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健康攜手常州醫聯體 用區塊鍊化解醫療“資訊孤島”困境

8月17日,阿裡健康宣布與常州醫聯體+區塊鍊試點項目合作,将區塊鍊技術應用于常州市醫聯體底層技術架構體系中,以解決長期困擾醫療機構的“資訊孤島”和資料安全問題。這是國内首個基于醫療場景實施的區塊鍊解決方案。

據了解,該方案目前已經在常州武進醫院和鄭陸鎮衛生院落地,并實作這些醫療機構之間資料的互聯互通。之後,在常州市天甯區衛計局的牽頭下,試點還會逐漸推進到常州天甯區醫聯體内所有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

阿裡健康區塊鍊技術負責人劉鐵介紹,區塊鍊是一種分布式資料庫的底層技術架構,采用 P2P 技術、密碼學和共識算法等技術,確定了接入區塊鍊網絡的各個節點在資料流通中的公平、互通和隐私保護。“醫療行業由于涉及居民個人健康等敏感資料,且分散在各個不同機構内,更适合區塊鍊技術的應用場景。”

雷鋒網了解到,阿裡健康在常州區塊鍊項目中設定了數道資料的安全屏障。首先,區塊鍊内的資料存儲、流轉環節都是密文存儲和密文傳輸,即便被截取或者盜取也無法解密。其次,為常州醫聯體設計的數字資産協定和資料分級體系,通過協定和證書,約定上下級醫院和政府管理部門的通路和操作權限。最後,審計機關利用區塊鍊防篡改、可追溯的技術特性,定位醫療敏感資料的全程流轉情況。

常州市天甯區衛計局副局長張科表示:“天甯區正在加快醫聯體建設,以群衆健康管理和慢性病診療為重點,建構分級診療制度。但現有的中心化區衛平台,在開發成本、響應速度方面都不能很好的滿足點對點的互聯互通需求。引入阿裡健康區塊鍊的技術後,可以實作業務資料互聯互通,提高了醫生和患者的體驗,同時也保證了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落實;而資料密文流轉授權、以及全程可追溯可審計的特點,也能夠增強我們管理部門的信心。”

張科表示,該技術首先在常州武進醫院和鄭陸鎮衛生院落地。之後,在常州市天甯區衛計局的牽頭下,試點還會逐漸推進到常州天甯區醫聯體内所有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

就在此次溝通會前不久,常州市鄭陸鎮衛生院與解放軍第102醫院就雙方組建醫療聯合體簽署合作協定。

據了解,2014年至今,通過醫聯體建設,鄭陸鎮衛生院已累計安排醫務人員40餘人次到上級醫院進修教育訓練,引進專家12人。目前衛生院共開設普外科、骨科、婦科、産科、心身科、神經内科、呼吸内科、中醫内科、消化内科9個專家門診,CT室常年有武進人民醫院專家坐診。2016年的醫療業務與醫聯體成立之前的2013年相比,門急診人次、住院病人數的增長率分别為47.5%和409%,門急診收入和住院收入的增長率分别為43.1%和418%。

那麼作為醫聯體當中重要的一環,當地衛生院對區塊鍊技術持什麼樣的态度?鄭陸鎮衛生院院長張志宏表示:“區塊鍊技術利用我們舊有的 IT 裝置和系統将資訊串聯在一起,接入成本低,安全性卻更高;用上區塊鍊,衛生院和區醫院間從資訊孤島到互聯互通,老百姓也能享受便利。”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了解到,以此次分級診療就醫體驗為例:鄭陸鎮居民就近在衛生院體檢,通過在區塊鍊上體檢報告分析,篩查出心腦血管慢病高危患者,随後社群與醫院之間通過區塊鍊實作居民健康資訊的流轉和授權,醫聯體内各級醫院醫生,在被授權的情況下可了解病人的過往病史和體檢資訊,病人不需要做不必要的二次基礎檢查,減少了醫療花費,還能享受醫生的 “管家式”全程醫療服務。

對于阿裡健康為什麼與常州醫聯體+區塊鍊試點項目合作,阿裡健康智慧醫療區塊鍊項目負責人張文娟表示,一個是業務動力,一個是存在技術阻力。

她表示,“常州當地提出過‘早期發現、全程診療’的模式,但是天甯區内的鄉鎮衛生院和和三級醫院之間存在資訊孤島;其次,天甯區有大型三甲醫院正在和下面的社群衛生服務中探索心腦血管合作診療的項目。”

談及到常州醫聯體區塊鍊業務的場景和未來,張文娟表示,常州沒有一個區衛生資訊平台,未來我們希望用區塊鍊的技術來搭建一個新型的區域内資訊平台,把天甯區内的所有醫療機構和第三方檢驗檢查機構包括像衛計委這些節點都接入進來。利用衛計委全程審計的功能,讓區内的資訊互通。

在醫保扣費方面,考慮到國家醫保的負擔還是挺重的,未來區塊鍊的技術可以在三級醫院包括還有區、市、省的醫保扣費當中發揮作用。“目前我們已經确定了初步的合作夥伴的一些情況,包括試點的區域也在談。”

對于區塊鍊醫療場景應用的未來,阿裡健康表示希望建立一個盡可能連接配接更多醫療衛生機構的區塊鍊網絡,實作醫療場景有價值資訊的安全、便捷、可控的流動。

本文作者:李雨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