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是否能成為環境上司者?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索爾海姆這樣說

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國際部收到聯合國前副秘書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主席、世界資源研究所進階顧問埃裡克·索爾海姆(Erik Solheim)先生緻信,分享他對中國是否能成為環境上司者的看法。

中國綠發會國際部現将索爾海姆先生的精彩觀點編譯釋出,與“綠會融媒”讀者共賞。

中國是否能成為環境上司者?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索爾海姆這樣說

我第一次拜訪中國是在1984年,那時候中國比非洲大多數地區都要貧窮。沒有私家車,沒有高鐵,隻有一條地鐵線。當改革開始時,中國在按人均GDP衡量的國家名單上排名第177位。那時候的中國人尚未意識到未來的深刻轉變。

現在,中國是地球上最現代的國家之一,是高科技的上司者,經濟快速發展,很快将成為一個高收入國家。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國擁有4萬公裡的綠色高鐵,美國則為零。

前有南韓和新加坡經濟率先起飛,後有越南緊追猛趕,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實作了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經濟發展。

中國和東亞積極應對20世紀最大的挑戰——發展。對于本世紀最大的挑戰——建立生态文明——中國是否同樣重要?我确信答案是肯定的。

衆所周知,中國在幾乎所有對綠色轉型至關重要的技術方面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矽谷可能仍在特定的高科技領域領先中國。但中國在推廣綠色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去年,中國提供了全球一半的太陽能。迄今為止,中國是最大的風能生産國,在綠色氫氣方面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軌道上運作着70%的高鐵,中國公路上行駛着99%的電動公共汽車。2020年,中國占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40%。

在世紀之交,中國幾乎沒有地鐵系統。現在,北京和上海地鐵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有超過35個中國城市運作着有效、清潔和廉價的地鐵系統。

“一帶一路”項目為中國與其他開發中國家分享其技術,并在從太陽能到綠色鐵路的所有領域提供綠色投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中國停止了在海外的所有煤炭投資,為大規模的綠色沖刺奠定了基礎。在西方,如果想參加比賽,最好早些行動。

中國現在不僅是綠色技術的全球上司者,也是綠色實踐的最佳上司者。

以深圳為例。1980年,“深圳”這個城市甚至根本不存在,它隻是一個漁村。現在,深圳不僅是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也是最綠色的城市之一。它營運着1.6萬輛電動公共汽車,超過了中國以外世界的總量。還營運着2萬輛電動計程車。在建築工地有電動卡車。深圳還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綠色走廊,形成了一道防止污染的防線,并推動房價飙升。擁有關鍵鳥類栖息地的濕地位于城市中心。

浙江省和江蘇省的河流清理工作使水質取得顯著改善并創造紀錄。過去,由于污染不健康,被命名為“牛奶河”的河流;現在是非常誘人和清晰。當地人可以洗澡,孩子們可以玩耍,退休的人可以在下午去散步。當地旅遊業迅猛發展。

十年前,中國城市因空氣品質糟糕而名聲在外。今天,北京或上海的空氣污染遠低于許多歐洲城市,隻是印度城市污染的一小部分。生态環境部的果斷行動已經取得了成果。

在最近的昆明生物多樣性會議上,中國承諾建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來保護重點瀕危物種;宣布将率先出資,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并承諾從現在到2030年,中國每年的植樹面積将相當于比利時面積。

中國的生态保護紅線制度是保護大自然的全球最佳實踐。它為珠江三角洲、長江下遊等人口密集地區的綠色熱點地區提供了一種科學的保護途徑。對大多數國家來說,就像我的國家挪威一樣,很容易保護遙遠的山脈。我們真正的挑戰是保護大自然最受威脅的地方,靠近人類居住中心的地方。

中國已經是全球綠色上司者,盡管西方可能尚未完全了解這一點。但中國能引領世界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已經下定決心,将迅速推動生态文明。

盡管如此,中國的上司層也遇到一些困難。中國沒有像西方那樣擁有最近的全球外交上司經驗。與西方不同,中國不是一個傳教士國家。中國更像弗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我行我素”。中國人很清楚,他們幾千年來作為一個強大的、精英統治的國家,現在以中國共産黨的形式組織起來,不可能輕易在全球複制。中國文化和經濟的實力和規模可能會讓合作夥伴望而卻步。

但中國是西方不可缺少的合作夥伴。無論歐洲和美國想要實作什麼——應對疫情與和平、經濟增長與貿易、抗擊氣候變化和拯救地球母親——都取決于中國和西方之間的密切夥伴關系。

我們西方人應該多花點時間改進自己的政府體制,少花點時間批評别人的體制。西方的民主政府制度受到來自内部的挑戰,而不是來自互相競争的制度。

在未來的幾年裡,中西方之間肯定會出現摩擦。但我們需要一個共同繁榮和共同行動的地緣政治。競争與合作必須攜手并進。

如果建立一個地緣政治共同體,中國将能夠從我們在西方取得的成就中吸取積極的教訓。世界将從中國學習,從中國的投資中受益。全球脫鈎這種愚蠢而危險的想法,将使我們所有人一敗塗地。隻有合作才會共赢。

更多内容敬請關注“綠會融媒”,“綠會融媒”是由約50個平台組成的融媒體矩陣,旨在傳播生态文明、推動綠色發展、提升公衆科學素質、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和公共健康危機,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實作,進而推動地球生命共同體建設。

(本文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按+編譯/YJ 文/Erik Solheim 審/Linda

#聯合國##中國##環境##科技##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