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算法将帶領機器人走向何方

随着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的到來,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都在AI領域布局自己的版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帶給我們的便利,比如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能機器人、網際網路大資料搜尋等等。

人工智能分支

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面對着百億級别的市場增長。據相關資料顯示,2015-2018年,全球機器人保有量将年均增長15%,2018年保有量将達到230萬台,2017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預計達到240億元,CAGR達到17%,國内市場滲透率有待進一步挖掘,增長潛力巨大。那麼,在AI時代下,人工智能将帶領機器人走向何方?

機器人是一個實體,依靠内置的程式進行設定好的内容交流或者是服務。比如常見的掃地機器人,依靠内置程式完成日常家庭清掃。餐飲機器人,依靠程式執行送餐任務。

機器人構成有三個重要因素:

(1)機器人通過傳感器和執行器與實體世界進行互動;

(2)機器人是可程式設計的;

(3)機器人通常是自主或半自主的;

人工智能是一個大的範疇,裡面包括了很多小的分支,是依靠算法實作的,它通過開發計算機程式來完成智能的任務,能幫助載體利用最短的時間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解決學習,感覺,情感、語言了解、邏輯推理等問題。

人工智能把外界輸入的資訊向概念邏輯資訊轉譯,将動态和靜态的圖像、文字、聲音等資訊轉為形式化(類似于人腦存儲和接受的形式)的概念邏輯資訊;

人工智能對接受的資訊進行不斷的自我學習、深度檢索、邏輯判斷,達到深度學習,下次遇到這種問題可以直接做出相對應的智能反應,加快處理速度和智能應對;

通過算法和運算對實體進行控制;

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交集——人工智能機器人

是以,在人工智能的大環境下,勢必會引領機器人從“呆闆”向“智能”轉變,将會賦予機器人語義、視覺、聽覺等能力,将機器智能與人工智能結合,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機器人早在人工智能一詞出現之前就已存在,但那時的機器人,大多都是沒有認知能力的,隻是在功能上簡單模仿人,給人的印象很“死闆”。現如今,人工智能賦予機器人語義、認知、了解等能力,給機器人帶來了無限可能。

以掃地機器人為例

過去的機器人隻有簡單的外形,在功能上單一的模仿人類。過去的掃地機器人雖然也能完成清掃工作,但是基本上是屬于那種亂走亂撞,毫無邏輯的清掃,顯然,這樣的掃地機器人是不能被大衆或者是市場長久接納的。

人工智能的出現,給機器人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利用雷達、計算機視覺、清掃算法,使得掃地機器人有了“眼睛”和“小腦”。即使面對一個陌生家庭環境時,也能從容自如。快速建立出家庭的平面地圖,有計劃的清掃家裡的每個角落,遇到障礙物能自行規劃路線、躲避障礙物。有了語義、認知、感覺、邏輯處理和判斷等方面的能力,機器人将會擁有無限可能,不管是應用場景,還是實際功能。

人工智能的出現,推進機器人從按鈕式指令控制轉變為語音、觸屏、視覺、手勢等互動控制方式。

在人工智能未出現之前,機器人的使用大多數是通過按鈕進行操作控制。現在,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語音、觸屏、手勢互動等方式都成為操作控制機器人的方式之一,向更友好的操作體驗改進,提升機器人操控體驗。

人工智能除了賦予機器人無限場景、功能、提升操控體驗之外,還能滿足各種個性化的需求,推動智能機器人産業鍊的形成,走向産業化。

通常,人工智能都會涉及一定程度的機器學習,其中算法通過使用已知的輸入和輸出,以某種方式“訓練”,對特定輸入進行快速響應。AI與傳統的程式設計區分開來的關鍵是因為AI算法能“智慧、智能”,傳統算法隻能執行一個定義的指令序列,而AI算法能在不斷執行指令之後,還進行機器人學習,進而模仿達到一些人類智力水準。

是以,人工智能的出現,教會機器人“不斷學習”,變得更加“自主”、“智能”,還能滿足個性化的希求,勢必要把機器人的成本效益往最優的方向去引進,降低成本。成本是限制機器人産業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門檻,随着成本的降低,将會加速推動機器人進入到千家萬戶。

人工智能對機器人有方向性的引領,同時,機器人也會展現人工智能現階段的成果和水準。

人工智能是一種算法,是一個大腦,他沒有辦法以具體的形态展現他的“樣子”,是以隻能通過機器人或者其他的一些載體來實作。

從分類上來說,人工智能跟機器人是一個總支跟分支的關系,但是兩者互相促進與發展。希望未來在人工智能的浪潮和推動下,機器人能真正朝着越來越靈活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方向去發展,早日形成機器人生态圈和産業鍊。

本文作者:科技剪刀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