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種小麥常見的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和防治?

作者:選擇圖像

随着秋收工作不斷的進行,種植冬小麥的區域,已開始着手種植的相關适宜,而有些早的區域,小麥已播種完畢,大部分的區域,都會在10月10日左右進行播種,随着小麥種植的開始,關于小麥蟲害的問題,讨論的也越來越多。

小麥蟲害有很多,主要分為地下部分的害蟲和地上部分的害蟲,而如何防治這些害蟲,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每年因為害蟲導緻的小麥減産,也并不少見,是以,本篇内容,小幫手就說說如何防治小麥害蟲的那些事。

種小麥常見的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和防治?

分為兩大方面,其一是地下害蟲,其二是地上害蟲,分别來說:

小麥種植中,常見的地下害蟲有蝼蛄、金針蟲、地老虎、蛴螬等,不同區域,所發生的嚴重程度會有差别。地下害蟲的危害是很大的,它能直接啃食小麥種子,在初期,會導緻缺苗斷壟、苗出不齊的情況出現,情況很常見。

到了前中期後,小麥發黃、苗弱,生長矮小等症狀,也有可能是地下害蟲的危害造成的,是其中一個原因,而到了後期,小麥出現倒伏,有時也和地下害蟲有關系,比如對于小麥根系的危害,造成植株不牢,容易倒伏。

是以,針對地下害蟲的危害,就需要提前預防,而預防地下害蟲最好的辦法就是播前拌種。

目前市面上的小麥拌種劑有很多,劑型也有很多,相應的價格也會有高有低,大部分都是以殺蟲劑+殺菌劑為主,也就是能防蟲也能防病,單一防蟲的也有,不過市場佔有率較少,大家購買者也少。

本篇内容說的是蟲害,這裡就介紹下殺蟲劑用來拌種的有哪些,常見的比如吡蟲啉、甲基異柳磷、克百威、噻蟲嗪等,按照使用劑量進行使用,避免用量過多,而導緻抑苗的情況出現(用量過少,達不到預防的目的),而這些殺蟲劑,有些不僅能預防地下害蟲,對于地上部分的害蟲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也是下面要說的内容。

種小麥常見的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和防治?

小麥生長過程中,地上部分的害蟲也有很多,這裡主要說3個主要的害蟲:蚜蟲、灰飛虱、吸漿蟲,分别來看:

1、蚜蟲

蚜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膩蟲、蜜蟲,在小麥生長過程中,非常常見,危害大,主要以吸食小麥的汁液為主(葉片、莖杆、麥穗都會被危害),不及時預防和防治,對産量的影響很大。

針對蚜蟲,預防最好的辦法還是播種拌種,選用吡蟲啉類的拌種劑即可。而到了生長過程中,田間出現了蚜蟲後,及時打藥防治,可選藥劑有:吡蟲啉、啶蟲脒等,一次防治效果不行的話,間隔7-10天,多來幾次,不過一般情況下,蚜蟲也好防治。

2、灰飛虱

灰飛虱也是一種刺吸式的害蟲,同樣對于小麥的危害不小,不僅會影響産量,還會影響最終的品質,比如能導緻小麥空秕粒、黑穗等症狀,另外,小麥上的一些病害,也是有灰飛虱所傳播的,是以防治灰飛虱也非常重要。

目前防治灰飛虱的藥劑可選擇吡蟲啉,一些區域對于吡蟲啉抗性大的情況,可用用吡蚜酮,不過價格會稍微貴一些。

種小麥常見的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和防治?

3、吸漿蟲

小麥吸漿蟲也是一種小麥田很常見的害蟲,它主要吸食正在灌漿的麥粒汁液,造成空秕粒、品質下降等問題,同樣的也會影響到小麥最終的産量,輕則影響10%-20%,重則能影響50%左右的産量,更加嚴重的情況,直接導緻絕收,當然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

吸漿蟲的預防工作,主要是土壤處理,比如用辛硫磷或甲基異柳磷都可以,其次,田間一旦發現吸漿蟲後,及時用藥防治,常用藥劑有毒死蜱、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都可以,一次防治效果不理想,間隔7-10天,再來一次。

種小麥常見的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和防治?

以上内容,就是小麥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的介紹和預防、防治辦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綜上所述,其實小麥蟲害相比起來,還是比較容易預防和防治的,就看大家是否重視,或者說是否願意去學習知識除掉它,關于此,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在下面評論中留言,看到後會進行回複。

我是農民的小幫手,想了解更多小麥種植相關知識,可點選關注檢視哦~

繼續閱讀