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諸葛蔡斌——國家女排點将台之三

作者:謙謙君子和而不同

蔡斌是在北京奧運會以後接手中國女排的,此前連續八年在女排國青隊專職主教練,期間率隊參加了四屆世界青年錦标賽,并為國家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後備人才,劉亞男、宋妮娜、李娟、薛明、王一梅、魏秋月、惠若琪等都曾是蔡斌麾下的得意弟子。成人隊的驕人戰績則是在上海女排任主教練期間,在全國甲A聯賽中四次蟬聯冠軍;

小諸葛蔡斌——國家女排點将台之三

從以往的戰績和臨場指揮來看,蔡斌還是一位很有想法,非常有頭腦的教練。對隊伍的改革、戰術的打造,現在看來還是很有見地的,可惜“生不逢時”。上任之初對球隊進行改革的時候,一系統比賽中接連輸球,先是在女排大獎賽上連續輸給了德國、波蘭等國,然後在女排亞錦賽上竟然輸給了泰國。情緒崩潰的球迷開始爆發,隻有半年的主帥生涯草草結束。

小諸葛蔡斌——國家女排點将台之三

當時中國女排的明星球員王一梅特點突出,有一定的強攻實力,但是在和歐美強隊的對轟中并不占優勢。而彈跳差,動作慢,接不了一傳的缺點則被放大,影響了中國隊快攻戰術的發揮,是以蔡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宣布的出征名單上沒有王一梅,理由是因傷不能出戰,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現在看來蔡斌的改革應該是“預謀已久”,而且是正确可行的,隻是蔡斌沒有底氣,也沒有時間來宣布這一“驚天”計劃。對王一梅的改造其實在陳忠和後期已經開始,後來的王寶泉也曾試過,直到郎平時代,培養出了朱婷,這一改革才成功結束。對此很多優秀教練有所共識,中國人的體質和歐洲人有不一樣,不能僅靠爆發力、力量去和歐美強隊對抗,我們需要邊攻手即有強攻能力,有又一傳保障,然後發揮副攻手的速度,打出亞洲球隊的快速多變才行。

小諸葛蔡斌——國家女排點将台之三

重溫當時出征亞錦賽的中國隊球員名單:魏秋月、薛明、馬蘊雯、李娟、楚金玲、殷娜、惠若琪、徐雲麗、沈靜思、趙燕妮、張娴、王茜。其實蔡斌的戰術思路和後來的郎平方向是一緻的。再看下當時亞錦賽單項獎的獲獎名單:

單項獎名單

最有價值球員:奧努瑪(Sittirak Onuma)(泰國)

最佳得分手:金延璟(南韓 )

最佳扣球:薛明(中國)

最佳攔網:薛明(中國)

最佳發球:木村紗織(日本)

最佳二傳:諾特莎拉(Nootsara Tomkom)(泰國)

最佳自由人:瓦納

每個位置上獲獎在當時其實都是世界頂級的存在,包括未上榜的魏秋月、竹下佳江等一批亞洲名将紛紛崛起,在歐美大力推進男子化改革的同時,把亞洲的快速多變打的登峰造極。球迷一直以來的中國隊在亞洲獨一檔存在的局被突然打破了,恐慌地認為是中國退出了世界強隊的行列,其實後來倫敦奧運會日、韓攜手進入了 四強,證明了那段時間其實是亞洲排球的一個高光時期,并不是中國隊實力下滑。

小諸葛蔡斌——國家女排點将台之三

年輕的新帥蔡斌當時面臨的壓力和困難很大,但是球迷給出的可周旋的餘地卻很小。當時國際排壇、亞洲排壇很多球隊都已經處于改革的收獲期,歐美球隊的男子化打法基本成形、幾支亞洲球隊的快帶多變也是打得風生水起,屢次在大賽掀翻強隊,整個世界排壇十多支隊伍處于相近水準,每一個球隊即有可能拿到冠軍,也有可能八強不入,但是這一點對中國球迷來說,當時卻完全不能接受,現在看來當時小氣的是球迷,蔡斌真的很委屈。大獎賽球隊輸給德國、波蘭以後,質疑聲甚嚣塵上,罵聲一片。接下來的亞錦賽,惜敗于黃金一代的泰國女排,球迷徹底爆發,官方媒體紛紛發聲,矛頭直指蔡斌,蔡斌道歉也沒用,無法容忍的排協真接讓其下課。現在回看當時,其實真正失敗的是女排的改革,正是因為當時排協的不堅定,方向不明确,而導緻了中國女排戰術的改革被質疑,被否定,而失去倫敦奧運周期的寶貴時間。蔡斌有點“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壯,假如當時能給予蔡斌一定的信任和時間,情況肯定會大不一樣。

小諸葛蔡斌——國家女排點将台之三

時過境遷,當年的新帥,現在也已經不再年輕,被誤會過一次的蔡斌,還會回到這個讓他難堪尴尬的中國隊嗎?無論是否願意回來,都想對蔡斌真誠地說一聲,“謝謝,對不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