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作者:升學規劃趙宏

陽一診已經考完了,但是很多家長都給我們回報,一診考得太差了,完全在意料之外呀,聯考也隻有200多天了,還能不能考個好的大學啊,愁死人了;接下來就是成都一診,考完後一樣的會面臨着這樣的問題;甚至在二診,三診依然會出現;那麼咱們還能逆襲嗎?需要掌握好哪些方法和技巧,其實也很簡單,掌握好一個分析架構,然後結合咱們孩子的情況去實踐即可;本文将從理論和案例實操一步步帶大家去示範;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分析架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以綿陽一診為例,咱們的問題是什麼?

沒考好?

這個是問題嗎,是,但是不具體,太空泛,問題太大,沒有準确的定義,90%的考生都會這樣說,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平時成績很不錯,但是本次考試考差了,沒有達到預期,是以問題是考差了;第二種是本次考試考得很不錯,也達到了預期,但是還可以更高,比如多個錯誤的地方是自己會的,非常簡單的題目,結果卻出錯了,那麼這部分孩子也會說沒有考得好;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那麼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需要把上面的問題細化,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剝洋蔥法】

剝洋蔥法就是要像剝洋蔥一樣,将大問題分解成若幹個小問題,再将每個小問題分解成若幹更小的問題,一直分解下去,直到找到本質問題;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①沒有達到預期還是把不該錯誤的地方卻丢分了;

②總分不理想,是由各科分數産生的,那麼要找到是某一科出問題了,還是多個科目出問題了,導緻分數不夠;

③單科出問題後,是選擇題丢分多,還是大題丢分多,還是答題時間不夠,或者是考的知識點都不會,找到具體的問題,然後才能去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題;

問題已經出來了,找到了病症,但是導緻這個病症産生的原因是什麼?是以需要去做詳細的分析,拆解問題,然後才能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具體咱們用魚骨圖去分析;

問題的特性總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我們通過頭腦風暴找出這些因素,并将它們與特性值一起,按互相關聯性整理而成的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圖形就叫特性要因圖。因其形狀如魚骨,是以又叫魚骨圖,它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分析方法。

産生問題的原因有哪些?我們将從以下四個要素去做分析,人(考生本人)、環(外部環境、内部環境)、料(原料:這兒就了解為知識點)、法(方法:答題方法、考試技巧);然後一一去拆解,進而找到真正的問題;

這兒咱們以綿陽一診數學學科考不好的為例,去進行詳細的分析,看看魚骨圖怎麼使用,張同學,理科,數學平時成績130左右,綿陽一診數學隻有105分;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通過上面的主骨、魚刺等多條線,就能找到本次的關鍵原因,比如方法當中,答題順序有沒有安排好,咱們是先做選擇題,還是大題;或者是先做選擇題1-10題,然後做填空題的前兩道題,然後是大題的前幾個題,最後再來做難度的題,而壓軸題中,第一問基本上都是會的,比較簡單,第二問需要花時間去鑽研嗎,要根據咱們的水準在哪兒;每一個同學都是不一樣的;

同樣的錯誤的題目,是知識點的問題,還是粗心大意導緻的,很多同學都有這個問題,那就是粗心大意丢了很多分,尤其是在合卷後的文綜,理綜;同時第一次大型考試也會出現緊張問題,進而導緻丢分;還有就是模拟考試,考試不那麼正規,比如綿陽一診,綿陽地區外的學校考同樣的試題;

找到問題,也知道了具體的原因,那麼就需要去解決問題,隻有解決了問題,接下來才會有逆襲的可能,所有的提升都是一步一步地換來的;具體給大家幾個思路去思考;結合咱們自己的情況去做調整;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①目标階段化,具體化(工具:模拟方案)

很多時候沒考好的,或者不滿意是因為咱們的目标太高,或者是不具體,每次離目标都差100分,每次考完都不滿意,覺得沒考好;再者就是不具體,目标是考600分,620分,但是這個分數不具有任何意義,大家都考得好,說不定這個分數211都沒機會,更不說選擇優勢專業了;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是以目标是目前所處的院校,提高10分,20分,30分能夠達到的院校,把分數目标轉化為院校目标,咱們要考川大,複旦還是清北;要足夠的具體和可達到才是最好的;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②心态

考試拼的是心态,不是學得好,就能夠考得好,在有限的時間内考出高分,才是最優;另外不是說分數低,然後就沒考得好,比如綿陽一診的劃線,一本線理科隻有472分,文科496分;而聯考的一本線是理科是521分,文科是541分,那能夠說明分數低嗎,重要的是看位次,班上的排名,學校的排名,全市的排名;以及換算過後的全省排名;這個非常好了解;

③知識點問題

找到了哪些知識點不會,就去針對性地提高,學習;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錯題本;具體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學會總結分析,找到根本問題的關鍵;

錯題本到底該怎麼做?四大誤區要避開,運用的三個層次值得關注

2022屆聯考隻有200天了,還有機會逆襲嗎?掌握這個分析架構即可

④學會考試

學得好,不一定考得好,有一部分同學即使對某個點不會,但是也能夠答題,得到更高的分數,不管是排除法,還是特殊值代替法,有很多中類别;另外就是考試的先後順序,哪一種更合适,需要去總結和練習,找到最佳;比如理綜,是先做生物、化學、實體;還是先做選擇題這樣的正常順序來;或者是選擇優勢學科,把最不擅長的放到最後,都是很有講究的;

好了,本文就到這兒,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重點是學習思路,然後運用即可;有疑問的或者有個性化問題,歡迎跟我單獨溝通;歡迎關注@升學規劃趙宏 一起為孩子的升學規劃助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