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愛的爸媽》既演“名角兒”又當“後媽”闫妮稱柳碧雲最像她

作者:北青熱點

眼神堅毅,唱腔婉轉,台步輕盈曼妙,眉梢眼角都是戲。你很難想象,這是一位毫無平劇基礎的演員首次诠釋平劇角色。但在《親愛的爸媽》裡,闫妮做到了。方寸戲台之上,她搖身一變成為驚豔四座的平劇名角,舉手投足間,散發着十足的韻味。敢于跳出舒适圈,不斷突破角色風格,闫妮讓觀衆相信:實力演員,哪有什麼人設局限。

由闫妮、王硯輝、張逸傑、翟潇聞領銜主演的懷舊暖心輕喜劇《親愛的爸媽》正在北京衛視品質劇場持續熱播。在這部劇中,闫妮飾演的柳碧雲既是一名平劇演員,又是一位重組家庭的母親。劇集播出過半,好評如潮,闫妮也再度成為了網友關注熱點。近日,闫妮接受媒體采訪,分享她與柳碧雲這一角色的相識相知以及戲裡戲外不為人知的有趣故事。

《親愛的爸媽》既演“名角兒”又當“後媽”闫妮稱柳碧雲最像她

首次演繹平劇名角 “戲曲小白”向老戲骨王學圻取經

平劇名伶柳碧雲堅信戲比天大,對所熱愛的平劇藝術始終保持一顆赤忱之心。一提到平劇,尤其是《鎖麟囊》或者薛湘靈,柳碧雲就變得執拗起來,不再像往常那樣雲淡風輕。在平劇團裡,她不懼别人的眼光,在公開場合與導演激烈辯論,大膽地分享對角色和唱詞的了解。每次登台演出,她近乎嚴苛地要求自己,視舞台如生命,天大的事情,上台前都得放下,放不下絕不登台。

而首次挑戰平劇造型的闫妮,也為此下足了功夫。如何把平劇演員在生活中的狀态拿捏出來,是最大的難題。從唱腔到儀态,再到每一句台詞,闫妮都要反複琢磨和了解。為貼近角色,這位“戲曲小白”大量翻閱了張火丁、遲小秋、程硯秋等平劇大家的影像資料,甚至把他們的談話也拿出來看。優秀的表演藝術家王學圻為拍《梅蘭芳》曾苦練平劇,對戲曲表演頗有心得。闫妮專程向他取經,從他身上吸取了諸多寶貴的經驗,比如:“平時在台詞上和儀态上都要跟以前有所不同。很多平劇演員平時說話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在公共汽車上你不小心碰到别人了,會說一句‘對不起,讓您受累了’。”

《親愛的爸媽》既演“名角兒”又當“後媽”闫妮稱柳碧雲最像她

入行二十年,無論是《武林外傳》裡風情萬種的佟掌櫃,還是《北風那個吹》裡憨厚樸實的大隊長牛鮮花,亦或是《山海情》中敢為人先的楊縣長,闫妮塑造的諸多角色都深入人心,每個角色裡也或多或少都有闫妮的本色出演。但闫妮坦言,柳碧雲這一角色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我覺得柳碧雲是我這麼多年來演的角色中,真正能稱得上像她的名字一樣,如碧玉一般珍貴,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美。”

在那個年代,柳碧雲可謂是新時代女性的典範,舞台上勇敢追求事業,舞台下也擁有生活的大智慧。正如闫妮所說:“在任何時候,柳碧雲始終沒有失去她自己,這是她最有魅力的一點。”她不卑不亢,從容應對子女和婆婆的刁難,也從不理會他人的風言風語。身為重組家庭五個孩子的母親,她既開明又包容,尊重個體差異,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觀積極地影響着他們。

近年來,闫妮演繹過不少母親角色,在前不久北京衛視熱播的《裝台》中,她飾演一位包容隐忍的“後媽”蔡素芬。與以往不同的是,闫妮認為,柳碧雲這位後媽最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她用自己的方式給予每個孩子最大的體面和尊重。兒子江林犯錯,她雖在人前維護孩子的面子,卻絕不包庇縱容,對其進行了嚴厲教育,正确引導孩子的三觀。面對“霸王花”女兒江梅的挑釁,柳碧雲不以為意,試着和她從朋友做起,展現了一位母親的胸懷和格局。生活的一地雞毛并沒有把她淹沒,柳碧雲從一團亂麻的瑣碎日常中跳脫出來,勇敢地迎接生活的重重挑戰,也為孩子們帶來了堅韌向上的精神力量。

《親愛的爸媽》既演“名角兒”又當“後媽”闫妮稱柳碧雲最像她

拍攝時反複雕琢 談柳碧雲稱這個角色最像自己

“富貴無常的人世間,仗義助人,這是你天生具有的高貴情懷”。最後的絕唱即将拉開帷幕,台下座無虛席。在幕後,柳碧雲親自為徒弟歐陽紅化妝,一邊輕聲叮囑,一邊看着鏡子中的自己,忍不住淚流滿面。屬于她的時代結束了,但她對薛湘靈的愛與執念、對舞台的戀戀不舍,還依然停留在這裡。

這是《親愛的爸媽》最後一場戲,這句話也是闫妮印象最為深刻的台詞。回憶起演這場戲的場景,闫妮的激動溢于言表:“我仿佛看到薛湘靈真的從鏡子裡面走出來了,我看到了她,那天就真的仿佛在夢裡的一種感覺。”在那一刻,她和柳碧雲融為了一體。眼前是行俠仗義的薛湘靈,心中是戲比天大的信仰,現實中的闫妮和戲台上的柳碧雲一樣,對待表演認真投入,有一份深深的執念。闫妮也感慨道:“我覺得柳碧雲可能更像我闫妮這個人。”

濃厚的年代氣息,錯綜複雜的人物關系,再加上戲劇化的沖突,都為這部劇的拍攝增添了不少難度。對于演員來說,無論是對角色的精準解讀,還是對情緒的細膩把控,都是巨大的挑戰。而闫妮,也有着柳碧雲身上的那股沖勁兒,反複推敲琢磨,力求每一場戲都呈現出高水準的藝術效果。“我覺得我跟柳碧雲身上相同的地方,就是我要碰到角色的時候,我會反複地去雕琢,我一定是堅持的,就像柳碧雲對薛湘靈一樣。”拍攝之餘,她拉着編劇一遍又一遍地讨論劇本,在拍攝時也時刻保持着新鮮、旺盛的創作欲望。

江梅給柳碧雲下跪那場戲就是闫妮在片場的“靈光一現”。她和李春嫒反複讨論:“江梅,你一定最後給我跪下,就這個人。盡管你平時對我這樣那樣,可是在愛情中,一個女人如果她為了愛情下跪,說明她把這個情感看的很重。”拍這段戲時,兩個人都淚流滿面,人物情緒拉滿了,沖突感也更加強烈,江梅這一角色也被塑造得更為立體豐富。這段戲播出後,話題詞 #江梅給柳碧雲下跪# 迅速登上熱搜,而像這樣的戲,拍攝過程中其實還有很多。真正地走進角色的内心世界,将自己感悟融入其中,闫妮早已做到了“人戲合一”。

《親愛的爸媽》既演“名角兒”又當“後媽”闫妮稱柳碧雲最像她

戲外也像一家人 闫妮鼓勵翟潇聞“追求真善美 仿佛若有光”

不少人羨慕柳碧雲與江天懷的“神仙愛情”,兩人同甘共苦,彼此信任,将江家打造為重組家庭的典範。兩人是擁有共同語言的心靈伴侶,也是攜手解決家庭問題的完美拍檔。雖是首次合作,闫妮和王硯輝卻默契十足,讓觀衆隔着螢幕就能感受到這對夫妻“互寵”的甜蜜。戲裡的江天懷儒雅樂觀,是一位擁有寬廣胸懷的慈愛父親,在與王硯輝老師的合作中,闫妮有一種強烈的感受:“他就像江天懷一樣,有一個很大的一種胸懷,是他把柳碧雲還有我們這些孩子托住了。”現實中的王硯輝同樣給人帶來一種親切感,這對“熒屏夫妻”私下也經常聯系,闫妮在采訪中還惟妙惟肖地模仿了王硯輝給自己發的微信“妮兒,我想你了”,二人熟絡程度可見一斑。

除了令人豔羨的“父母愛情”,江家可愛的孩子們性格各異,幾乎承包了整部劇的笑點。闫妮不僅第一次飾演王硯輝老師的“妻子”,也是首次和張逸傑、翟潇聞、李春嫒、戴燕妮、秦牛正威等青年演員合作,演繹這位難當的“後媽”。在平時,闫妮就如戲裡操心的“母親”一樣,經常和這群孩子們坐在一起聊天,一家人的感情從戲裡延伸到戲外,殺青時所有人都很不舍。闫妮回憶道:“王硯輝老師殺青那天,已經快淩晨兩點多了,每個孩子都舍不得他走,我們就坐在一個沙發上聊天,每個人都講出了内心的東西。”

作為一位老戲骨,闫妮更像這些青年演員們演藝生涯中的貼心導師。幾個月的拍攝,她毫無保留地和他們交流切磋,也把最美的祝福送給了孩子們:“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一朵朵奔騰的浪花”。闫妮和翟潇聞有一場戲令人印象深刻,柳碧雲親自為兒子李冰做了生日蛋糕,盡管李冰心裡滿是感動,但眼神中依然充滿了躲閃,害怕父親不高興而把媽媽趕走。這場戲播出後,翟潇聞哭了,他給闫妮發微信“忽然很想念你,謝謝媽,謝謝有你在。”對于些許内向的李冰,柳碧雲給予他最大的溫柔和疼愛。而微信這邊,闫妮也暖心鼓勵:“我兒你也很真,我們還要繼續追求真善美,一起往前,仿佛若有光。”

采訪結束,一句“額滴神啊,謝謝你們”把時間再度拉回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武林外傳》。十幾年過去了,闫妮還是那個闫妮,像是一個“樂天派”,總能向觀衆傳遞快樂和能量;更似一位匠人,不斷錘煉和磨砺,為觀衆奉上一個又一個經典。談起未來,闫妮依然堅定地說,内容為王、作品為王是當下自己思考更多的意義:“觀衆把寶貴的時間來去欣賞我們的戲,我覺得更要給觀衆一些好的東西。”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文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