,怎麼老是出毛病,報修很多次了。

   客服:48小時内修了沒?

   消費者:還沒有來。

   客服:那就請等待。

   消費者:這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修好啊?

   客服:48小時内會來修理的

   消費者:報修這麼頻繁,是品質有問題啊。有賠償沒?

   客服:沒有。

   價格高、網速慢、收費不透明、捆綁服務……幾乎每一個家中辦了寬帶的人,都能對着自家寬帶抱怨上幾句。大多情況隻能裝三家電信營運商寬帶,繳着他們事先商定好的寬帶、電話、手機資費價格收費,讓不少消費者發出疑問“這是不是壟斷?”。

   短短幾年間,我國的寬帶費由年600元一下子提升到年1500元左右,在個别地區甚至出現年2000元以上的“天價寬帶費”。雖然我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固網使用者中寬帶普及率已經高達98.3%,但連接配接速度卻遠低于世界平均水準。

   究竟是什麼限制了我們那根通向世界的網線?

   影響:網速慢、資費貴

   “我有個朋友住在美國矽谷,他家裡的寬帶也不過700K,連1M都不到。我們國家普遍是1、2M,北京有些小區甚至能達到4、8M”電信聯通陷入壟斷門之 後,一位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原郵電部經濟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阚凱力,“站”出竭力為我國寬帶建設叫闆,并号稱我國網速“中等偏上”。

   是否在美國矽谷的網絡,真有這麼慢呢?很遺憾筆者沒有“美國矽谷朋友”,不過筆者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官網上到是找到了這樣一張截圖。上面大緻 對美國存在的三種網速進行的劃分,其中最基本的網速為Basic Service,速度為1~2Mbps。感覺老美網速也不慢啊!

   為了進一步驗證“美國矽谷700K”網速稀有,筆者在其網站公布的《2010年12月31日全美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報告》中,找了另一個表格——全美下載下傳速率 報告中發現,全美下載下傳速度3Mbps以上的為42%,而剩下的68%網速也是6Mbps~768kbps之間,是以教授說的估計是該網速的“最低下限”。

   自從奧巴馬上台之後就一直将“國家網速”提升到戰略高度,在2010年3月15日公布《美國寬帶計劃》(Connecting America: The National Broadband Plan)一年之後,已有約950萬戶使用者通過光纖接入、有2500萬戶使用者使用超高速DOCSIS 3.0電纜接入。

   而這僅僅是排名第15位美國網速,對比其南韓平均網速20.4Mbps的第一、日本15.8Mbps的第二、瑞典為12.8Mbps的第三來說,老美的網 速還算“差很大”,在日本上傳一份高清視訊檔案僅用12分鐘,換到美國就需要兩個半小時。那麼我國網速究竟有多快呢?

   1.774Mbps,這個每年催生出數千億規模“網費”的網際網路大蛋糕的國度,其卻排在全球網速的第71位。換句話說,在南韓國内互相傳遞一份CAD制圖,人家隻要撥開口香糖的時間,而我們需要花費将這顆口香糖咀嚼到無味甚至更久的時間。

到底是不是壟斷?

   從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後縮寫為:《反壟斷法》),自從實施之日起,還未正式開出一個“罰單”,但倘若這次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被判定為壟斷之後,其将會遭受有“反壟斷法”以來的第一張“罰單”,金額高達幾億到十幾億之間。

   而關于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是否為壟斷,在《反壟斷法》規定“兩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佔有率合計達到三分之二的”,可以認定為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而發改委認定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已經初步具備“以上條件”。

   另一方面,《反壟斷法》中規定的“對外地商品設定歧視性收費項目、實行歧視性收費标準,或者規定歧視性價格”“對外地商品規定與本地同類商品不同的技術要 求、檢驗标準,或者對外地商品采取重複檢驗、重複認證等歧視性技術措施,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而這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以差別價銷售寬帶給第三方接 入商購買寬帶的行為有幾分“神似”。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行為,算不算壟斷,筆者認為多少都和《反壟斷法》中一些條款的描述,有些相似了。

後果:罰單有多大?炮有多響?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每年的收益額大約為500億元和300億元,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 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簡單換算一下,這筆罰單總額估計高達幾億到十幾億。

   罰單很巨大,但比錢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行為被認定為“反壟斷”,那麼其将會是《反壟斷法》的首個“祭旗”,接下來将會引來更多讓人揣測 的對象,比如“兩桶油”、那些電那些氣。但面對如此衆多的反對聲音,特别是其他相關部門的竭力反擊,作為主導這次調查的發改委,是否最終能扛得住,還很難 說。

本文如需轉載,請用以下方式聯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