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内蒙古出生的名人是什麼嗎,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姬亞泰(1901年-1968年3月12日),岐峰一詞,曾用過趙但書、趙甫、趙延壽、王曦、秋葉耶夫,而不是老甯等。蒙古人,出生于内蒙古,圖默爾特留旗三村。第一位蒙古共産黨員和第一位少數民族大使。

朱世甫(1902-1941),内蒙古人,中華民國軍兵、少将,是抗日戰争犧牲的中國軍隊進階将領之一。
鬥松年(1905-1927)最初被稱為多松。蒙古語。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區。中國共産黨早期黨員,曾任中國共産黨察哈爾特區書記。1927年8月,多松被捕,敵人沒有收到共産黨的秘密,将他活活釘死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大邊關的牆上,時年22歲。
烏蘭府(1906年12月23日-1988年12月8日),曾用名雲澤,雲時雨,筆名陳雲璋。内蒙古圖默特左旗旗,蒙古族人。192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将軍的軍銜。曆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部長。
賈立志(1907-1941.3.19),生于内蒙古,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抗日英雄。1941年3月19日,他率領一批蒙古青年從大慶山到延安,在戰鬥中陣亡,時年34歲,當時他是晉嶼遊擊隊區行政辦公室蒙古國政府辦公室主任。
劉秉林(1909-1982),原名王家璇,來自内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縣,是中國共産黨的早期黨員。1926年考入西北軍政學校,同年參軍,192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産黨,長期從事中國共産黨地下工作,參加過土地革命、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大量國民黨反動分子和入侵日本軍事情報人員被發現,一千多名愛國者和青年學生受到保護。
孔飛(1911年-1993年1月23日),内蒙古左中衛,蒙古族少數民族進階将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創始少将。1935年參加第129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8年加入八路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軍銜,并被授予第二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等紅星功勳獎章。
唐貴志(1914-1946),出生于内蒙古竹克來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今科什頓旗留林村)。。1946年初加入共産黨。内戰爆發後,國民黨土匪和回國團體對小屋進行了反擊。同年7月28日下午,在執行任務期間,他在牛頭溝門被捕,并被帶到第二名。敵人折磨她,沒能使她跪下。第二天,他被敵人殺死了。遺體後來被埋葬在岐廣興鄉的烈士陵墓中。
鄭天祥(1914.09.09-2013.10),曾任鄭廷祥,内蒙古自治區(原豫園省)梁城縣人,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戰邋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中國政法戰線傑出上司人,中共中央前咨詢委員會委員,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國共産黨第七屆、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齊俊峰(1915-1947),内蒙古阿拉善旗男,女,原名Folema。"七七事變"後,十餘人從日本僞控制區到原國民軍駐紮的五縣參加抗日,1938年5月,國家軍委任命她為原烏拉特旗防禦司令部少将,在國旗上征召200多名年輕人, 分成兩個團,在西山嘴防戰中英勇表現。1940年到重慶。在蔣介石和夫人的召喚下,他被擢拔為中将,後者擴大到三個團,将兵力擴大到600多人,在傅氏前線的各個部隊中承擔向導和偵察任務。他于 1947 年 7 月 20 日被暗殺。
張如山(1915年8月19日-2003年8月15日),原名郭萬軒,豫園寺子(今内蒙古標頭市)。1936年加入中國先鋒隊和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參加了129學生運動,參加了上司群組織了西部城市北平抗日救助運動的一系列學生。1937年加入平溪抗日救世軍。1961年晉升為少将軍銜。曾獲二等獨立自由勳章、二等81勳章、一等解放勳章及一等紅星勳章。
今天的内容在這裡,喜歡關注小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