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change(objID, newValue) {
var obj = $("#" + objID);
if (!obj) {
alert("對象為空,執行傳回!");
return;
}
var options = obj.find("option");
options.each(function (i) {
if ($(this).text() === newValue) {
$(this).attr("selected", true); -- 也可用 obj.get(0).selectedIndex = i; 替代
});
// --></mce:script>
注意事項:
1、對象相等行判斷,使用 === 而不是 == ,js 引擎執行兩個相等符号時,會自動進行類型轉換。比較 "1"==1 與 "1"===1 即可知道結果
2、以上代碼需要引用 jQuery 庫。本人out了,最近才知道該庫的強大
3、學會使用 $, .find(), .attr 的使用
4、使用替代品 obj.get(0).selectedIndex = i; 時,沒有完全了解其意思,obj.get(0) 獲得的是什麼東東,為何它有 selectedIndex 屬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