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8萬家企業加入直播電商,逐夢頂級“淘金客”

“我的理想價格是xxx元。”“我們全管道都沒有做到這麼低的價格,這個價格實在是太低了。”

随着雙11購物節的到來,主播與品牌商之間展開的博弈持續上演。

天眼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有直播電商5.8萬家,其中有5.5萬家成立于近5年内,其中2020年注冊量猛增,新注冊超1.9萬家,年度注冊增速超200%。從地區分布看,直播電商相關企業數量最多的是廣東省,有9420家,其次是浙江省,有9089家。

然而,龐大的淘金人群中隻有極少數才能吃到“大肉”。

10月20日晚8點,雙11預售正式開始。根據淘寶主播銷售榜顯示,李佳琦昨天直播最終銷售額達到106.53億元,薇娅直播銷售額為82.52億元,第三名雪梨直播銷售額則為9.3億元。

不止步于“我推薦,你下單”

“今年雙11,團隊已經準備了半年時間,精選了400個連結,比618購物節多一倍,女生更難選了。”李佳琦告訴第一财經記者,為了幫助消費者用更少的錢買到适合自己的産品,公司會按照精華、面膜、水乳、口紅、彩妝、底妝等垂直品類上線9場小課堂,每個單品5~6分鐘的講解時間。

與往年不同,今年李佳琦将自己與品牌商博弈的過程錄制成綜藝類節目《所有女生的OFFER》。“在直接上(優惠)券把價格降下來的基礎上,再加贈品是最好的。如果價格降不下來,加再多贈品,我也不會覺得它有多便宜。”在與一個頭部品牌商談判的過程中,網紅主播李佳琦說道。

對于為何制作《所有女生的OFFER》,李佳琦表示:“我經常會在直播間說,‘女生們,你們知道嗎,我談這個offer真的很不容易’,但她們好像沒有那種感同身受的感覺,是以我今年在雙11開啟之前,跟我的同僚開完會,我說一定要把談offer這件事情讓大家看一看,讓他們看看我們到底在直播之前做了哪些準備。”

近年來,不管是明星帶貨,還是素人直播帶貨,其核心是建構能夠吸引使用者、引導使用者下單的内容。

電商直播行業發展極快,但仍處于缺乏精良内容制作的階段。前期以低價優勢吸附的流量,幾乎被幾大頭部網紅壟斷。對于一般網紅來說,低價賣貨,再加“買它、買它、買它”這種簡單口号式的内容号召力逐漸失去競争優勢,日益引起觀衆的審美疲勞。

優質的内容需要主播對産品的基礎賣點、應用場景熟悉,以此來帶動消費者體驗與認知;産品要與主播人設、粉絲群相比對,圍繞其粉絲畫像與購買力選擇貨品;在營運時需要前置,并優化貨品篩選,在前期也要做好宣傳和話術優化,直播結束後還要進行複盤總結等。

對于頭部主播而言,在依靠平價、沖量的銷售模式迅速做大之後,他們不再滿足于跟消費者建立“我推薦,你下單”的關系。

在《所有女生的OFFER》節目中,消費者可以跟随李佳琦前往品牌商内部,看到品牌背後的研發人員、美妝成分疊代、企業文化等,消費者的使用感受、訴求也會反應在直播間的互動中。

與前幾年一直埋頭做直播帶貨不同,最近一兩年薇娅開始頻頻出現在綜藝節目中。

“在粉絲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很難增長,這個時候就需要破圈。這也是我從去年開始做了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比如綜藝。對于我來說,破圈也是一種引流的方式。”薇娅告訴第一财經記者,為了能夠讓人們感受到直播帶貨以外的自己,“薇娅粉絲節”已經連續舉辦5年,日子定在每年的5月21日,寓意是“愛你再多一點”。

薇娅表示,當時主要是想着做一些跟平時直播不一樣的,有意思的互動,找一種不一樣的直播方式、直播體驗。“平常直播的内容一般是賣商品、聊天,粉絲節不推薦商品,就是純粹的聊聊天、發發禮物。”

直播帶貨5年以來,薇娅最大的感受是要珍惜自己的羽毛,珍惜粉絲對她的信任,為粉絲選出好的産品,這是一個互相成就的關系。

争相直播隻為互相攀比?

品牌商之是以願意跟頭部主播合作,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帶貨量大;第二,品牌宣傳。

“今年是李佳琦直播間的第五個雙11,我們希望在這個時間節點去回顧當初做直播的初心,也向外界傳達一個新的訊号,那就是我們可以幫助品牌方和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李佳琦所屬的MCN機構美ONE副總經理徐戌雄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公司要追求的永遠不是一場直播賣得有多好,而是在未來的每一場直播當中,消費者都能買到自己想要的産品,品牌方也能夠在其中傳遞自己的價值。

對此,薇諾娜品牌總監黃子恒表示認同。“我們不僅僅是賣貨,直播間是一種品牌理念的傳輸和内容制造的平台,比如薇諾娜是一個皮膚學為主專注于敏感肌的功效性護膚品牌,産品背後擁有醫學專業性和植物科技。”黃子恒表示,借助直播間、小課堂等形式可以把醫學的專業性更好地傳遞給消費者,讓他們不僅可以買到産品,還能夠以更科學更專業的護膚方式。

在直播間出現的品牌包括國貨品牌、小衆的寶藏品牌、國際大牌等,衆多品類讓消費者一時難以選擇。徐戌雄稱,李佳琦直播間不管是直播時長還是上的連結數量,都少于行業的平均水準,因為将單個産品的講解時間拉長了。

然而,總有一些品牌商對此并不“買賬”。

“現在找外部主播帶貨,沒人跟你談ROI(投入産出比),自己明明知道去做直播會吃虧,但是大家都去做,直播銷售的收入抵消不了成本,就當花錢做廣告了。這樣想,心裡會好受一些。如果隻是單純地追求ROI,回報率為正的項目很少。”一款家居品牌的負責人李東告訴第一财經記者,一些頭部主播能夠為品牌商家帶來一些粉絲,但是大部分品牌缺乏私域流量的營運能力。

李東認為:“之是以能讓品牌商家争相直播的原因在于互相攀比,比如行業排名第三的C品牌請了李佳琦、薇娅等頭部主播來帶貨,顯得比同類品牌排名第一的A品牌更時髦、實力更強,對外宣傳時更有面子一些。”

目前,與外部主播合作的費用主要包括坑位費、傭金。李東談道:“對于強勢一些的主播,通常會要求保底,比如要求按保底500萬元的成交額來提成,即使直播中隻成交了300萬元,主播團隊也會以500萬元來結算提成。”

他表示:淘系内部主播的坑位費不高,Top10的主播坑位費需要3萬~5萬元,但壓價壓得太厲害,比如一件枕頭售價200元,他會要求按60元、70元來賣,要求全網最低價;抖音等平台會有一些明星帶貨,坑位費比較高,一般15萬元起步,對于産出沒有承諾,有些甚至會要求商家做刷單等數字方面的配合。

(文中李東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