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計算必須比對業務模式

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考慮到移動網際網路給業務帶來的沖擊,兩年前,北京電視台開始考慮建構一個能夠比對自身業務發展的雲基礎支撐平台。2014年1月8日,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BRTN正式開播,雲計算開始在廣電行業開花結果。

适配業務需求

  北京電視台新媒體中心副主任趙志成認為,能夠比對全媒體業務的雲計算解決之道必須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内容:共享的資源池、按需的自服務、普遍的網絡通路能力、可計量的服務和快速伸縮能力。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BRTN正是按照這一原則建構了雲平台系統。

  “媒體處于一個快速變化的應用環境,我們需要一個技術體系去适配和支援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應用需求。”趙志成表示,“通過雲計算手段,我們實作了資源整合、統一管理、靈活部署、靈活适配和快速響應。”

  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BRTN大概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整個雲平台的搭建。新系統上線後,不僅減少了伺服器的使用量,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可用性,還通過對異構資源的管理,大大減少了系統維護的工作量。現在,5~10個工程師就可以完成以前至少要50個工程師才能完成的系統維護任務。“我們的雲平台針對業務系統進行了适配,實作了彈性化、靈活的資源供給。”趙志成舉例說,“在今年的春節晚會結束後8分鐘内,我們就根據收集到的使用者回報資訊做出了收看行為分析報告。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在趙志成看來,雲計算的作用不僅僅是改善IT資源的調用,更重要的是與業務進行比對,以适應業務快速變化的需求,實作創新和突破。

不被虛拟化鎖定

  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BRTN在建構雲平台之初就明确了要在架構底層實作虛拟化的想法。但如果隻使用一家廠商的虛拟化技術難免會被廠商綁定。“是以,我們選用了VMware、思傑、KVM三家的虛拟化技術,而在此之上建構的雲平台就好比是一個管家,它可以調動異構的虛拟化資源,包括計算、存儲、網絡等。我們還可以通過雲平台這個統一的管理界面,減輕管理不同資源和裝置的工作量。”趙志成介紹說。

  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BRTN在一期項目中,完全基于x86伺服器建構了160多個虛拟機。趙志成認為,x86伺服器一方面成本優勢明顯,另一方面性能也越來越好,可以滿足資料中心80%甚至90%以上的需求。“在廣電領域,我們絕不允許‘特殊情況’發生,也就是不明原因的業務中斷。異構的虛拟化環境可以保證應用運作在不同的體系中,即使某個體系出現問題,也不會造成整個應用體系的崩潰,進而提高了應用的安全性。”趙志成解釋說,“此外,我們還可以針對不同應用的需求,充分發揮不同虛拟化技術的長處。合理組合并使用不同虛拟化技術,還有利于降低成本。”

  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BRTN建構的雲平台系統包括32個刀片伺服器、光纖交換機和近30TB的存儲容量,其負載能力與以前采用兩百多台機架伺服器相當。“在建構雲平台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細緻的研究和準備工作,因為以前行業内沒有人這樣做過,更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從實體架構體系的搭建到軟體體系、雲管理平台的建設,我們做了近半年的測試,幾乎把所有可用的廠商産品都進行了測試。”趙志成告訴記者,“在了解國内國外應用狀況和技術發展的基礎上,我們又對自己的需求進行了全面梳理,最後決定在現有成熟産品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目前,這套雲架構體系已經運作了半年多時間,效果令我們滿意。”

IT資源應用模式的改變

  在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BRTN的雲基礎支撐平台中,天雲公司的天雲軟體雲管理平台SkyForm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曆時兩年的研發和改進,SkyForm管理平台發展成為一個穩定、成熟的IaaS平台。SkyForm 2.0的推出标志着SkyForm完成了從IaaS到PaaS的蛻變。SkyForm 2.0套件包括SkyForm系統、SkyForm應用平台、SkyForm資料平台、SkyForm高性能計算平台等。SkyForm的功能從原來對IT基礎資源進行管理,擴充到為整體IT應用系統建設架構提供支撐。SkyForm 2.0可輕松實作應用環境的自動部署與配置,并提供動态可伸縮的叢集環境和政策豐富的任務管理器,在應用和資料之間建立一個統一的資料共享平台,既有效地解決了資料孤島問題,也友善了資源的快速部署與調用。

  “SkyForm 2.0本身具有很好的監控功能,友善我們掌握資源使用情況、運作狀态和資源配比等資訊。SkyForm 2.0的一大優勢是可以對異構環境中的多個平台進行管理,這正好符合我們的應用需求。”趙志成介紹說。SkyForm雲平台通過對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業務資源的統一管理,實作了廣電行業資料中心服務模式的創新,為業務部門提供了靈活高效的雲服務,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還降低能耗、加快了系統的部署速度,并将IT運維管理與上層業務緊密結合。

  從雲管理平台的部署到應用的二次開發,北京電視台在雲架構的部署和應用中克服了許多技術上的難點。趙志成将其歸納為兩點:一是應用的池化,二是應用的單元化。應用的池化很好了解,它與IT資源的池化是一個道理。應用的單元化是指将應用系統與雲平台适配。“應用單元化要求我們對原來的業務體系進行重新規劃和設計。以前,我們會為一個應用單獨配置IT資源。現在通過雲平台,我們可以把IT資源整合成多個基本單元,哪個應用需要多少資源就自動配置設定多少個單元。任務完成後,這些資源又被快速回收。這種靈活的資源應用模式是雲計算帶給我們的革命性的變化。”趙志成介紹說。

大資料推動媒體轉型

  北京電視台新媒體工作基地的建設曆時三年,集應用展示、演播制作、播出監控系統、私有雲中心和日常辦公于一體。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BRTN有一檔創新的新聞節目名為《我在現場》,它以實時新聞為核心,以時間為軸線通過多元度的網式結構實作了内容的聚合,既有記者的現場報道,也有普通大衆的心聲,各種社交媒體上的資訊也可以一覽無餘。利用雲計算技術實作業務的創新是北京電視台邁入全新媒體時代的一個開端,而非終點,趙志成對如何更好地應用大資料、公有雲已經有了長遠的規劃。

  “我們今年已經立項,要在雲平台之上建立大資料分析體系。這個體系包括資料挖掘和分析、雲存儲,以及業務應用。我們會更多地應用海量存儲系統和網際網路模式,将各種資訊收集并存儲起來,更好地實作現有四個應用平台的互動。”趙志成介紹說,“未來,推動媒體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資料。媒體未來的發展方向、商業模式,以及能否提供精準的服務,都要依托對曆史資料的分析和大資料服務體系的建立。”北京電視台正在嘗試整合北京的廣播、網絡、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資源,一方面豐富内容,另一方面實作統一的資料管理,在時機成熟時通過雲服務的方式為需要這些資訊的使用者提供。

  “媒體行業急需轉型。這種轉型既包括技術層面的,也包括思想和理念層面的。”趙志成補充說,“我們在雲計算方面的嘗試是技術轉型的一種展現。我們希望通過這種轉變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進步。”雲計算帶來的變化,不僅僅展現在技術本身,而且展現在使用者如何利用雲計算這個工具,為業務帶來全新改變。這才是雲計算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雲計算落地的難點。北京網絡廣播電視台BRTN雲基礎支撐平台是雲服務模型在廣電行業的首次成功落地,其将業務與雲計算相結合的成功經驗值得同行借鑒。

本文出自 “” 部落格,請務必保留此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