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很久以來讀到的一本好書_讀陳祖德《超越自我》

作者:滋水麥子香

九月,陰雨綿綿,全國不少地方暴雨成災,引人擔心。在淅淅瀝瀝的雨中,窗外的桂花依舊盛開,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沏一杯茶,讀一本書,這便是我的歲月靜好......在沙沙的雨中,我利用兩周時間讀完了圍棋大師陳祖德的《超越自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靜......

很久以來讀到的一本好書_讀陳祖德《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講的既是圍棋,也是人生;是棋道,更是人道。嚴文井先生在《超越自我》序中說:這是近三十年中國圍棋發展史、更是一部生動的文學作品、公布了一個圍棋高手的内心。

全書共有二十章,從第一章《人生的階梯》1959年踏進上海市體育館大門開始,陳祖德走進了圍棋這個充滿搏擊、充滿風浪的海洋裡,到最後一章《重新獲得世界》,幾十年圍棋曆程,一次次超越自我,曾被評為新中國棋壇十大傑出人物,1964、1966、1974年三度獲得全國圍棋賽冠軍。“中國流”布局創始人,曆任中國棋院院長、圍棋協會主席等職。重病期間,靠着頑強的毅力堅持寫作,完成一部《超越自我》,獲得人民文學獎。

讀一部文學作品,便是打開了解世界的一扇窗。作為從小生活在農村的孩子,這扇窗并不是敞開的。回想1980年,當我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國中生時候,生活在貧困的農村,我眼裡的世界方圓不超過十公裡,唯一的理想是跳出農門,隻能通過收音機了解外面的世界,讀課外書少之又少,圍棋兩個字更是聞所未聞。就是在那一年,重症纏身的圍棋國手陳祖德在病榻上出版了個人自傳《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問世後,在社會上産生了強大的震撼,影響了一代人!“超越自我”成了許多人的座右銘。九十年代,聽廣播流行,我從小收音機裡斷斷續續聽過《超越自我》章節,印象并不深刻,無法感受其中的精髓。直至今天重讀《超越自我》,我已過不惑之年。在人的一生中,每個關鍵節點,如果能得到正确的指引是多麼重要啊,尤其是關于眼界、關于堅持、關于執着......

《超越自我》是全家最喜愛的一本書,放在書櫃最顯眼的地方。書中的經典話語被老公一行行标注起來,他看的非常仔細。《超越自我》讓他一次次想起貧苦的童年、懵懂的少年、勤奮的青年時期,尤其上大學期間,《超越自我》所帶給他的鼓勵與感動。幾十年來,走過聯考的獨木橋,從農村到城市,一點點努力,一步步奮鬥,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有超越。我們經常彼此調侃,我笑他想當木匠,他笑自己“收留”了一個賣韭菜的女孩。比起從前,現在夢裡應該是笑醒吧!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我們經常和兒子讨論關于超越的話題,超越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六十年代生人最大的目标就是從農村到城市,不再為生計煩惱,就像《人生》中高佳林,如今當我們面對安逸的生活,端着鐵飯碗,滿足于現狀,已經失去了再次超越自我的勇氣。兒子作為新時代九零後青年,從西安到了北京城,中學、大學、研究所學生一路走來,從北京城向往着外面更廣闊的世界。眼界在變,目标在變,希望他腳踏實地,行穩緻遠、進而有為,不斷超越自我!

讀完這本書,我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深刻道出了一個人真正的内涵,一個真正的鬥士精神。

我印象最深一句話是:國運盛、棋運盛。“國運盛,棋運盛”,是陳毅元帥的一句名言。陳祖德在書中不止一次提到。十年動亂期間,視圍棋為生命的陳祖德一度中斷訓練整整七年,整個國家也遭受重創。可是陳祖德對圍棋的熱愛絲毫沒有減少,始終堅信圍棋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挫折是暫時的,圍棋一定會恢複會振興!如今随着圍棋事業的發展,不斷印證着“棋運盛、國運盛”是真理。

我感動陳祖德的頑強精神。當他身患癌症,勇敢的與病魔鬥争,他說“生死問題,也得有超越自我的精神,才能抱有樂觀主義态度”。作為棋盤上的鬥士,陳祖德不僅擊敗了病魔,而且在病床上完成了自傳名作《超越自我》,并在1994年獲得"人民文學獎"。

随着年齡的增長和閱曆的積累,才逐漸體會到一個人為了達到某個目标,在短時期内付出艱辛努力并不是很難做到。而在人的一生中朝着新的目标,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才是最難做到的一件事情!

摘錄文中幾句話:

“超越自我是一種隻有不倦追求才能觸及的很高的精神境界,又是一個幾乎沒有上境的困難曆程”這就是真正的人所得到的人生真谛!

“人生在宇宙中是那樣的短暫,不用說三十多歲,即使一百多歲,三百多歲,不也是一刹那。從這點來說,生命是短暫的。真正明白了這一點,就不再哀歎生命的長短,而隻着眼人生的價值了”。

這篇讀書筆記寫完已經近一個月了。今早在家庭群裡,小姑子的兒子被清華大學提前一年錄取碩博連讀的消息,科教頭條發專稿,在學院傳為佳話!這真是一個好消息!小夥子風華正茂,敢想敢為,眼裡有星辰,胸中有方向,腳下有力量,實作了對自己的超越,祝賀他!

202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