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acOS系統初體驗

今天,趁着國慶休息之際,我将本人MacBook Pro的系統更新到了最新的macOS Sierra,也就是Mac系統的10.12版本。

圖1

從去年國慶節到現在,我使用Mac電腦也有一年的時間了。在沒有接觸Mac電腦之前,我覺得Windows系統做得已經夠好了,至少我們在學校和機關上都是在Windows下辦公。但使用了Mac電腦之後,我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系統可以給人如此暢快的體驗。喬布斯每次演講中,必然會提到科技與人文,那麼,Mac電腦就是蘋果文化的典型代表。

回憶自己第一次使用Mac電腦的情景,至今還曆曆在目。在打開電腦之後,一個與衆不同的操作界面便撲面而來。。。

首先,與Windows不同,macOS沒有“開始”菜單,桌面也非常的幹淨,大家看不到所熟悉的“我的電腦”、“網路上的芳鄰”等。

macOS系統初體驗

圖2

可以看到,macOS将常用的程式放到了最下面的工作列中,而不是像Windows那樣放到桌面上,這樣可以保持桌面的整潔。

如果我們要啟動某個不在工作列中的程式,那麼就要到Launchpad(圖2中從左向右數第三個圖示所示的程式)中去選擇。單擊Launchpad,我們可以看到系統中所安裝的程式都在它裡面,如下圖所示。

macOS系統初體驗

圖3

可以看到,一個個的程式圖示整整齊齊地排列着,給人一種美感。蘋果的UI設計由此可見一斑!

在使用Windows的時候,我們要将檔案存放到C槽、D盤、E盤等等中,當要用到該檔案的時候,又要到這些盤中去找。在購買新電腦的時候,大家都要對硬碟進行分區,并規劃每個盤的大小。但是,在macOS中,并沒有C槽、D盤、E盤的概念,大部分的檔案都放到了Documents下(當然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放到其他目錄中),并通過Finder來啟動。

單擊Finder(圖2中從左向右數第一個圖示所示的程式),可看到如下圖所示的界面。

macOS系統初體驗

圖4

可以看到,macOS的目錄結構非常的簡單,一般的文檔就存放到Documents目錄下,從非App Store中下載下傳的程式和文檔等就存放到Downloads目錄下,在Applications目錄下可以看到系統中所安裝的所有程式。macOS的這個目錄結構對于從Windows轉過來的使用者來說,有點手足無措,因為之前有多個系統盤,可以規劃每個盤的用處,而現在隻有一個Documents目錄了,要靠自己進行合理的規劃。

整個macOS系統的概況就是這麼簡單,從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來看,以下幾點也是系統的特色:

第一,MacBook Pro沒有專門用于插網線的接口(如果大家習慣于插網線,可以使用蘋果提供的轉接器),是以它提倡使用無線上網。蘋果的這個設計是建立在目前Wi-Fi已經無處不在的基礎上的。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蘋果的筆記本電腦适合移動辦公。

第二,蘋果電腦所有對系統屬性的設定都是在System Preferences中完成的,選擇路徑如下圖所示:

macOS系統初體驗

圖5

單擊System Preferences,彈出的界面如圖6所示:

macOS系統初體驗

圖6

可以看到,System Preferences中的内容包羅萬象,你的“訴求”都可以在裡面得到解決。

第三,macOS系統開關機的速度都超快,簡直可以說是秒殺Windows;此外,很多裝載Windows的電腦在開機的時候都會聽到風扇發出很大的聲音,但是在Mac電腦中卻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第四,在Windows中,最小化、最大化、關閉一個視窗的按鈕是放在右上方的,而在macOS系統,這三個按鈕是放在左上方的,同時用不同的顔色來标記:綠色按鈕表示最大化(就像交通燈中的通行)、黃色按鈕表示最小化(就像交通燈中的等待)、紅色按鈕表示關閉(就像交通燈中的禁止通行)。

macOS系統還有很多讓大家驚豔的特性,在使用的過程中大家就會慢慢發現。例如,當最小化一個視窗的同時按住shift鍵的時候,就會出現下面的動畫:

macOS系統初體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