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磁盤及檔案系統管理 3---- 檔案系統

 1 檔案系統

    1 作業系統通過檔案系統來管理檔案及資料,磁盤或分區需要建立檔案系統之後才能為作業系統使用,建立檔案系統的過程稱為格式化

    2 沒有檔案系統的裝置稱為裸裝置

    3 常見的檔案系統有fat32 , NFTS , ext2 , ext3 , xfs , HFS等

    4 windows下的主流的檔案系統是NTFS,Linux下的主流檔案系統為ext2 和 ext3

    5 判斷一個檔案系統的好壞主要是: 最大的分區的大小,支援最大的檔案的個數 , 支援檔案名的長度,日子功能,檔案存取性能

 2 建立檔案系統

    1 使用指令mke2fs -t ext4 /dev/sda1 來建立檔案系統      

       -b  指定檔案系統塊(block)大小(block是檔案系統讀寫操作的最小機關,預設是4096)

       -c  建立檔案系統的時候檢查塊損壞

       -L  指定卷标

       -j   建立檔案系統日志

    2 mkfs也可以建立檔案系統,相對有mke2fs比較簡單,支援的參數比較少

       mkfs.ext4 /dev/sda1

       mkfs.ext3 /dev/sda1

       mkfs.vfat  /dev/sda1

    3 dumpe2fs 可以用來檢視分區的檔案系統的情況

       dumpefs /dev/sda1

 4 日志

    1 帶日志的檔案系統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在出現錯誤的時候,可以進行修複

    2 使用帶日志的檔案系統,會使用一個“兩階段送出”方式進行送出,當進行磁盤操作的時候,檔案系統進行以下操作

       -檔案系統将準備執行的事務的具體内容寫入日志

       -檔案系統進行操作

       -操作成功後将日志删除

     3 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出現意外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之前寫入的日志來寫恢複資料。但是會喪失一定的性能

 5 E2LABEL來打标簽

    1 e2label /dev/sda1 LINUXCAST,一般預設标簽的名字為大寫

 6 fsck來檢查并修複檔案系統

    1 fsck /dev/sda1

    2 使用-y的參數無提示直接修複 fsck -y /dev/sda1

    3 系統啟動是會對磁盤進行fsck操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