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的共産黨負責人:他從上任到被捕到犧牲,不足一個月

作者:江蘇新聞

蒼松翠柏成蔭,碧水青山環繞,莊嚴古樸的雨花台烈士紀念館掩映其中。走進紀念館,巨大的金屬字"信仰的力量"在主題牆上方赫然醒目,這裡就是"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的序廳。在序廳兩側,伫立了12座白色的豐碑,上面镌刻了1519位已知姓名的革命烈士,而後面兩座是無名烈士紀念碑,以這種方式表達對無名英雄的敬仰和緬懷。

當年的共産黨負責人:他從上任到被捕到犧牲,不足一個月

在這裡,震撼就伴随着每個參觀者的腳步。今年1月,曆時近一年改造,雨花台烈士紀念館新展陳以"信仰的力量"為主題重新對外開放。新展分為《光榮北伐 革命先鋒》、《力挽狂瀾 前仆後繼》等四大部分,共上版展陳了179位雨花英烈的生平,以曆史真實為基礎,輔以藝術表現形式,在小空間内呈現出大主題,将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烈士精神诠釋得淋漓盡緻。

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宣教科科長 郭琦:“我黨建立時期的主要上司人,鄧中夏他被捕的時候,就關押在這樣一座牢房裡面,這樣的一處場景設定,讓觀衆直覺地感受到當時獄中的艱苦,包括他在身體上精神上遭受折磨的時候都沒有屈服,也是凸顯出像鄧中夏這樣的共産黨人堅貞的意志,以及他們崇高的理想信念。”

展館内,随處可見鏽紅色的鋼闆牆,象征着雨花英烈的鋼鐵意志、紅色夢想和中國共産黨人的艱辛革命之路。一些烈士個體或群體的圖檔、遺物、話語、故事等采取了組合設計,設定于同一區域或同一展櫃,取名"精神之盒",立體化地呈現了英烈形象與英烈精神。每件精神之盒背後,都有一段驚險跌宕的革命曆程,比如郭綱琳烈士在獄中磨制的"永是勇士"銅心,以及何寶珍烈士的竹制縫衣針。

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宣教科科長 郭琦:“何寶珍是我上司人劉少奇同志的夫人,她在被捕的時候,獄中條件非常艱苦,她發現獄友在被拷打時身上的衣裳都破爛了,就是衣服不能遮體,于是她就在監獄的牢房裡磨制了這樣的竹針,專門為難友縫補衣裳。她在1934年的2月/在雨花台犧牲的時候,隻有32歲。”

當年的共産黨負責人:他從上任到被捕到犧牲,不足一個月

長夜群星,璀璨天地。牆上的50個燈箱展示了50位烈士的照片及生平事迹,觀衆站在這裡如果擡頭仰望的話,可以看到"滿天繁星"中出現一張張烈士的音容笑貌,他們每一個個體所散發的信仰之光閃耀在漫漫長夜,照亮着革命道路。

謝文錦:1926年8月上任,1927年4月10日被捕,數日後犧牲

孫津川:1928年3月上任,1928年7月被捕,1928年10月犧牲

黃瑞生:1924年4月上任,1929年5月被捕,1930年9月犧牲

李濟平:1930年7月15日上任,1930年7月29日被捕,1930年8月犧牲

李耘生:1931年11月上任,1932年4月被捕,1932年6月犧牲

顧衡:1934年初上任,1934年8月被捕,1934年12月犧牲

當年的共産黨負責人:他從上任到被捕到犧牲,不足一個月

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是1927年至1934年期間,中共南京黨組織遭受的8次重大破壞,8次在白色恐怖中心的艱難重建,6任黨組織負責人的前赴後繼。

當年的共産黨負責人:他從上任到被捕到犧牲,不足一個月

雨花台烈士紀念館宣教科科長 郭琦:“像這六位烈士都是臨危受命,明知道困難重重有生命危險,但是他們絲毫沒有猶豫,并且出色地完成了黨團工作的複建。像這裡看到的李濟平,他是1930年7月15日上任的,擔任(中共)南京黨組織負責人,僅僅兩個星期14天之後就被捕了,在1930年8月犧牲了,從上任到被捕到犧牲,還不足一個月的時間。”

當年的共産黨負責人:他從上任到被捕到犧牲,不足一個月
當年的共産黨負責人:他從上任到被捕到犧牲,不足一個月

展館中,還設立了多個互動體驗區和駐足點。"未來之夢",以黑白影像為主基調,将恽代英烈士的人物形象和話語交織疊映,讓觀衆與烈士"對話"。這些精心設定的"駐足點",讓觀衆不由自主停下腳步,去了解烈士事迹中最令人動容之處。

參觀者:“我們從北京過來,愛國主義教育從小做起,從一點一滴的故事當中,讓孩子有這個感受。”

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長 向媛華:“我們把我們所有的主題提煉出叫做信仰的力量,非常能夠概括雨花台烈士核心的一個東西,在展陳裡面這次我們也突出了習總書記說對雨花英烈的精神,就是兩高一大這樣的精神,展示了烈士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理想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當年的共産黨負責人:他從上任到被捕到犧牲,不足一個月

在人生最嚴酷的抉擇面前,犧牲在雨花台的每一位革命烈士都交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青山有幸埋忠骨,雨花英魂終安息,他們信仰的力量,也将成為我們心中的精神地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