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曾封三位書法家為“天地人”,他是地字号書法家曹秀先

作者:子昂的小閣子
乾隆曾封三位書法家為“天地人”,他是地字号書法家曹秀先

曹秀先(1708~1784),字恒所,又字芝田、冰持,号地山,南昌建立縣人,清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乾隆元年中進士,選庶吉士,任翰林院編修、國子監祭酒、内閣學士,曆工、戶、吏三部右侍郎,乾隆三十六年晉禮部尚書,受命在上書房總師傅行走,充《四庫全書》館總裁。乾隆特賜其“紫禁城騎馬”的特殊待遇。曹秀先為官清廉,人稱“誠敬勤慎”,秉公執法,深得民心。多次用自己的薪俸在家鄉設定義田,興辦義學,興修水利。鄉民将禦賜“秩宗衍澤”匾額懸于曹氏宗祠,以褒揚其德尚。曹秀先學問淵博,著述甚豐。每逢國家大典,撰進詩文,屢蒙紫貂文绮之賜。有《賜書堂稿》、《移晴堂四六》、《依光集》、《使星集》、《地山初稿》、《省耕詩圖》、《衍琵琶行》等問世。卒于任,贈太子太傅,谥文恪。

乾隆曾封三位書法家為“天地人”,他是地字号書法家曹秀先

曹秀先為一代名臣,以書法藝術稱譽書壇。史書記載:以儒臣起家的曹秀先“博極群書,工于詩文,尤善書法”,“書法高古,純寫中鋒力透紙背,人得片楮以為寶。石刻碑版甚多。嘗進所刻敬恩堂移晴堂書課,賜禦臨黃庭堅尺牍,着賜書堂集”。乾隆曾封三位書法家為“天地人”,他們分别是:張照(得天)、曹秀先(地山)、王傑(偉人)。

乾隆曾封三位書法家為“天地人”,他是地字号書法家曹秀先

曹秀先所處時代為乾嘉時期。從書法上看,這一特殊時期,一方面,帖學書法仍承續晉唐朝來的帖學傳統,但沒有了唐宋書法的狂野奔放,在草書上幾乎沒有建樹,取而代之的是以劉墉一路的渾樸、甯靜的行書;另一方面,由金石考據而引發了碑學書法的繁盛,其強烈影響開始顯現,以伊秉绶為代表的碑學大家也不斷激起巨大聲響。

乾隆曾封三位書法家為“天地人”,他是地字号書法家曹秀先

雖然碑學書法在當時是先鋒和潮流,但在官方,卻是以乾隆為代表大力提倡的董其昌、趙子昂帖學。曹秀先作為位高權重的人臣,又曾因為應試深受“館閣體”的影響,要走向野逸的碑學,去像“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那樣,寫些窮鄉僻壤的造像,顯然是不現實的。是以他的書法必然是“正統派”一路,而且是其中著名的實踐者和引領者。他的作品和張照、劉墉等人一樣,沉着端莊、圓健純熟,引領時代風氣。

乾隆曾封三位書法家為“天地人”,他是地字号書法家曹秀先

從筆墨上看,取法鐘繇、王羲之為多,但與前朝帖學書法相比,其作品多了沉厚靈動之美。字法外實而内虛,外靜而内動,穩健中見動感。字雖多用草法,但字與字之間相連不多,大多以獨立平正的姿态示人。溫文爾雅,格調清新,一絲不苟,無一怠筆,流露出個人的性情和才情,古風彌漫。人常說“字如其人”。通過曹秀先的作品,我們也可想到他嚴謹的為人和深厚的學識。

乾隆曾封三位書法家為“天地人”,他是地字号書法家曹秀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