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潛入海底深處一探究竟,海下10000米真的存在史前生物嗎?

作者:大曉紅

你有沒有想過,在海底的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今天就下潛來看一看。

海下1-3米,這是普通人玩水的深度。

海下18米,去海邊潛水,戴着面罩,大約能夠潛到這個深度。

海下40米,這是受過基本訓練的潛水員可以下潛的深度。

在這裡有着大約4.9個大氣壓強度,相當于你的身上壓了400個成年男性。

海下100米,這個深度已經不适合普通人進行行動了,需要非常專業的人員和器具。

在這裡,一切行動都需要相當注意,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去見如來佛。

一位來自法國的潛水愛好者吉翁奈瑞,在2006年創下了徒手深潛113米的人類潛水記錄。

海下200米,這裡是陽光和黑暗的交界地,在200米以内是光合作用帶。

因為太陽的光線可以直射到這裡,使得這裡充滿了大量的浮遊生物和微生物,

他們在一片溫暖的海水中欣欣向榮。

而到了海下250米以下,海水的溫度、鹽度、密度将會發生很大變化。

即使是海豹和海獅,也需要把自己的肺部緊縮來進行250米之後的潛水。

在海下350米,人的身體每處将會承受540斤的水壓,甚至會更高。

想象一下,你身體的每寸皮膚都站着一個500多斤的胖子。

不過就算這樣也有人能夠打破人類的極限,一名叫艾哈邁德的老外,成功潛到332米打破了人類的潛水記錄。

海下500米是藍鲸下潛的最深處,它是地球上已知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

潛入海底深處一探究竟,海下10000米真的存在史前生物嗎?

藍鲸

藍鲸的胃口極大,一次可以吞噬鱗蝦約200萬隻,每天要消耗2-5噸食物,最高前行速度高達每小時28公裡。

接下來我們将進入到一片厚度達800米的過渡層,海水的溫度、鹽度、密度将會急劇變化。

海下900米獨角鲸可以在這裡生活,他是北極地區潛水能力最強的海獸。

潛入海底深處一探究竟,海下10000米真的存在史前生物嗎?

獨角鲸

每天可以潛至800米或更深的海域15次以上,累計潛水時間超過三個小時。

人類早期有關獨角獸的傳說也與它離不開關聯。

海底1000米,此時的我們已經離開了黑藍色的過渡層,進入到了一片真正漆黑的深海層。

在這裡察覺不到一點陽光,一片漆黑,是一個黑暗世界。

因為沒有陽光的照射,這裡的很多魚長得十分随便,他們有着最為怪異醜陋的外貌,隐藏在漆黑的深海中。

然而還有一部分魚類,它們進化出了發光的器官,成為了深海龍宮中最絢麗的色彩,如安康魚、龍頭魚、燈眼魚 等。

潛入海底深處一探究竟,海下10000米真的存在史前生物嗎?

安康魚

這些發光魚所攜帶的照明裝置,能夠幫助他們在長夜裡看見其他物體,友善捕食,尋找同伴和配偶。

而大烏賊也會在該深度區域生活徘徊。

海底1219米,科學家們曾在這裡發現了歐氏尖吻鲛。它是一種生活在深海且樣貌醜陋的深海鲨魚。

當然,它的另外一個名字你可能聽得比較多--劍齒鲨。

海底1500米,這裡的壓力已經相當誇張了。

盡管你沒有興趣來這裡作死,我還是要打個比方。

在這裡的壓力相當于一萬多個成年男人的重量壓在你的身上。

但是管蟲可以生活在這裡,管蟲又名管蠕蟲,管栖蠕蟲。它們上端是一片紅色的肉頭,下端是一根直直的白色礦物質管子,是以被稱為管蟲。管蟲的壽命非常漫長,科學家估計有些個體可能已經活到了250歲。

潛入海底深處一探究竟,海下10000米真的存在史前生物嗎?

管蟲

海底1600米,這裡是玻璃章魚的栖息地。玻璃章魚是一種極具夢幻的深海生物,它的全身隻有消化器官和眼睛是不透明的,其他部分都是透明的膠狀。

海底1800米,抹香鲸和大王烏賊就生活在這裡。抹香鲸的體長可達18米,體重超過50噸;大王烏賊總長13米,最大體重可達275千克。它們是黑暗地帶的終極對手,也是兩個世代糾纏的種族,當雙方相遇時就是一場惡鬥。

潛入海底深處一探究竟,海下10000米真的存在史前生物嗎?

抹香鲸大戰大王烏賊

海底2500米,這裡充斥着大量的海底微生物群,它們依托在一些海底高溫熱泉口,這些噴出來的熱液溫度可達數百攝氏度。

海底3千米,這裡的水溫常年保持在0-5攝氏度之間。由于鹽度和壓力的原因,使得這裡并不會結冰。

這裡的壓力我已經沒辦法用男人來量化了,相當于13個帶有底座的自由女神像壓在你的身上。

海底3800米,地球海洋的平均深度,“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号就沉沒在這個深度。

海底4000米,我們将其稱之為深淵帶,深海平原就位于此層,大部分海床也位于此層。

這裡的壓力等于你的每寸皮膚上都站着一頭5噸多重的大象。

此層也是海底熱泉的所在地,生物分布高度集中于海底熱泉附近,在這下面的魚類眼睛已經毫無用處,嚴重退化,它們用觸覺器官代替了視覺器官。

海底5000米,尖牙魚就生活在這裡,這裡水壓大的可怕,溫度又接近冰點。是以這裡食物極度缺乏,尖牙魚的食物大多來于上層海洋掉落,掉什麼吃什麼。

潛入海底深處一探究竟,海下10000米真的存在史前生物嗎?

尖牙魚

海底6000米,越過這裡,我們就将抵達超深淵帶,這裡的水溫常年保持在0-1攝氏度之間。

海底7000米,水已經大得足以壓扁一輛坦克,然而仍然有少量的魚類生活在這裡,活動自如。

2012年,我國的蛟龍号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已達7062米,而當時某島國的最深記錄是6527米,整整多了500米。

海底8143米,科學家曾在這裡發現了一個奇特的魚類,雖然無法明确這個魚究竟是什麼,然而卻重新整理了魚類深海生存的極限記錄。

潛入海底深處一探究竟,海下10000米真的存在史前生物嗎?

獅子魚(海底8143米發現的據說是這個品種)

2020年11月10日,我國自主研發的載人潛水器“奮鬥者号”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重新整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為祖國點贊!

潛入海底深處一探究竟,海下10000米真的存在史前生物嗎?

“奮鬥者”号

當然這還沒有到盡頭,剩下的區域我們不知也未曾得知到底有什麼,有可能隻是剩下無盡的黑暗深淵,也有可能存在着大量的原始生物,隻能等時間來揭曉答案。

看完記得關注我,我是布林,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