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立方”化身“冰立方”賽後可開展水上運動及冰上運動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陳杭)國家遊泳中心由“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後,比賽大廳将具備冰上賽事、水上賽事及大型商業活動的承辦條件,賽後将在遊泳季和冰上季之間不斷切換,春夏秋三個季節将成為“水立方”,用于水上運動;冬季變身為“冰立方”,用于開展冰上運動。

這是記者11日從“北京冬奧會場館巡禮”主題采訪活動中獲悉的。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标志性場館,承擔了遊泳、跳水、花樣遊泳等水上比賽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将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

“水立方”化身“冰立方”

該場館在2019年首次完成遊泳池與冰場的轉換,成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轉換”的場館,實作了“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晖表示,根據改造方案,國家遊泳中心改造涉及建築、結構、防水、膜維修等工程領域,約70個獨立施工區,50000平米的改造面積。

改造中最大的難點在于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的“水冰轉換”。即在比賽大廳中部通過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制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标準賽道的冰壺場地。

這種轉換模式不僅實作了“水立方”與“冰立方”互換,還實作了轉換材料重複利用,大幅降低後期拆除改造成本。

一副“骨架”撐起冰壺冰面

在遊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首先要把泳池裡的水抽幹,然後在泳池内搭設可轉換架體。支撐冰面的可轉換鋼結構由2600根3米高、2米長的薄壁H型鋼搭建而成,每根梁柱裝有柱腳,每個連接配接點裝有可拆卸高強度螺絲,確定鋼架堅固結實。

作為支撐冰面“骨架”的一部分,制冰基礎層施工也十分重要。首先要在混凝土預制闆面上鋪一層PE膜,然後再鋪兩層擠塑保溫闆,保溫闆之上再鋪一層PE膜和抗滑移層,最上一層便是制冰管架。

保證賽場制冰順利進行

水立方變身冰立方,關鍵的環節就是制冰。場館改造的重要一項就是增加制冰裝置。

新加的制冰機組位于場館室外東側,施工方對三台機組制冰機組采取兩用一備,并進行了兩用一備如何控制,如何與群控系統無縫對接相關課題的研究。

中建一局“冰立方”項目經理劉軍表示,現在的賽場旁邊有兩組管道,一進一回形成回路,就像人體的動脈和靜脈一樣。制冰基礎層上密密麻麻有序鋪裝的制冰排管相當于毛細血管一樣與動脈靜脈相連。室外制冷機組就是“心髒”,打開制冰機組使其運作,将載冷劑通過管道循環輸送至制冰場,保證賽場制冰順利進行。

可承辦冰上賽事、水上賽事及大型商業活動

北京市國資公司國家遊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表示,國家遊泳中心由“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後,比賽大廳将具備冰上賽事、水上賽事及大型商業活動的承辦條件。賽後将在遊泳季和冰上季之間不斷切換,春夏秋三個季節将成為“水立方”,用于水上運動;冬季則變身為“冰立方”,用于開展冰上運動,成為奧運場館可持續利用的典範。

同時,為做好場館的後期營運,國家遊泳中心還利用南廣場地下空間建立了2塊冰面,一塊為标準冰場、另一塊為冰壺場地。屆時,将作為奧林匹克中心區冰壺項目體驗基地,為大衆提供開放的平台,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提供助力。(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