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梨樹食心蟲這樣防治簡單又輕松,可殺滅所有害蟲

作者:睢陽農科

食心蟲是蘋果、梨、桃等果樹上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的害蟲,根據危害果樹種類的不同分别稱為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梨大食心蟲、李小食心蟲、桃蛀螟等。其中危害嚴重的就是梨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又稱東方蛀果蛾、桃折心蟲等,簡稱梨小,為鱗翅目蛀果蛾科害蟲。主要危害果樹的新梢和果實,一旦蛀入莖稈和果實,普通化學藥劑就很難将其殺死。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控制食心蟲的發生和危害呢?

蘋果、梨樹食心蟲這樣防治簡單又輕松,可殺滅所有害蟲

危害特點

梨小食心蟲主要危害新梢和果實,後期鑽蛀果實引起落果,成蟲将卵産在蘋果、梨、棗樹、李樹等的萼窪和棗的梗窪處,初孵幼蟲早期為害作物嫩梢造成折梢,當果實進入膨大期時,開始危害桃、梨、蘋果、李等果樹的果實。幼蟲多自從果梗基部、頂部或兩果中間接觸處蛀入,2天後從蛀入孔流出水珠狀半透明的果膠滴,不久果膠滴幹縮,在蛀入孔處留下一小片白色蠟質物。随着果實的生長,蛀入孔愈合成一針尖大的小黑點,小黑點周圍的果皮略凹陷;幼蟲蛀果後,在皮下及果内縱橫潛食,果面上顯出凹陷的潛痕,明顯變形。有的幼蟲入果後直達果心,在果心附近蛀食。果實近成熟期時,一般果形不變,但果内的蟲道中充滿褐色的蟲糞。幼蟲老熟後,在果實面咬一直徑2~3毫米的圓孔,孔外常堆積棕褐色的蟲糞。果實失去食用價值。

蘋果、梨樹食心蟲這樣防治簡單又輕松,可殺滅所有害蟲

發生規律

梨小食心蟲一般每年發生3~4代,主要以老熟幼蟲在樹皮裂縫、樹幹入土處、果筐、果庫、堆果場周圍結灰白色長形絲質繭越冬。第二年春天,當環境條件适宜時,老熟幼蟲孵化為成蟲,一般最早在3月下旬始見成蟲,成蟲發生高峰期4月中下旬,5月初始見第一代幼蟲蛀稍危害,第一代成蟲高峰期在5月底至6初,6月初始見幼蟲危害果實;第2代成蟲的高峰期在6月底至7月初,幼蟲繼續危害樹稍,蛀食果實數量增多,第3代成蟲高峰期在8月初,第4代成蟲高峰期在8月底,10月中旬基本結束。

蘋果、梨樹食心蟲這樣防治簡單又輕松,可殺滅所有害蟲

防治方法

食心蟲防治一定要掌握在幼蟲鑽入果實前防治,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誘殺成蟲:梨小食心蟲成蟲在交配時需要釋放資訊素尋找配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資訊素吸引雄蟲,使雄蟲無法找到雌蟲,無法進行交配産卵,減少幼蟲發生數量。是一種高效、綠色、環保的防治梨小食心蟲的方法。

具體使用方法:在梨小食心蟲成蟲發生前,将迷向絲懸挂于果樹樹冠上部 1/3 處稍粗且通風較好的枝條上,一般每棵樹紮1-2根,每畝懸挂60根左右。在防治區外側邊界的 3 排果樹上用量要加倍。可有效誘殺大量雄蛾,防效可達80%左右。持效期可達60~90天以上。

(2)噴霧防治:對于部分幼蟲,可在低齡幼蟲期,用14%高氯·氯蟲苯懸浮劑2000~3000倍液,對全株均勻噴霧,由于該藥劑具有很好的内吸傳導性,藥劑能在果樹木質部内進行傳輸,将藥劑傳輸到各個部位,将害蟲徹底殺死,持效期長大20天以上,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蟲的危害。

将以上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使用,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蟲的發生和危害。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農業實用技術,或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睢陽農科服務圈”進行咨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