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投資人眼中的下一個冬海集團,Coupang:請待我成長

作者:八行經典音樂
投資人眼中的下一個冬海集團,Coupang:請待我成長

出品|後浪調研小組

作者丨莊思虹

圖檔|圖蟲創意

Coupang和冬海集團(Sea Limited)是亞洲地區發展增速最快的兩家電商公司。

于Coupang,盡管沒能在南韓這個人口僅5000萬的國家形成電商領域内的壟斷,但其在本土市場呼風喚雨的能力卻是毋庸置疑。

Coupang在今年3月份達成紐交所敲鐘後一時風光無兩,一波南韓初創公司仰仗着Coupang的“光環”順勢走進資本的視野,前段時間更是憑借現象級神劇“鱿魚遊戲”火爆全球蹭了一把“國籍國”的熱度。

但“世界并不是有求必應的願望工廠”。

10月初,Coupang的股價跌破發行價格的20%以上,市值跌落至470億美元,對于Coupang難以逾越損益點的桎梏及藝高膽大的海外擴張計劃,市場分析師表示,投資人似乎還是願意跟着Coupang“铤而走險”。

反觀,東南亞“小騰訊”,冬海集團,股價自2017年以來漲幅已經超過2000%,Garena發行遊戲,Free Fire大獲成功,占據多國谷歌應用商店遊戲類app下載下傳量第一額位置,Shopee則憑借本土化的打法擊敗由阿裡派遣的“精英部隊”接手後的Lazada,成為東南亞多國及中國台灣省市占率第一的電商平台。

無論從市值、股價、線上銷售額亦或是其他,Coupang想要追趕上如日中天的冬海集團,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為何Coupang能成為投資人眼中下一個冬海集團呢?

2020年3月,疫情逐漸蔓延至全球,冬海集團旗下的Shopee和Garena各自憑借電商平台以及遊戲發行商的角色,實作集團收入猛增101%,達到44億美元。2021年上半年,冬海集團的收入再次飄紅,同比增長153%,分析師預計其全年收入為92億美元,增幅将高達109%。随着疫情的尾風逐漸散去、發行已有4年之久的Free Fire“美人遲暮”,強勁的增長勢頭或将不再,冬海集團的增速預計将放緩至49%。

冬海集團誓不會坐以待斃,已經在拉美動作不斷。利用海外擴張的政策支撐其漲勢漸微的東南亞市場,子公司Garena則表示,Free Fire的續集已經在籌備當中。

冬海集團旗下還有一家圍繞Sea Money移動支付展開的金融科技公司,去年12月剛在新加坡取得數字銀行牌照,預計未來幾年會發展成更為多元的支付平台。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率,截止2025年冬海集團将保持30%的年收入增長,并将在2025年達成約300億美元的收入,市值也将逼近6000億美元。

Coupang 2020年的收入增長91%,達到120億美元。疫情引發的“蝴蝶效應”使得Coupang邁入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2021年上半年,Coupang的收入同比增長73%,截止第二季度末,活躍使用者共計1700萬,增幅為26%。分析師預計,Coupang 2021年和2022年的年收入将分别增長59%和39%,2022年的收入将達到266億美元。按照華爾街的估算,截止2025年Coupang将實作580億美元的收入,市值将突破1450億美元。

Coupang正試圖通過細化服務内容以帶動消費者的購物欲以及客單價,Coupang目前搭建的矩陣包括Coupang Eats(外賣服務)、Rocket Fresh(派送鮮蔬食雜)、Coupang Play(類似Netflix提供流媒體訂閱服務)。Coupang目前的做法是将Rocket Fresh、Coupang Play以及其他福利捆綁,面向消費者推出類似Prime會員的訂閱服務,名為Rocket WOW。

Coupang的漲勢表面上看起來令人垂涎,但在這場市場佔有率的争奪戰中,Coupang的大手筆直接導緻其虧損加劇。海外擴張的計劃已經延伸至日本、中國台灣省以及東南亞,與樂天、亞馬遜、Shopee等“本土列強”的近身肉搏戰使得Coupang無法從扭虧為盈的拉鋸戰之中掙脫出來……

從目前來看,盡管資料亮眼,但就下一個增長點來說仍潛伏着各種不确定性,增速放緩也已經是以海外擴張計劃不栽跟頭為前提進行的預設,Coupang于不久前再籌得2.52億美元用于鞏固配送業務;冬海集團在南美頻傳捷報,今年二季度Shopee在巴西購物類App的下載下傳量和使用者時長問鼎榜首,被孫正義相中的兩大“亞洲血統”究竟能被投資人“寵幸”多久,後浪學派也将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