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系統基礎》課程實踐項目中期答辯順利舉行,清華持續探索大資料人才教育創新之路

2017年11月15日,清華大學大資料能力提升項目之《大資料系統基礎》課程實踐項目中期答辯在清華大學六号教學樓順利舉行。160餘名同學分為21組,向任課老師和企業導師彙報了各組實踐項目的進展情況,任課老師和企業導師根據同學們的彙報表現逐一進行了點評和指導。據悉,本次答辯項目來自于國家發改委、百度、國美等政府機構和知名大資料企業等。項目需求和資料涉及多個行業領域,如“建設工程造價指數”、“餐飲行業白皮書周報”、“基于語義分析的泛娛樂改編研究”等,學生們經過近2個月的實戰鍛煉,在今天給學校和企業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大資料系統基礎》課程實踐項目中期答辯順利舉行,清華持續探索大資料人才教育創新之路

各小組代表答辯中

本次中期答辯主要從文獻調研、需求溝通、資料擷取及了解、技術路線、預期目标等多方面進行評估,形成任課老師、企業導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的機制。答辯由任課老師徐葳主持,10位企業導師、助教團隊和現場160餘位學生作為評委,參與提問和評分。針對學生在開展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所選擇的大資料工具是否恰當等問題,授課老師和企業導師給出了引導和建設性的意見。徐葳表示:“同學們都為此次答辯做了認真的準備,我非常高興。對于做項目過程中尚未實作和有困難的部分,希望同學們找出問題所在,努力把它實作!”

資料科學研究院始終緻力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大資料系統基礎》課中引入來自業界的真實資料和項目正是成功探索之一。本課程将資訊類和非資訊類學科的同學組隊,以團隊的形式做項目,使得跨學科的學生在組内進行充分交流、互相學習、各自發揮專長。課程引入20多個豐富又真實的資料并讓學生和使用者進行交流,使學生在進入職場之前就有機會了解社會和企業對大資料技術解決問題的需求。其項目數量之多、社會力量支援力度之大,是全國乃至世界少見的教學模式探索,收效頗豐。

來自醫學院的韓旭同學表示:“我所在的‘基于手機通訊錄的欺詐檢驗’項目組,組内六位同學分别來自醫學院、美術學院、軟體學院和資訊學院。這種院系跨度交叉的組合是同學們在之前的學習經曆中從未體驗過的,同學們表示來自不同學院和專業領域的組合打破了學科間的壁壘,在一起做項目鍛煉了我們的溝通協作能力和團隊凝聚力。” 來自工業工程系的王明哲同學說:“資料院為我們學生組織了這麼多真實的項目,同學們都非常珍惜,因為這樣的鍛煉機會很難得,為資料院點贊!”

《大資料系統基礎》課程實踐項目中期答辯順利舉行,清華持續探索大資料人才教育創新之路

企業導師和任課老師認證聽取彙報

從之前的主動向企業要項目,到今年企業紛紛“毛遂自薦”甚至需要在開課伊始組織“企業答辯”,請企業導師向學生們介紹提供的項目來供學生挑選。這種轉變折射出創新性大資料人才培養模式逐漸受到了企業的認可和支援。來自百度的企業導師表示:“學生能夠非常積極有效地與我們溝通,針對我們多元度探究移動網際網路下的使用者形态的需求,同學們給出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術方案,我們很期待最終同學們的研究報告。”

《大資料系統基礎》課程實踐項目中期答辯順利舉行,清華持續探索大資料人才教育創新之路

答辯現場

《大資料系統基礎A/B》課程簡介:

本門課程重點介紹大資料管理的工具平台、開發環境、基本原理。使得學生熟悉典型大資料工具與平台的特性,掌握大資料處理的基本開發方式,鞏固和加深大資料分析的基礎知識。本課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大資料軟體棧、虛拟化、系統管理、資料清洗、資料存儲、處理架構、記憶體計算、文檔資料、NoSQL/NewSQL資料庫、圖資料、流資料、分析架構、資料分割、以及一緻性。

本門課程主要希望通過對一系列與大資料相關的計算機系統知識的學習和動手實踐,讓學生了解大資料分析系統的軟硬體架構,了解目前可用的工具和技術上存在的挑戰。考慮到A班學生群體中有相當多的經管、社科及公共管理專業學生,A課程注重講授大資料系統工具的概念、應用場景以及商業價值。B班學生群體以資訊類專業學生為主,注重講授大資料系統的原理、開發及實作。在介紹典型系統工具使用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其實作原理與設計理論,增強學生大資料平台與工具的應用與開發能力。培養學生在工作中應用與選擇适合大資料工具的能力,同時也為有志于繼續深入學習大資料專業課程的學生創造基礎。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11-1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