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夢想 悲壯的追尋(之三)

追蹤野人的科考隊員的夢想
1977年8月30日,在林區泮水公社鐵爐村,有外地民工肖興楊、錢海林、毛常福等三人向考察隊報告,他們在鐵爐村的半山腰樹林中采摘五味子野果時,看見有個身材中等、毛發棕紅、額頭突出的野人,正在樹林中吃五味子。當野人發現三個驚訝的年輕人在觀察它,發出“嗚,咳——嗚,咳——”地吼聲威脅他們。
三個民工見狀,一個個吓得魂飛魄散,他們因害怕被野人抓住,一邊高呼着“野人!野人!”一邊朝着山下亡命地逃竄,并迅即向科考隊進行了報告。
就在科考隊因學術界出現有野人與沒有野人的勢不兩立的激烈争論,使國家組織的科考活動受到巨大幹擾陷入僵局的時刻,肖興楊、錢海林、毛常福三個民工,突然報告在山中發現了野人,這給堅持有野人的專家和科考隊員們帶來了一絲希望。堅持有野人的專家們和部隊的偵察兵個個興奮異常,認為機不可失,應該立即組織進山搜捕。
否認野人的專家以學術權威自居不屑一顧,他們說,“我們是搞科學的,對于民間傳聞有多少人見過野人,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也是根本不可信的。對于社會上一些自稱遭遇過野人,目擊過野人,包括當地某些幹部,都聲稱見過野人,隻能說明這些人不懂得人類學,不懂得科學常識。即使有些人不是别有用心造謠惑衆,拿不出科學證據,不能說明他們發現的就是野人。不排除某些自稱親眼見過野人的人,是因為眼花出現幻覺。這些人看見的要麼就是黑熊、要麼就是棕熊,不可能看見的就是野人。如果對這種純屬子虛烏有、捕風捉影的野人傳聞,也要組織所謂的科學考察,要進行搜捕,這不是科學工作者的态度。這是搞僞科。要堅持有野人,必須拿出科學證據,必須用證據說話。
對少數否認野人的專家提出的,要堅持有野人必須拿出科學證據,必須用證據說話,沒有科學證據組織所謂的野人考察就是搞僞科學的觀點,劉民壯等堅信野人的專家反駁道“進行野人科學考察屬于科學探索工作,如果僅僅因為我們還沒有拿出科學證據,就認為是在搞僞科學,那麼不經過組織科學考察活動,不組織進山對野人實施搜捕,怎麼能擷取野人存在的科學證據呢?”
科考隊的總指揮王高升副師長和部隊的偵察兵,是進山協助科考隊開展野人搜捕工作的。他們都不會參與學術界的有野人與沒有野人的學術之争。但他們都希望揭開野人之謎,隻要科考隊根據人民群衆提供的野人線索,需要他們協助科考隊進山搜捕野人,他們就會立即行動配合黃萬波、袁振新等專家不辭勞苦地到深山林莽中穿插搜尋。但由于在科考隊内部,在專家們之間存在無休止的有野人與無野人的學術之争,許多科考隊員對找到野人已經失去信心,有的甚至對野人的存在産生了懷疑,要王高升副師長調動指揮全體科考隊員,進山搜捕三個民工剛剛發現的野人,已經非常困難。
9月2日,經王高升副師長及黃萬波、袁振新兩位專家兼副隊長,與幾個堅決否認野人,始終堅持科考隊應該立即下馬的幾位專家進行協調,提出對于否認的同志可以保留他們的意見,對于他們願不願意進山參加搜捕野人,絕不勉強。對于願意參與搜捕野人的同志,解放軍偵察兵将全力配合他們的野外搜捕工作。動員了部分願意參加搜捕野人的科考隊員。于是,在解放軍偵察部隊的配合下,由黃萬波、袁振新兩位專家率領,在三個民工發現野人的三天後,總算到達了林區盤水公社鐵爐村半山腰龍洞溝的高山密林中。
為配合中科院組織的科考隊進山搜捕野人,解放軍偵察兵進山前由科考專家介紹注意事項。
這些堅信野人的存在,真心實意地希望揭開野人之謎的科考隊員和部隊的偵察兵戰士,都親曆了由學術界的保守勢力,為千方百計阻擋野人考察活動,進行的一場又一場艱難曲折的學術争論。他們個個心中憋着一團怒火,都希望通過捕獲到野人,拿出科學證據戰勝這幾個否認野人的專家,排除保守勢力的巨大阻力。部隊的30多個偵察兵,為了協助參加進山搜捕野人活動的科考隊員,他們忍饑挨餓,不顧勞累,不顧山林的溝谷地帶的螞蟥的叮咬,一直沖鋒在搜捕隊伍的最前邊,在森林中披荊斬棘忘我的穿插搜尋野人的蹤迹。
時值深秋季節,正是中低山的野栗子、榛子、滿山紅豔豔的五味子、山裡紅、石棗子、山楂果以及猕猴桃、八月炸等各種幹果、漿果碩果累累的季節。野人們和森林中的黑熊、野豬、豬獾、豪豬一樣,它們一旦找到一個豐富的食物源地,往往就會把這個食物源地當着它們的覓食點和臨時栖息地。雖然距三個民工發現野人已經過去三天,科考隊員在偵察兵戰士的配合下,經過一整天的穿插搜尋,于當天下午在龍洞溝的山谷地帶,發現了野人的蹤迹。走在最前邊的偵察兵,已經一次次聽見野人在密林中發出的響聲。
找到了野人的行蹤,人們似乎都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似乎很快就能親眼目睹到森林中的野人的真面目了,一個個精神抖擻鬥志高昂。科考隊的副隊長、來自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陳列館館長——人類學家袁振新,為了征服學術界的幾個主觀武斷否認野人的專家的百般幹擾,不顧自己已經患有肝硬化的疾病,他咬緊牙關追趕上沖在搜捕隊伍最前面的幾個偵察兵戰士。告誡偵察兵戰士,接近野人後最好在一二十米的距離内,用麻醉槍射擊野人,等野人被麻醉後再進行捕捉。
等袁振新和偵察兵接近到離野人隻有一二十米的距離後,雖然他們已經一次次能聽見野人在森林中的喘息聲,能聽見野人在森林中行走弄向樹枝的聲音,但林下的灌木太稠密,人們朝野人接近,隻要邁動一下腳步就要在森林中發出一點聲音,而野人似乎發覺了林中有異常,也在不斷向前移動。這使偵察兵戰士在能見度隻有五六米的林下茂密的灌木林中,根本無法用麻醉槍瞄準野人,也根本無法朝野人射擊。在科考隊的所有參加圍捕的人員,還沒有根據偵察兵發現的野人位置,做好全方位的層層圍捕計劃的時候,如果貿然行動沖向野人,由于野人的行動比人類靈活百倍,可能抓不到野人,反而使野人逃竄得無影無蹤。為了不驚跑野人,袁振新隻能和戰士們在萬分焦慮中,一邊悄悄地跟蹤追擊,一邊尋找時機。然而随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進入傍晚的高山林莽漸漸昏暗了下來。
根據袁振新副隊長的建議,偵察兵戰士顧全大局,為了不驚跑野人,他們放慢腳步與野人保持一定距離,也隻有悄悄地跟着在森林中慢慢行進的野人,悄悄地監測野人的動靜。直到高山的森林裡漸漸落下黑夜的大幕。
當年的科考隊副隊長袁振新,2006年面對媒體采訪, 回憶圍捕野人的驚心動魄情景仍然萬分激動。熒幕截圖)
森林中荊棘叢生,天黑後考察隊員們已經無法在黑夜的高山密林中搜捕野人。指揮部決定,大家就地在森林中宿營守候,等天亮後再由偵察兵在前邊對野人進行捕捉。于是,參加這次圍捕野人的科考隊員和偵察兵數十人,為了擷取野人的标本,拿出野人存在的直接科學證據,征服學術界的保守勢力,他們都被困在了黑暗的森林中。
1977年9月2日,是農曆丁巳年七月十九。半夜過後,天上升起了一輪胖乎乎的月亮。王高升副師長、鄧澤生、黃萬波、袁振新、劉民壯等部隊上司和專家、教授都異常激動。他們和偵察兵一起坐在潮濕的森林中。渴了,他們打開水壺喝幾口水,餓了咀嚼一塊壓縮餅幹。雖然他們困倦得恨不得倒地就睡,但他們強打起精神,咬緊牙關耐心地期待着,傾聽着,生怕已經進入了包圍圈的野人會跑掉。
當年的科考隊副隊長人類學家黃萬波,面對央視記者采訪,認為人民群衆俗稱的野人,可能最接近人類
黃萬波、袁振新兩位科學家為了揭開野人之謎,從1976年夏季進入鄂西北房縣、竹山、神農架等地開展先期野人考察。他們已經在鄂西北走訪了幾十個村子,為了向人民群衆宣傳揭開野人之謎的科學意義,鼓勵人民群衆積極提供線索,他們在林區和房縣向當地幹部群衆作了幾十場報告,放了幾十場宣傳野人科學考察的幻燈片。科考隊進山後,他們跟科考隊員和偵察兵一道,在深山密林中已輾轉數千公裡。
在一個即将給全世界的人類學研究領域帶來曙光的夜晚,黃萬波、袁振新和劉民壯等人類學家、生物學家,他們的心情不能平靜。隻要捕獲到這個近在咫尺的野人,拿出科學證據,使野人的存在得到國際生物界公認,關于人類起源、進化的教科書可能就要重寫。野人作為當代人類自然科學領域最偉大的發現,對于野人的科學研究,可能從此成為全世界人類學的熱門課題,從此進入人類的教科書。
在這個中國的科學家與野人,同時被困在黑夜的一片森林中的激動人心的夜晚。黃萬波、袁振新、劉民壯已經信心百倍地做好準備。隻要守候在森林前沿的偵察兵戰士捕獲到野人,他們就會将這個當今人類自然科學領域最偉大的發現,通過兩個偵察兵背着的電台,用電報從第一現場,在第一時間,發往新華社和中國科學院。隻要通過國家的輿論工具,排除國内幾個極力反對野人科學考察的僞專家的幹預,中國的野人科學考察研究工作,從此就能轉被動為主動。在中國開展的野人科學考察活動中,從此就可以在中國科學院正式立項,從此野人存在的真理就可以戰勝學術界那些主觀武斷的否認野人的謬論;從此正義就可以戰勝邪惡。
幾個科學家與解放軍偵察兵戰士,在森林中一分一秒地熬過漫長的黑夜的時候,他們一會憧憬捕獲到野人後世界為之震驚,世界為之歡呼的情景,一會欣賞穿梭在雲朵裡的月亮打發時間,一會疲憊得眯上眼睛養神……
“叭——叭——叭——”從距離野人最近的森林中,突然傳來的幾聲清脆的槍聲,把剛剛眯上眼睛的黃萬波和袁振新、劉民壯從美好的遐想中驚醒了過來。守候在山林中的部隊偵察兵和科考隊員聽見槍聲,人們以為是偵察兵打傷了野人,或者是捕獲到了野人,在用朝天空放槍的方式向困守在森林中的所有圍捕人員報喜。黑夜中,“抓野人啊!抓野人啊!”的呼喊聲,從森林中的各個不同地點響起,震徹山林。
當科考隊員們一個個情緒高漲,借助天上時明時暗的月光和手電筒的微弱光線,穿越荊棘叢生的密林,從四面八方朝着響起槍聲的地方包圍上去後,人們這才發現密林深處傳來的槍聲,不是偵察兵打傷了野人,捕獲到了野人,而是一個偵察兵倒在了血泊中。
原來,一個離野人最近,一直趴在一棵大樹上的枝丫上,監測野人動靜的偵察兵,由于在高大的樹杈上保持一種姿勢,已經堅持了幾個小時,兩腿完全麻木,因疲倦過度,為了活動一下身體,更換一下姿勢,突然從高高的樹上摔了下來,以緻引起沖鋒槍走火。幾粒子彈打傷了他自己的一條腿。
一個戰士在圍捕野人時意外負傷,需要許多人将他從高山密林中擡到山下,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就這樣,因科考隊發生意外事件,或許是森林中突如其來的槍聲,使已經被包圍在一片密林中的野人,因受到驚恐趁着混亂,也迅即逃到了茫茫的林海深處。
科考隊員圍捕野人沒有成功。學術界幾個否認野人的專家,公開指責國家組織野人科學考察太荒唐,認為這是勞民傷财,已經造成嚴重後果,要追究責任。有人甚至對堅持野人存在的專家,進行人身攻擊。他們通過媒體指責堅持有野人的專家,“繼續堅持和宣傳自然界有野人是欺騙群衆,欺騙社會,是把科學當兒戲的騙局。”甚至有否認野人存在的專家,主觀臆斷地提出,“宣傳神農架有野人,這是宣傳迷信,對于這種搞僞科學的考察,我們必須曝光,必須建議國家立即停止。”
由于堅持開展野人科學考察的專家與堅決否認野人存在的專家,進行的學術争論一直針鋒相對水火不容,誰也不能說服誰。加上科考隊員們在圍捕野人的關鍵時刻發生意外事件,沒有捕獲到野人拿出直接的科學證據。迫于學術界保守勢力的巨大壓力和輿論的壓力,使這次震驚世界的中國野人科學考察活動,開展不到半年時間最終被迫下馬了。
人類揭開野人之謎的夢想能被阻擋住嗎?世界關注的野人科學考察能繼續進行嗎?
請關注《偉大的夢想悲壯的追尋》之四
(作者系原鄂西北奇異動物科學考察隊科考隊員,記者,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此文為頭條号作者“森林中的尋夢人”發表于“頭條号”平台的原創文章。已開通全網維權功能。全網監測。任何以“綜合”、“摘自”、“來源”等形式,變相轉發,轉載,摘錄,引用“森林中的尋夢人”的原創文章及圖檔者,均視為侵權。對非法侵權者必定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